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四神四灵四凶

凤凰在中国来说,是一种代表幸福的灵物。它的原形有很 多种。如锦鸡、孔雀、鹰鹫、鹄、玄鸟(燕子)等等...又有说是佛教大鹏金翅鸟变成的。

四神

【朱雀】


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四神四灵四凶

凤凰在中国来说,是一种代表幸福的灵物。它的原形有很 多种。如锦鸡、孔雀、鹰鹫、鹄、玄鸟(燕子)等等...又有说是佛教大鹏金翅鸟变成的。凤凰神话中说的凤凰是有鸡的脑袋、燕子的下巴、蛇的颈、鱼的尾、有 五色纹。又请凤是有五种品种,以颜色来分红是凤、青是鸾鸟、白是天鹅、另有黄和紫的凤凰又可说是朱雀或玄鸟。朱雀是四灵之一,也和其它三种一样,它是 出自星宿的,是南方七宿的总称:井、鬼、柳、星、张、翼、轸。联想起来就是朱雀了。朱为赤色,像火,南方属火,故名凤凰。它也有从火里重身的特性,和西方 的不死鸟一样,故又叫火凤凰。 【玄武】

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四神四灵四凶

玄武是一种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 的。武,是黑色的意思;冥,就是阴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对龟卜的形容:龟背是黑色的,龟卜就是请龟到冥间去诣问祖先,将答案带回来,以卜兆的形式显给世人。 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乌龟。以后,玄冥的含义不断地扩大。龟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龟),因而玄冥成了水神;乌龟长寿,玄冥成了长生不老的象征;最初的冥 间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卜即「其卜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 【白虎】


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四神四灵四凶

在中国,白虎是战神、杀伐之神。虎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的扬善、发财致 富、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而它是四灵之一,当然也|是由星宿变成的。是由二十八星宿中,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所以是西方的代表,而它的 白,是因是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属金,色是白的。所以它叫白虎不是因它是白色,而是从五行中说的了。 【青龙】


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四神四灵四凶

青龙,亦作“苍龙”,古代神话中的东方之神。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自黄帝授命于天,威泽四方,龙 就成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中国的象征,而比较明确的定形是在汉代,从大汉朝开始,龙就被确定为皇帝的象征与代表。在东方传说中,青龙身似长蛇、麒麟首、鲤鱼 尾、面有长须、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而在西方神话里,龙更像是长翅膀的蜥蜴。

四灵

【麒麟】

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四神四灵四凶

麒麟,亦作“骐麟”,简称“麟”,古代传说中的仁兽、瑞 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 被称为圣兽王。且是神的坐骑。 【凤凰】


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四神四灵四凶

大家很熟悉的神鸟了,头像鸡,颔像燕,颈像蛇,胸象鸿,尾像鱼。五 德之鸟。 据《尔雅•释鸟》郭璞注,凤凰特征是:「鸡头、燕颔、蛇颈、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 昆伦,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安宁。」。《山海经•图赞》说有五种像字纹:「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腹文曰信,膺文曰仁。」 【龟】

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四神四灵四凶

【龙】

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四神四灵四凶

龙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 渊。又能兴云致雨,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后成为皇权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

四凶

梼杌】

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四神四灵四凶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猛兽。 相传是北方天帝颛顼的儿子,它还有名字叫做傲狠,难训,由这几个名字里,也可大略推知 它的作为了。和穷奇一样,梼杌后来也成了四凶之一。 【穷奇】

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四神四灵四凶

据《山海经-海内北经》所载,指穷奇外貌像老虎,长有一双翅膀,喜欢吃人,更会从人的头部开始进食, 是一头凶恶的异兽。可是,同样在《山海经》中,〈西山经〉一篇却提到穷奇的另一种形象,该篇中的穷奇,外貌像牛,长著刺猬的毛发,与〈海内北经〉所述者有 很大的差别。不过二者都是喜欢食人的凶兽,这方面则没有分别。

【混沌

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四神四灵四凶

《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云:“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 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浑敦即混沌,混沌的形象为识歌舞的神鸟。 【饕餮】

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四神四灵四凶

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怪物。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以为装饰。《吕氏春 秋•先识》:“ 周 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神异经•西南荒经》:“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狼恶,好自 积财,而不食人谷,强者夺老弱者,畏羣而击单,名曰饕餮。”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六:“ 绍圣 初,先人官 长安府 ,於西城 汉高祖 庙前卖汤 饼民家,得一白玉奁,高尺馀,遍刻云气龙凤,盖为海中神山,足为饕餮,实 三代 宝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