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幸福来敲门》到《何以为家》:生而不养,才是最大的悲剧

最近看了两部印象深刻的电影,都是根据真人故事改编。

一部是《当幸福来敲门》,根据美国著名黑人投资专家克里斯·加德纳生平拍摄。讲的是用尽自己的全部积蓄购买了高科技治疗仪,却因为卖不出去而导致自己濒临破产的落魄业务员克里斯·加德纳,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在股票投资公司实习的机会,被股票投资公司录取了,并成为了知名的金融投资家的故事。

从《当幸福来敲门》到《何以为家》:生而不养,才是最大的悲剧

另一部是《何以为家》,讲的是十二岁的少年赞恩将自己的父母告上了法庭的故事,原因是他们给了他生命,但是却在无力抚养孩子和给孩子们教育的情况下,依然不停的生孩子。作为家中长子的赞恩,弱小的肩膀承受了无数的重压。当妹妹被强行卖给商贩时,他愤然离家出走。但是,生活并没有眷顾他,他反而因为捅人被抓了起来。

从《当幸福来敲门》到《何以为家》:生而不养,才是最大的悲剧

虽然故事的背景不同,但是,很多人都会注意到:虽然都是贫困的家庭,但是克里斯·加德纳的儿子和赞恩过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生活。

克里斯·加德纳的儿子在每个月150元的托儿所里,而赞恩想去上学变成了一直奢侈,还要早上去学校读书,下午到别人的店里打工。

我个人觉得,这主要是由于父母造成的。

父母的成长环境不一样

《当幸福来敲门》里面,克里斯·加德纳说:我活到28岁,才第一次见到了我的父亲,所以我很小的时候就立下志愿,我长大了,为人父以后,我会一直陪伴在我的孩子身边。

从《当幸福来敲门》到《何以为家》:生而不养,才是最大的悲剧

而克里斯·加德纳的妻子离开的时候,也想带走小克,但因为克里斯·加德纳的请求,她说:我相信你能照顾好小克,然后离开了。

对于小克的父母来说,小克从来不是他们的负担,而是他们的孩子,是他们在不能保证自己的衣食住行的情况下,依然要带在身边、保证他的安全的孩子。

而赞恩的父亲则说:我小时候也是这样过来的,这怎么是我的错呢?我要是有选择的余地,我比你们做得还漂亮。

从《当幸福来敲门》到《何以为家》:生而不养,才是最大的悲剧

由此,可以看出两点:一是他的父母,过的就是这样的生活,第二就是他的父母根本不认为自己有错,认为自己是被不懂事的孩子告上法庭,自己是无辜的。

但是,他们为什么要不停的生孩子呢?

在赞恩说母亲人家送来几只鸡,你就把妹妹卖了的时候,他的母亲并没有觉得自己有错,而是大骂他:你差点坏了我们家的好事。

从《当幸福来敲门》到《何以为家》:生而不养,才是最大的悲剧

这一点,足以说明,在他父母的眼中,女儿大了,就是要卖出去的(他们说的是嫁,但我觉得卖更合适),他们觉得,自己把孩子养这么大,把她卖了,补贴家用,就是女儿唯一可以发挥的作用。

一对父母将自己的孩子当成宝,一对父母将自己的孩子视为赚钱的工具,给孩子的又怎么可能是一模一样的待遇呢?

父母的见识不一样

在《当幸福来敲门》中,克里斯·加德纳用尽全部积蓄买下了高科技治疗仪,这说明他本来是有一点资产的,虽然只读到高中就辍学了,但是,他的见识明显更高。

在去股票投资公司之前,他在售卖高价的高科技治疗仪,接触到的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医生,也是社会上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人。

从《当幸福来敲门》到《何以为家》:生而不养,才是最大的悲剧

而他本人和妻子,也没有无止境的生孩子,而是努力给唯一的孩子,提供经济条件内相对更好的生活。在即使已经将账单分期了的情况下,也在孩子的生日的时候,送给他一个他心心念念了很久的篮球。

从《当幸福来敲门》到《何以为家》:生而不养,才是最大的悲剧

但是在《何以为家》当中,赞恩的父母住在破烂的房子里,他们采取的改变家庭经济条件的措施,是不停的生孩子,然后不让孩子上学,年纪大了的孩子去打工,去卖甜菜汁。

从《当幸福来敲门》到《何以为家》:生而不养,才是最大的悲剧

而年纪小的孩子,则由年纪大的孩子带着,或者在家里,东倒西歪。只要保证孩子还活着就行。

在考虑要不要送孩子去读书的时候,也是优先考虑孩子去学校了之后,学校能给孩子什么东西,比如能不能带回来棉被和食物。

为什么要把10岁的妹妹嫁出去呢,他的父亲是这样说的:我们也是为了让萨哈(赞恩的妹妹)过得更好,我什么都给不了她,她跟着我们一点活路都没有,在我们家里,她连个睡觉的地方都难找。我们家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没条件洗澡,也没电视给她看。

从《当幸福来敲门》到《何以为家》:生而不养,才是最大的悲剧

为之后还大言不惭的说,自己是为了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可以睡大床。

从《当幸福来敲门》到《何以为家》:生而不养,才是最大的悲剧

将孩子卖给别人,明知别人娶她,就是让她尽快怀孕生孩子,还说是为了孩子好?结合之前的母亲的行为,我们必须说,赞恩的父母,见识非常短。

而在萨哈去世之后,赞恩的母亲高高兴兴地来高告诉赞恩:我又怀孕了,我准备叫这个孩子萨哈。

他们接触到的,都是和他们一样穷的人,也就意识不到生一堆孩子不如生一个孩子,给这个孩子更好的成长条件,让他去读书,成为对社会更有用的人。

他们从未想过靠自己的双手发家致富,让孩子读书之后找到更体面、更赚钱的工作,而是妄想通过嫁女儿收钱的形式,来改变自己家人的生活。

他们的见识,决定了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

也许会有人说,抛开成长环境和见识,社会也是一个很很重要的因素。那么,就以电影中好心收留赞恩的拉希尔母女为例。

拉希尔是一个单亲妈妈,而且没有合法的身份。但是,她在上班的时候,带着孩子,将孩子放到厕所里,上班抽空去喂孩子,下班了又用小推车把孩子带回家。

从《当幸福来敲门》到《何以为家》:生而不养,才是最大的悲剧

即使很穷,也买水给孩子洗澡,给孩子更好的生活环境。

从《当幸福来敲门》到《何以为家》:生而不养,才是最大的悲剧

给孩子买玩具,记得孩子的生日,并且从饭店带回客人不要的蛋糕,给孩子过生日。

从《当幸福来敲门》到《何以为家》:生而不养,才是最大的悲剧

在同样的社会条件下,在同样的经济条件下,她明明可以将这个孩子卖了,自己过上更好的日子,但是,她将孩子视若珍宝,

从《当幸福来敲门》到《何以为家》:生而不养,才是最大的悲剧

即使知道自己和孩子都是黑户,她依旧没有放弃孩子。

贫穷并不是不给孩子教育的机会,不给孩子上学的机会,并且早早将孩子嫁给别人的原因,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才是导致一个家庭继续穷下去的原因。

父母小时候的经历会影响自己成年后对孩子的态度,而他们的见识,也决定了他们会给孩子什么样的成长环境。

这也是寒门再难出贵子的原因之一。

对比两部电影中的孩子,小克无疑是幸福的,他的父亲在最艰难的时候,也没有放弃他,把他当做自己继续奋斗的动力。而赞恩的父母则把孩子当成赚钱补贴家用的工具,嫁孩子的时候自我欺骗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环境,但实际上他们很清楚孩子嫁过去之后面临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从《当幸福来敲门》到《何以为家》:生而不养,才是最大的悲剧

生而不养,才是贫困家庭对待孩子不同的最大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