羊怎樣放牧?放牧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婦產科陳開華大夫


王傑認為科學放牧要依據不同的時間段,羊是以放牧為主的草食家畜,數量多,分佈廣,適應性強能充分利用野草、樹葉作物秸稈等粗飼料,並且繁殖率高,抗病力強,容易飼養。做好四季放牧尤為重要。

1 春季放牧

羊群經過較長的食枯草季節膘情差,體質瘦弱,產冬羔母羊處於哺乳期,加之氣候不穩定,很容易出現春乏現象,稍有疏忽,就很容易造成大批羊只的死亡。春季天氣逐漸轉暖是羊群由補飼餵養逐漸轉入全放牧的過渡時期枯草逐漸轉青,開始發芽,遠看一片青綠。近處,羊急於奔青找草,增加了體力消耗更容易加速了瘦弱羊只的死亡。再則,牧草過早啃食,降低其再生能力,破壞植被降低產量,因此在放牧技術上,可採用“一條鞭”的放牧方法。要求控制羊群,擋住強羊,看好弱羊,防止“跑青”。在牧地選擇上,應找陽坡或山谷枯草較高的地方放牧,使羊看不見青草,但在草根部分,又有青草,羊只可以青、乾草一起採食,這一時期一般分為2周。等陰坡青草長出來,可逐漸轉到開闊向陽的牧地放牧,這時的青草已長高了。到晚春,青草鮮嫩,草已長高,可轉人搶青,勤換牧地,(2~3天)以促進羊群覆在。春季風大,應採用頂風出牧順風歸牧,少走路,多吃草,縮短放牧距離。農諺說:“寧可多磨嘴,不要多磨腿”,就是這個道理。對於瘦弱的羊只,可單獨組群,適當予以照顧,對帶仔母羊及待產母羊,留在羊舍附近較好的草場放牧,若遇天氣突變,將羊以便迅速趕回羊舍.


2 夏季放牧

夏季天氣逐漸炎熱,水草茂盛,正直開花時節,營養價值較高。羊群經過春季放牧後,其體力逐漸得到恢復,是羊群抓瞟的大好時期,但夏季氣溫高,多雨,溼度較大,蚊蠅較多,對羊群抓膘很不利。因此在放牧技術上要求早出牧,晚收牧,中午天熱要休息和飲水。南方天氣炎熱,可採取一天兩次放牧法(即早晚兩次放牧),中午在羊舍休息,效果也很好,選在高燥涼爽,通風報信的草地放牧,可防中暑。群眾的經驗是“春放陽坡秋放溝,夏季最好放山頭”,充分延長有效放牧時間,每天放牧不得少於12h。夏季綿羊、山羊需水量增多,每天應保證充足的飲水,同時應注意補充食鹽和其他礦物質。不可因為天氣炎熱、潮溼,蚊蠅騷擾,對羊群抓好瞟而受到影響。夏季應採用“滿天星”的放牧方法,儘量使羊群散開,防止“扎窩子”中暑.

3 秋季放牧

秋季牧草結籽,營養豐富,秋高氣爽,氣候適宜。即在抓好夏膘的基礎上繼續抓好秋膘,俗語說:“夏抓肉瞟,秋抓油瞟,有肉有油,冬春不愁。”秋季抓膘,要早出晚歸,儘量延長放牧時間,中午可以不休息,做好羊群多采食,少走路,但在有早霜或初雪之日,不宜出牧太早,以避免懷孕母羊吃了霜凍草後而引起流產。對人工草場割草後或農作物收穫後,可進行搶茬放牧。羊群能充分利用茬地遺留的莖葉或籽實以及田間雜草,同時,羊糞肥又能增加土壤的肥力。秋季還是綿羊,山東羊配種季節,要做到抓瞟,配種兩不誤。

4冬季放牧

主要任務是保膘保胎,保證胎兒正常發育,安全生產,冬季氣候嚴寒,牧草枯萎,稀少,又常被積雪覆蓋。因此,放牧時要控制羊群,慢趕慢遊,堅持頂風出,順風歸,使羊對寒冷逐漸適應,在極冷的天氣,也要堅持在附近放牧,既可保持活動量,又可採食一部分牧草。冬季要晚點入暖圈,可防脫毛。當然,應適當延長羊群在秋季草場放牧的時間,推遲羊群進入冬季草場的時問。冬季草場的利用原則是先遠後近,先陰坡後陽坡,先高後低,先溝壑地後平地,出牧時間不宜過早,收牧時間也不宜太晚,注意天氣變化,防避風雪襲擊,做好妊娠母羊的保胎工作。不跳溝,不驚嚇,不急趕,出入圈門不擁擠,防止孕羊流產,在羊舍附近要劃出牧場,以備大風雪天或產羔期利用。


Tony王傑


羊怎樣放牧?放牧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羊怎樣放牧?

俗話說“放羊容易,放好難”,“同一塊草地,同一樣的草,不同的放法,放的羊不同膘”,說明放牧的好壞對羊只的增重多少有很大的影響。放羊放得好不好,關鍵是不是放牧的羊吃飽沒有,同時又合理利用草地,這是養羊生產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要做到這一點,必須科學放牧,根據各種羊所適應的環境、採食、放牧等特性,在不同季節、不同牧地,因時因地制宜,進行有計劃的放牧。春季,青草萌發,羊群最喜歡跑青,常常因為採食不足而發生掉膘現象,要控制羊群慢慢走慢慢吃,儘量使羊吃回頭草,增加採食量。早春放羊先“躲青”,等草長到10釐米左右時,估計放一天羊能夠吃飽,才開始跑青。採用羊群排成“一”字橫隊基層推進的放牧方法,第一天放過後的草地,第二天不再放牧。


春季牧草處於萌發階段,草地上仍然是一片枯萎狀況,灌木林發出了嫩枝葉,杜鵑花嫩枝葉是青綠色的,缺乏青草,牛羊容易採食杜鵑花嫩葉而引起中毒死亡,這是春季反芻動物放牧中毒死亡的主要因素,放牧時必須注意,在杜鵑花開花時,不要在有杜鵑花的灌木草地中放牧,謹防牛羊杜鵑花中毒。

夏季,牧草茂盛,灌木叢生,草質好,適口性強,要適當延長放牧時間,但是要避開清晨的露水草,以免發生臌脹。在盛夏炎熱時期,實行早晚放牧,中午休息,這時期放牧地要選擇在高山、坡頂上,每天交換放牧,就是昨天放過的坡,今天先放。夏季放牧要求每天吃三個飽,放 牧時把羊攔住,慢慢走,而且放昨天放的坡,當羊吃大半飽後鉀發的新草地中,讓羊儘量地吃草和灌木葉,直到羊群吃飽為止。這就是一飽,經過一定時間的休息後,又繼續放牧,吃飽後又休息,這就是兩個飽,一天三個飽就是採食三次,休息非常三次,只要這樣,羊的增重才快,夏膘才抓得好。


秋季,秋季牧草開始抽穗開花結籽,草籽的營養價值高,又是秋高氣爽的好日子,是羊一年中增重最好的季節,放牧要儘量延長時間,早出晚歸,使羊多采食草籽,以達到膘肥體壯。這個季節採用在草地放牧與收過莊稼的地裡面放牧相結合,上午在草地放牧,下午在收過莊稼的農田中放牧,羊可以採食茬地裡丟失的糧食和農作物的莖葉,還可以採食田土坎上結籽的雜草,這樣放牧更容易增重。放完茬地後再逐漸由山頂放牧轉到山腰放牧,如何再轉移到山腳放牧。


冬季,冬季是枯草季節,草幹質量差,草的粗纖維含量增加,營養價值下降。冬季只能是南方地區進行放牧,北方地區絕大部分都是實行圈舍養殖,這個時期的放牧要選擇在山谷背風處放牧,或者在半腰陽坡上放牧,要控制羊群的速度,慢慢走慢慢吃草,減少不必要的消耗。除了放牧外必須進行補飼青乾草、青貯飼料和精飼料,以滿足羊的營養需要,增強羊抵禦寒冷和保膘保胎的能力。

放牧放得好的另一個主要標誌是減少羊群的踐踏,使草地有一個休養生息的機會。在充分被利用的基礎上又能夠得到很好的保護,提高產草量。最好是將草地劃分成幾個小片區,在適當控制適宜的羊數實行輪迴放牧,讓草地能夠再生,又可以使羊少走路。

放牧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1、飲水,羊每天需要飲水2—3次,放牧地要有充足的水源,如泉水、井水或者流動的溪水。不能給羊飲死水、被汙染的水,尤其必要飲農村常見的“牛滾塘”裡面的水,這些都是被寄生蟲蟲卵汙染的水,飲後容易感染寄生蟲病。冬天飲水要適當加溫,井水要現提出來現飲,尤其注意不要母羊飲冰凍水。

飲水要安排在羊吃半飽之後進行,炎熱季節羊容易乾渴,往往看見水就跑過去急飲,如果不控制,很容易及水嗆到肺裡,造成異物性肺炎。所以在羊群接近水源時,要先攔住羊一會兒,等羊群喘息平穩後再飲水,如果飲水過猛時,可以人為干擾,如丟石塊入水,使羊能夠暫時停止飲水,減緩一下飲水的速度,防止嗆水的發生。

2、補食鹽,鹽中的氯元素和鈉元素是羊體內不可缺乏的礦物質,而且食鹽能夠刺激羊的食慾。通常對價值比較高的種公羊高產羊每天需要餵食鹽5—10克。一般羊在春、秋兩個季節7—10天喂一次食鹽,每次每隻羊喂10—15克,小羊減半喂。在夏天每五天喂一次,每次每隻羊喂115—20克。冬天每10—15天喂一次,每次每隻羊喂10—15克。補鹽的方式,可以拌在草料中喂,也可以溶解在飲水中喂,又可以撒在飼槽中或者乾淨的石板上讓羊舔食。


3、防蛇、防毒草危害,蛇傷羊,防蛇要熟悉蛇的獲得規律,在春季,蛇出洞後常常到河邊、池塘邊飲水,因此,羊飲水時先打鞭,再放羊飲水比較安全。夏天 ,雨過天晴,可以採用打草驚蛇的辦法,先用鞭子在草地上打,如何才放羊。

防毒草,草地上的毒草是非常多,適宜的放牧可以避免羊食草中毒的發生,毒草大多數是生長在潮溼的地方,春季返青早,多是常綠植物,幼嫩時毒性比較強。通過推遲放牧時間,等毒草長大,毒性小了再放,或者讓羊在沒有毒草的草地上吃到半飽,再到有毒草的草地放牧,這個時候羊往往只選擇好的草吃,可以避免毒草中毒。


4、放牧時要做到三勤、四穩、五看,三勤就是腿勤、嘴勤、眼勤。四穩就是出牧穩、收牧穩、飲水穩、放牧穩。五看就是看羊、看水、看地形、看天氣、看看有沒有獸害。


養羊的朋友們在生產實踐中存在什麼問題,有什麼難題就提出來,我們共同研究解決,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更多更實用的養殖技術、飼料製作、種植技術,請關注老周說三農,咱們共同探討。


老周說三農


在眾多的羊養殖項目中,山羊的養殖也是很常見的,尤其是農村地區養殖面積更多,在養殖山羊的時候因為它們的生長習性,大多數都是在放牧的狀態,在放牧的時候能讓山羊們吃到各種不同的草類,非常有利於它們成長中對營養需求的補充,並且大自然的空氣質量非常好,它們能呼吸到更多的新鮮空氣,並且有充足的陽光照射,這樣對山羊的骨骼發育非常好。

在放牧的時候需要注意是

補充飲水。山羊生長中對鹽的需要跟咱們人是一樣的,都是必不可少的物質,其中水就更不用說了。等到了秋季時更要保證它們有足夠的鹽水補充。如果在它們的生長過程中缺少鹽分以及水分的話,就會對山羊的成長髮育造成一定影響,也會有很大程度降低山羊抵抗能力。

因此咱們在給山羊投餵飼料時要適當增加一些鹽去供它們食用,並且每天都要提供充足並且乾淨的飲水或者淡鹽水給它們飲用。

適當的放牧地點。首先放牧地方的選擇也很重要,最好選擇一些青草長勢很旺盛並且周邊有乾淨水源的地方,像一些草地被汙染地區就不要進行放牧,還要注意有些青草是帶有毒性的,比如鬧羊花等,這種草山羊在吃了之後就會出現中毒現象,情況嚴重能直接導致它們死亡,並且有些青草的生長地比較潮溼,這樣很大程度會有寄生蟲存在,在放牧吃了這些青草後就會出現各種寄生蟲疾病,因此放牧地點一定要選好,草地環境乾燥一些更好。

適當放牧時間。山羊很不喜歡高溫天氣,因此給它們進行放牧時要避開那些溫度比較高的時間段,大多數養殖戶都會選擇在每天的早上或者晚上去進行放牧,這兩個時間段氣候比較涼爽,食慾就會變得好一些。如果咱們選擇在溫度比較高的時間段進行放牧的話,這時候山羊的食慾是非常差的,因此放牧效果也就不會好,最好還是把中去避開吧。冬天的時候就要不同了,要選擇在最溫暖的時候進行適當放牧,最好的時間段便是中午了。

分群放牧。在放養過程中切記不要同群放牧,這樣千萬不可取的。因為我們羊群有公有母,其中有一些母羊在懷孕期的時候,還讓它們一起放牧,那樣在出欄進欄的時候可能就會擠壓碰撞到母羊,這樣就會大大增加母羊的流產幾率,因此我們在放牧的時候一定要把公羊母羊分開去放養,這樣就能提高咱們母羊的產仔率了。等母羊快要到生產期的時候就不要再給它們放牧了。

及時驅蟲。放牧最不好的一點就是很容易患上寄生蟲病。山羊既然到了草原上就會吃大量的鮮草。每天的早上青草上都會有很多露水存在,這樣就會有不同的寄生蟲隨著青草進入到羊的身體中。






隔壁小聯


大家好:我是農民萬事興:山區羊🐏放牧就相對較容易的多,滿山遍野都是荒草,牧羊人只需坐在一邊看好不讓羊吃人家栽種的小樹苗和看護好不讓小羊走失,如果山上都是荒草,你就可以放心讓羊自由採食,下午羊吃飽趕回家即可。

平原地區荒地比較少,🈶一點地勢好的地方都被開荒種成莊稼了,只有乾渠兩岸,村莊空地可以牧羊,需要注意不要讓羊吃別人種的莊稼,有些人牧羊不自覺,喜歡把羊趕別人莊稼地裡吃別人莊稼,所以地的主人就會🈶農藥泡過的玉米粒撒在地裡(羊最喜歡吃),要時刻留意,羊如果不小心吃了只有只有死路一條,(給自己造成財產損失),牧羊的時候多注意一點就會避免損失。






農民萬事興


什麼羊適合放牧

我來答

羊只一年四季均需要放牧

  • 季節月份任務注意事項春3月至5月中旬恢復體況,保膘保胎,安全過春。先選擇牧草萌發晚的陰坡和溝谷地,後到青草長到7釐米以上的陽坡或沿河地帶慢放,控制羊只過多奔跑採用“一條鞭”隊形前期出牧宜遲,歸牧宜早,後期早出晚歸,中午不收牧夏5月下旬至8月末抓好伏膘,迎接秋季配種,早產春羔放牧時間達12小時/天以上出牧宜早,歸牧宜遲禁止飲放牧地的積水或死水採用“滿天星”隊形“上午順風出牧,頂風歸牧;下午頂風出牧,順風歸牧”;“小雨當晴天,中雨頂著放,大雨抓空放”雨後或露水較大時,一定不要到豆科牧草草地秋9月至11月羊群抓膘,為越冬度春打基礎早出晚歸,每天放牧不少於10小時不能頂霜放牧,此時晚些出牧,或出牧時快點走或只走牧道不走草地放茬初期,先放一段時間草地,再放茬地,特別是放豆茬地更是如此放茬地時,順著壟溝放牧,最好做到每羊一壟慢慢地走,邊走邊吃冬12月至翌年2月保膘保胎,安全越冬放牧時應先遠後近,先陰後陽,先高後低,先溝後平,晚出晚歸,慢走慢遊儘量在羊圈附近留下一些牧地,以預防持續的惡劣天氣

羊的四季放牧黑龍江省龍江縣畜牧局李文超編寫了牧羊四季歌,可供參考。

春放低窪一條線,防止跑青人在前。山區先到陰坡放,草幹再把陽坡上。

青草剛生吃不飽,先幹後青防毒草。合理分群去遛茬,早出晚歸要補草。

夏放崗地滿天星,溝旁壕沿防蚊蠅。山區上午放西坡,下午再往東坡挪。

晴天頂風背太陽,早出晚歸午乘涼。陰天下雨順風放,井泉流水來飲羊。

秋放甸子二茬草,山區樹下把草找。莊稼收完再遛茬,順壟放牧效果佳。

先吃雜草飲好水,然後再去放豆茬。多吃慢走勤換地,晚出早歸防霜草。

冬季放牧滿地跑,山區陽坡吃乾草。頂風出牧順風歸,吃飽飲足運動好。

  • 要想秋冬保住膘,晚出晚歸夜投草。母羊膘滿胎兒壯,安全越冬要做好

總之放羊是辛苦活,俗話說得好,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新型83農人


總的來說,放牧飼養時都要注意下列一些問題。(1) 嚴防扎堆夏季炎熱,羊易互相擠成一團,一些羊 鑽到另一些羊的腹下,不食不動,影響採食抓膘,甚至使中間 的羊窒息而死。出現扎堆現象時,必須及時驅散。

(2) 防毒草在山區放牧時,牧場上往往有好多毒草混 生在牧草中,毒草大多生長在潮溼的陰坡上,放牧時應加註 意。 尤其是剛剛開始跟群上山放牧的育成羊,對於毒草的分辨 能力差,很容易發生食人毒草的事件。

藜蘆、狼毒、毒芹、白 頭翁等均為有毒植物。(3) 飲水和啖鹽若飲水不足,羊的增膘、繁殖、生 長、泌乳等都會受到影響,嚴重缺水會危及生命。每天最少飲 水2次,夏季要增加飲水的次數。 可以利用自然的河流、泉水 和井水。

但水質要清潔,避免飲溝塘水、死坑子的水。啖鹽不僅能補充羊體內的鈉、氯等元素,而且可增加食慾 和飲水量。日糧中鹽的量,大羊應該在8〜15g,小羊應該在 3〜5g,其中種公羊、妊娠母羊、哺乳母羊的量要在15〜20g。

喂鹽的方法一是把粉碎的鹽混在精料中喂,二是將大粒鹽放在 鹽槽中,讓羊自由舔食,三是吊掛鹽磚讓羊自由舔食。 (4)多吃少消耗要想羊放得膘滿肉肥,就必須想盡辦 法讓羊多吃草,少走路。

攝取營養多消耗少才能膘肥體壯。


明天豬價信息


羊群放牧時,常見的羊群隊形有滿天星、一條鞭和揹著放、抱著放、拐著放等。生產中可根據地形和放牧時間靈活運用,隨時變化。不管採取哪種放牧方式,放牧者都必須做到“三勤”(腿勤、眼勤、嘴勤)、“四穩”(出牧穩、放牧穩、收牧穩、飲水穩)、“四看”(看地形、看草場、看水流、看天氣),保證羊只一日三飽。

1、滿天星:放牧羊只大部分時間都呈這種隊形。是在寬敞的牧地上,讓羊群形成均勻地分散、自由地採食隊形。在這種隊形中,羊與羊之間的距離大,空氣流通。在天熱或羊吃到半飽而不亂跑時,多采用這種隊形放牧。在陰雨天羊被淋溼後,使用這種隊形放牧,羊毛幹得快,羊不易生病。

2、一條鞭:是利用羊只都願意吃頭排草的特點,把羊排在一條橫線上,讓羊群形成齊頭並進吃草的隊形。每隻羊都能吃到好草,而且食慾高吃草快。在牧草茂盛的地方和在早晚天氣涼爽和時候,多采用這種隊形。

3、揹著放:是指放牧者在羊群前邊領著放或壓住羊不讓羊亂跑,在山區或小塊牧地上放牧多采用這種隊形。

4、拐著放:是指放牧者在羊行走的側面來回跑動趕羊走,可以前後照顧管住羊,不允許羊亂跑,在狹窄的道路或田間地邊放牧時多采用這種隊形。

5、抱著放:是指放牧者在羊群后邊趕著羊群向前走。晚間收牧或在熱天放牧,羊不愛走路時多采用這種隊形。其優點是可照看到每一隻羊,防止丟失。

春季羊放牧要注意什麼?

1、不過早春牧。

羊過早春牧,不僅容易“跑青”,破壞草場,使草原退化,更重要的是,早春季節,返青草發芽長大長高,靠的是老草自身儲備的營養,可供返青草18天的營養需要,19天以後的新草才能從土壤中吸收營養,才能滿足返青草的營養需要,使青草長高長好,才能保護草,提高草的再生能力和產草量。如過早放牧,就破壞了草的營養需要,生長髮育就要受阻,就要降低草的生長能力和其產草量,就加快了草原的退化,是不可行的。

2、不自由放牧。

放牧羊是一種節糧、增加經濟效益和降低養畜成本的好方法。但不能自由放牧,不能把牛羊趕進草場了事。其危害大,

一是不能充分發揮草的高效益,浪費草;

二是天天到這塊草場放牧,增加了寄生蟲的感染機會;

三是踐踏草地嚴重,草原退化快。

應把村裡劃分給自己使用的草山草地,再劃成若干個放牧小區,實行劃區輪牧的先進放牧法,把畜群固定,輪迴放牧。這樣能充分利用草地,提高草地單位面積載畜量,減少牧草踐踏,草長得好,產草量高,能有效提高羊產奶、產肉、產毛、產仔和使役等生產性能及經濟效益,並可減少寄生蟲的感染機會。所以,不能自由放牧羊。

3、不“跑青”放牧。

早春放牧羊,氣候涼,地溫低,青草萌發慢,看似青草遍地,卻低矮幼嫩細小,正是遠看有草近卻無,是一年中青黃不接的最困難時節。草場乾草已所剩無幾,老草吃不飽,新草尚未長起來,羊啃不著,不安心吃草,欲發心急地抬頭遠看,四處奔跑,想找好草、長草吃,找不到還不死心地往前跑,這是一種“貪青”“跑青”的現象。由於這種心理的支配,拼命奔跑,既吃不飽,又消耗大量體力,最易使羊疲乏,以至拖垮拖死;既踏塌平了草地,又拖累了羊。因此,不可“跑青”放牧,應延長舍飼期,推遲放牧時間,待草長高再放不遲,也可先到後山坡放牧乾草,待山南坡草長高後再去放牧,也就不會“跑青”了。

4、不過多采食苜蓿草。

現在農區養殖戶種植苜蓿草養畜的愈來愈多,苜蓿草的營養價值高,但不宜過多放牧。

一是苜蓿草中含有皂角素,羊採食過多,容易發生急性脹肚(即瘤胃鼓氣或稱氣脹),救治不及時易造成急性死亡;

二是鮮苜蓿草中含有光敏物質葉紅質素,羊吃了易吸收,白色牛羊的皮膚見光會很快引起皮膚髮炎,奇癢煩躁,還能降低肝的解毒功能,使中樞神經紊亂等,故不宜過多放牧鮮苜蓿草,以免帶來嚴重後果,造成不應有的經濟損失。


果果de果優選


我是南方人,起它地方不清楚,我說說南方的情況。

山羊放牧其實也是很有講究的。

在炎熱的夏季,一般是下午四點才開始放牧,一般兩個小時就可以吃飽了,如果上午放牧,羊吃飽後,會到處亂跑,不好管理,溫度高的時候,羊怕熱,這時候放牧,羊容易引起腹瀉。

在其他季節,一般也是下午一點以後才放牧。

還有就是下雨的時候不適合放牧,羊淋雨容易感冒生病。

放牧也需要訓練,留一頭強壯的年老的母羊當頭羊,最好是三年齡以上的母羊,脖子上繫好鈴鐺,便於管理。

羊是很聰明的動物,訓練好了,放牧起來很省事,基本不會到處亂闖,天黑會自己回家。




牛員外883


訓練頭羊。羊膽小、易受驚。如果羊群不經訓練,一出來就會亂跑,專挑好草吃,邊吃邊跑。羊合群性強,只要把頭羊訓練好,使其懂得人意,就可利用它控制羊群。頭羊走到那裡,其他羊就跟到那裡。頭羊應該選擇羊群中自然出現的帶頭羊,要用少量飼料誘導。訓練時可先使其掌握來、去、站住等簡單口令或這些口令的代號,以後再訓練向左、向右、歸隊等幾種口令。呼叫力求簡單、乾脆、同定。

(2)選擇牧場。羊是草食動物,主要靠放牧採食,放牧不但町以節省飼料、設備和勞動力,而且因吃草增加羊群活動量,可增強羊群的體質。根據羊的生活習性,應選擇地勢較高而乾燥、草質柔嫩的地方放牧。不要在低窪潮溼沼澤和生長蒼耳草的地方放牧。

潮溼地放羊,容易發生寄生蟲和腐蹄病。有毒植物多的草場也不易放羊


小龍視角


注意怕生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