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童年被忽视过的孩子,成年后怎么样了?


01


热播剧《完美关系》里,黄轩饰演的卫哲,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公关人,一直秉持客户至上原则,为客户处理各种公关危机事件。


那些童年被忽视过的孩子,成年后怎么样了?


然而,这么独立自信又高傲的他,却是一个严重的焦虑症患者。


病发时,会昏厥,会歇斯底里地丧失理智。脑海里就会闪现童年时父母争吵的场景:他无助地站在角落,惊恐地看着父母吵得不可开交,摔打家具。


卫哲父亲是个地质学家,常年在外面搞科研,难得回家一次,不是和母亲冷战,就是争吵不休。母亲是个画家,天生的自由主义者。


父母离婚后,卫哲判给了母亲。她把卫哲放在托管家庭里,总是用各种理由来表示她的忙,没出席过一次家长会,似乎所有的事情都比自己的孩子重要。


父亲离婚后再也没有出现过,母亲忙得连卫哲想见她一面都要提前预约。


父母对他成长的忽视和缺失,让他像个流浪的孤儿,害怕孤独,渴望被人爱,也渴望去爱别人。


可在破碎的原生家庭中,父母忽略了卫哲成长中各种情感需要和内心的情绪,更没有人教他如何去爱。


假如一个孩子的童年是被忽视的,他就像是面对一个黑洞,喜怒哀乐全然没有任何的反馈。


长期以往,如果没有人能够帮助他缓解或表达出这些情绪压力,这些情绪就极有可能通过焦虑等身体症状去进行表达。


那些童年被忽视过的孩子,成年后怎么样了?


情绪的失调,或自责,或愤怒,又或是用冷漠代替悲伤,最终演变成不完整的人格。


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02


前段时间,河南初三女孩因为没有手机上网课而自杀的事件,深深地刺痛了我。


那些童年被忽视过的孩子,成年后怎么样了?


女孩是家中老二,有一个上高一的姐姐和小学六年级的弟弟。因为疫情无法返校上课,学生在家里通过电脑或手机上网课。


三个孩子要同时上课,可家里只有一部智能手机,排在中间的她,不能跟年幼的弟弟抢,也不能跟姐姐争,只有委屈自己,放弃上网课。


因为没有上课和交作业,面对老师的追问和同学的嘲讽,正处于敏感青春期的她,羞愧难当,一气之下,服下妈妈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片。


被父母忽视的孩子,为了保护自己,可能会选择封闭自己的内心,压抑的情绪得不到疏导,在遇到挫折时容易自暴自弃,甚至会用极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家中排行中间的那个孩子,常常会成为被忽视的那一个。


在韩国电视剧《请回答1988》中,三个孩子中排行老二的德善,也是一个被父母将就对待的孩子。


因自己的生日与姐姐相隔几天,所以只能和姐姐一起过生日,从来没有自己单独的生日。


家中煤气泄露时,爸爸背出了弟弟余晖,妈妈拉出了姐姐宝拉,而德善则是自己一个人从睡梦中醒来爬出去的。


家里只有两个煎鸡蛋时,德善就吃腌豆子。全家吃炸鸡的时候,鸡腿永远都是姐姐和弟弟的。


对姐姐需要忍让,对弟弟需要照顾,因为她是老二,是最容易被父母遗忘的存在,而她也理所当然地成为被迫懂事的那一个孩子。


那些童年被忽视过的孩子,成年后怎么样了?


父母对孩子的情感忽视,是一种看不见的伤害。


任何一个孩子,如果得不到关怀和照顾,都无法正常成长。父母要尽量做到对孩子公平,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的内心,这样孩子的身心才能更好地健康发展。


03


之前在微博上看过一个新闻,南京一位10岁的小男孩在地铁大厅徘徊,民警了解情况后得知,男孩离家出走不止10次了,每次出走的原因都是父母玩手机。


那些童年被忽视过的孩子,成年后怎么样了?


男孩觉得父母天天玩手机,都不关心他,感觉被忽视了,想通过离家出走的方式,引起父母的注意。


已经出走十几次了,仍然没有搏得父母对自己的关注。在孩子眼里,父母不如民警关心自己,自己也不如一台手机重要。


有网友戏称: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面前,而你有一部手机,拒我于手里之外。


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真的无理取闹,孩子想要的,不过就是父母对自己的关注和陪伴而已。


我女儿在我面前就是一个十足的“话唠”,每次放学回来,恨不得把一天发生的事情都告诉我。


有一次,女儿参加少年宫的合唱团,下课后兴致勃勃地跟我讲她上课时学的内容和老师讲的趣事。


我当时正跟同事用微信沟通工作上的事情,嘴上应付式地回应着“嗯嗯”,眼睛却盯着手机头也不抬一下,女儿什么时候停止了讲话,我也没在意。


过了一会,女儿“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边哭边大声责问我:“我一直在跟你说话,可是你就盯着手机根本没听我说,手机里到底有什么好看的东西,比我还重要吗?”


原来,孩子和我闹脾气,是因为我没有认真听她说话,她在寻求我的关注和回应,她想把自己开心的事情跟我一起分享,而我却在聊微信忽视了她。


从那以后,在跟孩子聊天时,我都会尽量专注,用心倾听孩子说话。孩子也慢慢对我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性格也开朗了很多。


那些童年被忽视过的孩子,成年后怎么样了?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会像我一样,忽视了孩子的情感而不自知。没有一个孩子,会在父母忽视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04


武志红老师说过:没有回应,家也是绝境。


台湾作家林奕含在以自己为原型的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写到,在受到禽兽老师的诱奸后曾试探向父母求救:“我们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


“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母亲用冷冰冰的回答堵了回来。


母亲的态度彻底打退了林奕含求救的勇气,最终造成林奕含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的悲剧。


如果父母当时能重视女儿的暗示和询问,能够听懂女儿内心的困境,给予温暖和心灵疏导,这场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


情感忽视,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那些童年被忽视过的孩子,成年后怎么样了?


任何人的痛苦都不是一句“都会过去的”就能消除的,孩子在童年时期受到的伤害,很可能需要用自己的一生来治愈。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避免对孩子“情感忽视”,帮助孩子心灵健康成长呢?


首先,父母要看见并积极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


当孩子兴高采烈地向你分享喜怒哀乐时,不要用“嗯、哦”或用几句不走心的话,就把他们搪塞过去了。


在孩子邀请父母一起玩游戏时,不要敷衍了事,甚至不理睬。


参与孩子的点滴,倾听孩子的内心,即便是简单的交流,都会给孩子莫大的鼓舞。


其次,允许孩子表达情绪并包容孩子的情绪。


尹建莉老师曾经在书中讲过带女儿圆圆打针的故事:不到两岁的圆圆生病需要打针,但女儿很抵触,她就给女儿打气:“妈妈觉得圆圆很勇敢,你试试看自己勇敢不,能忍住就不要哭,要是忍不住,想哭也没事。”


如果父母能够站在孩子的立场,理解他的感受。孩子会因为自己的感受被接纳,抗拒心理就会减弱。


爱孩子,就从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开始,倾听孩子的心声,发现和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孩了长大后才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