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一谈到宗教,人们就说迷信,这种态度我非常反对


《论语别裁》:一谈到宗教,人们就说迷信,这种态度我非常反对

为纪念南师诞辰,老古文化推出【纪念南师诞辰公益活动】每月一本书,老古文化邀您共读南师经典活动。活动期间,“老古书屋”线上平台,每月将有一本南怀瑾老师著述的有声书免费播放,用户可登录“老古书屋”线上平台免费收听,并通过每日读书打卡,与其他书友共读好书。


我误聪明


楼下黄金楼上人


还是老虎可爱


人性的基本问题


今日内容

变了形的文化样品


不在山水之间


政治与宗教


精彩摘录


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这是哲学上一大问题。中国哲学的基本,几千年来讨论这个问题,都无法下定论,西方哲学也讨论这个问题。我们根据孔孟思想,认为人性的本质,本来是善良的。最有名的《三字经》,第一句话就引用孔子人之初,性本善。不善都是后天学坏了的恶习气。所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也曾举例,说明人性基本是善的。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仁爱、慈悲的心个个都有。其次,人看到悲惨可怜的人,心里一定为他难过。由此可见人心是好的。

相反的,如荀子主张人性天生是恶的。荀子认为人之为善,是后天的教化慢慢塑造而成。在孔子、孟子和荀子之外的另外一说,便是与孟子同时的告子,他认为人的本性,既不好也不坏。墨子也是这种主张:他说人性像白丝布一样,要把他染成黑的就是黑色,染成红的就是红色。人性无所谓善恶,善恶都是后来的染色。现在教育上可塑性的观念,便和此相近。于是,人性是善是恶,或不善不恶,哲学上几千年来都在争论。中国如此,外国也如此。

科学上为什么要到太空去?主要目的还是要追求生命的来源。今日科学的物质文明虽然发达,但科学的基本精神还是在追究这种问题的根源。不过这个问题的答案没有追出来,却把这套探讨的技术,发展到物质文明上去了,因此便形成今天文化的趋势。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说到这里就很妙了,人喜欢讲直,站在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一个尽管很坏的人,但也喜欢他的朋友很老实,不但老实人喜欢老实人,连坏人也喜欢老实人,从这里就可以体会到,人应该作哪一种人才对。

虚伪的人不会有好结果的,纵然有时会有些好际遇也是侥幸意外免去了祸患,并非必然。必然是不好的结局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有很多人知道应该怎么做,道理都懂,可是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前面我也曾经提到,许多人看得破,忍不过。

我们对于部下或者子女的教育,就要注意这一点,看他乐于哪一面,就在哪方面培养他。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但中人以下的人,他们的成就,又不一定永远在中人以下,只要他努力,最后的成就,和中人以上的会是一样的。

教育的原理也是一样,对自己子女的教育更要注意,千万不要儿女都是自己的好,对自己的儿女也要看情形,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教育后代,只是希望他很努力,很平安的活下去,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分子,这是最基本的要点,并不希望他有特殊的地方。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过去,尤其是现在,一谈到宗教,人们就说迷信,这种态度我非常反对,持这态度的人懂不懂宗教是一个问题,如说:不懂,是迷信何必去懂他?这样便是大迷信。为什么呢?因为迷信自己嘛!对于一个东西,内容还不懂,就随便下定义,这不是迷信吗?迷信,就是迷糊不知道而相信,这才叫迷信,现在你对宗教不知道而下了这个定义,这是大迷信。孔子绝不迷信,敬鬼神而远之,这就是知。

我曾经在香港对宗教人士演讲,提到二十一世纪之时,所有宗教的外衣都必须脱掉,所有宗教的大门都必须打开,而且各宗教要联合起来共同服务,追求人生、宇宙的真谛,二十一世纪的文明,才能够建设。

我说也许言之过早,但是你们可记录下来,将来必定如此。为什么呢?假使不脱掉宗教的外衣,不打开宗教的大门,还是闭关自守,对所有宗教而言,便有八个字的定论关门主义,自杀政策。宗教是谁在排斥?并不是宗教之间的斗争,而是自然的发展,科学文明在捉弄宗教。

所以孔子说为政的领导道理与鬼神之事的关系,不能完全做迷信看。有时对工作,对政治非常有帮助。信仰是个人的事,处大事时,则不能随意有所偏废。

对任何问题不要轻视,不轻视也就是儒家敬其事的思想。尤其领导人聪明的,往往容易轻视天下事,犯上苏东坡我被聪明误一生的毛病,所以任何事先从难的方面想,以后才能得到好的结果。先从难的方面,问题多的方面看,都研究完了,最后有一个结论,得到中道的成果,这就是仁的用。这样一来,便利了自己,也便利了别人,更便利了老百姓。一个老成谋国的人,要注意这个难,先难而后获,这就是

用仁之道。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正确的解释是知者乐,水。知者的快乐,就像水一样,悠然安详,永远是活泼泼的。仁者乐,山。仁者之乐,像山一样,崇高、伟大、宁静。这是很自然的道理,不是我故意作此解释的。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他是感叹连这样一个用具,都跟着时代在演变了,人更是永远在演变,历史是拉不回来的。这是他假借酒杯对文化演变的感叹。

历史无法拉回。我们死了,下一代照样活下去,照样又生下一代来。

我们现在要尽到自己的任务,把我们所知道的,尽量交给后一代。他们去整理,他们去发扬,那是他们的事,不要担心。一定说人心不古、今不如昔、世道衰微也不见得。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历史,每代历史有每代历史的精神。

《论语别裁》:一谈到宗教,人们就说迷信,这种态度我非常反对


老古书屋是“书香中国 经典世界”的重要项目,老古文化联合光华教育基金、中国文化书院、复旦大学等机构,致力于将其打造为传承经典文化的终身大学。老古书屋采用会员制,会员可免费收看老古书屋线上平台所有内容。快来一起追南师的新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