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都》:從消極中逆生積極,淺析賈平凹重塑心靈過程及現實啟發


《廢都》:從消極中逆生積極,淺析賈平凹重塑心靈過程及現實啟發

如果文章是千古的事——文章並不是誰要怎麼寫就可以怎麼寫的——它是一段故事,屬天地早有的,只是有沒有夙命可得到。我看不起了我以前的作品,也失卻了對世上很多作品的敬畏。檢討起來,往日企羨的什麼詞章燦爛、情趣盎然、風格獨特,其實正是阻礙著天才的發展。——賈平凹

起初,聽說賈平凹先生的《廢都》被人評為現代版《紅樓夢》、《金瓶梅》,便心生好奇,期待著有機會可以一觀。怎無奈,四下裡尋了許久尋不得,想來是此書原先一段時間被歸為禁書的緣故。偶然的機會,我躲在圖書館看書,發現書架上擺放著這本書。書的封面顯得有些破舊,而且上面有用膠帶粘過的痕跡。當我看到前面幾章的時候,我就覺得這本書和紅樓的開頭很像,都是以靈異事件作為引子。我便取回,打算用半個月的時間,細細品讀。

我所得到的《廢都》並非是原先完整的,而是經過後來爭議被填上框框的《廢都》。這對我來說,並非憾事,畢竟那些直言不諱的縱情縱慾的橋段僅僅是黃書的觀賞點,我始終相信心中念念不忘的《廢都》絕不是這樣的。在讀完最後一個章節,準備合上《廢都》這本書的時候,我問了自己一個問題:你記得的是哪些事情?答案是許多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主要感受並非赤裸裸的性。

《廢都》是賈平凹先生於1993年首次發表並出版的一部長篇小說,並在1997年獲得法國費米娜文學獎,與《浮躁》、《秦腔》一同構成賈平凹三部曲,正是這樣一本洋洋灑灑40萬字的小說,讓他之後飽受文學界的議論和批評。然而,是非曲直自在讀者心中,讀者感受到了什麼,它便是什麼。那麼,《廢都》到底講述的是一件什麼事?

《廢都》講述的是關於上世紀八十年代西京城四大文人,尤其是著名作家莊之蝶的頹廢、墮落、迷茫與反思的故事,把那個時代整個社會的精神危機縮影在一個知識分子的身上。今天,我將從三個方面解讀一下賈平凹是如何通過《廢都》從消極中逆生積極,繼而重塑心靈的過程,最後我想談一談這本書對我的啟發。

01、自由與荒誕:揭開了一個知識分子縱情縱慾的人生百態

莊之蝶,一個在西京城裡出了名的大作家,在這西京城裡可謂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雖說小說開篇講述了四大文人,即閒散作家莊之蝶、書法家龔靖元、畫家汪希眠與藝術家阮知非,但是依我看來,這篇故事主要在莊之蝶一人。小說是以莊之蝶在這西京城中與六個女人的感情糾葛為主線,描繪出一個文人在盛名時嚐盡百般恩寵,逐漸頹廢不堪,最後聲名俱損的平常生活。

按理說,莊之蝶在西京城有身份有名望,應該是活的最逍遙不過的了,怎會有如此下場呢?那便是與莊之蝶的清高隨性和多情風流的一面脫不開干係。金錢對於人是一大考驗,女人對於男人是一大考驗。莊之蝶原本性格就是桀驁不馴,注重內心的愉快。從《廢都》中描寫的他與六個女人的相處看出,莊之蝶對每一個女人的態度都是不同的,這也側面體出他在生活上和思想上是“豐富的”。

  • 牛月清:莊之蝶的原配,模樣不錯。因為身體原因,牛月清一直沒能懷上莊之蝶的孩子,令她十分苦惱。在她看來,孩子是婚姻的紐帶,而莊之蝶也未曾因此嫌棄她。可憐的是,牛月清一輩子都為莊之蝶在付出,卻無法走進莊之蝶的內心。對莊之蝶而言,她的角色就是傳統的老婆,過日子的那種。
  • 唐婉兒:莊之蝶的婚外戀人,貌美如花。本是跟著情夫來到西京城,誰知意外邂逅了莊之蝶,便傾心於莊之蝶,後來甚至想要與莊之蝶結為夫妻。莊之蝶對唐婉兒情意也是厚愛,但莊之蝶只是因為喜歡偷腥的感覺,所以最後兩個人沒有在一起。
  • 柳月:莊之蝶的保姆,鄉村丫頭。柳月與莊之蝶的關係就像是崇拜者和被崇拜者,雖然二人也多次發生關係,在柳月看來那是自己的榮幸,即便是在莊之蝶把自己介紹給市長兒子大正,在婚前一夜提出與莊之蝶再做一次愛,這無非是柳月對知識分子的愛慕,她知道自己對莊之蝶而言就是洩慾的工具。
  • 汪希眠的老婆:莊之蝶好兄弟的老婆。這一段情更多的是寂寞,汪希眠的老婆對莊之蝶更多的是依賴,她知道自己的丈夫不懂自己,莊之蝶身上的文人氣息吸引了她。儘管在莊之蝶看來,她是不可觸摸的,即便兩個人多次獨處,始終沒有發生性關係,打破心中的底線。
  • 阿燦:莊之蝶的真愛,倔強又柔弱。莊之蝶對阿燦的經歷是感同身受的,他不願意阿燦受到傷害。阿燦對莊之蝶是仰慕之情,但是她知道這份情是不對的,以至於在和莊之蝶最後一次發生關係的時候,在自己的臉上留下一道永遠的疤痕,從此遠離西京城,遠離莊之蝶。
  • 景雪蔭:莊之蝶的初戀,也是毀了莊之蝶的人。在景雪蔭眼裡,莊之蝶已經過去,她珍惜自己的家庭和工作,不想再和莊之蝶有任何瓜葛。莊之蝶對景雪蔭依然保存愛意,即便她毀了自己,也不讓景雪蔭受到傷害。

莊之蝶與這六個女人的愛恨糾纏,在賈平凹流動的敘事手法中,緩緩呈現出來。有時候,我會想莊之蝶究竟和賈平凹有多大的聯繫。一個人只有經歷了這種想法和感受,才能將其真實的描繪出來。雖然故事中添加了許多誇張和虛構的部分,但是在讀者眼中,這是一段可以真實觸摸到的故事,是一段藏在平常生活裡的故事。賈平凹將它寫出來,裡面寄託了多少心思,恐怕只有賈平凹自己才清楚,我們所能體會到的便是一個知識分子從頹廢到消極的人生歷程了。

賈平凹的家

02、現實與虛無:暴露出傳統思維和現代文明不融合的矛盾

小說中運用大量的白描和對話手法,將莊之蝶在工作上、生活上以及情感上的態度和行為刻畫的真實可見。這種描寫生活的手法是賈平凹擅長的手法,一個原因是賈平凹具備一定的美術功底,還有一個原因是故鄉的遊耕文化的影響。所謂遊耕文化,即在遷徙不定的遊耕生活下衍生的文化價值導向。這是屬於陝西文化的一種審美內涵,它的特點是流動性的,時而溫柔,時而奔放。就是在這樣樸實的生活環境中,賈平凹捕捉到內心有一種感覺始終在變化,這種感覺常常讓他陷入困惑之中。現在我們追溯其困惑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兩個方面:

①生活的無奈,導致賈平凹心中難以掩飾的焦慮

賈平凹在寫《廢都》的時候,已經患有乙肝,在尋醫問藥的路上折騰了許久;再有母親染病動手術,接著父親得癌症去世;再有妹夫死去,妹妹可憐拖著幼兒又住回孃家;再有一場官司沒完沒了得糾纏著他;再有他捲入單位得是是非非中受盡屈辱,流言蜚語鋪天蓋地而來……

這樣的精神狀態,使得他在現實中得不到半點安慰。生活的無奈,讓他開始反思自己前半生的價值所在。一種自卑感和孤獨感向他襲來,在這場無硝煙的戰鬥中,賈平凹幾乎接近崩潰,最後他找到了問題的根本,那就是信仰的缺失。而在《廢都》中,他將這份清醒交給了一頭奶牛的身上,把人的思想注入到奶牛的腦中,讓它向這個渾濁的世界發出吶喊。這種魔幻和意識流的表達方式,恰恰體現了他內心的不安和焦慮。

②時代的劇變,折磨賈平凹一步一步的邁向消極

在現實生活面前,賈平凹深感無力反抗,但還是倔強著。上世紀八十年代,時代在變化,那時候人們已有的目標和價值體系正在隨著時代變化而瓦解,新的文化價值體系還在建立過程,這份困惑和迷惘佔據著賈平凹的大腦。焦慮的賈平凹把這種變化也裝進了莊之蝶的腦袋裡,從《廢都》莊之蝶浮沉的一生來看,一個人處在名利雙收的階段時,在這背後隱藏著的現實、虛無、世俗、信仰和道德的紊亂,全都在這個人物中展現,他的行為是頹廢、墮落和消極的。這是賈平凹在體會到傳統文化和文化價值缺失時感受到的一種荒涼和痛苦。在閱讀《廢都》的很多時候,在莊之蝶墮落的模樣裡,我彷彿看到了真實的賈平凹。

《廢都》中的莊之蝶也許是賈平凹的影子,但我們需要的不是瞭解某些個人的奇聞軼事,而是從中發現一系列事件或人物之間的某種聯繫,恰恰是這種事物或人物之間的聯繫最能讓我們受益良多。我們很難想象賈平凹在創作《廢都》的過程中,進行多少次自我鬥爭和自我放棄,然而在他寫完《廢都》的那一刻,他正視了這一切;在他無法再逃離的時候,他不再躲避,而是選擇接受。在賈平凹眼裡,此時痛苦、困惑、頹廢都不是解決矛盾的最好狀態,坦然和接納才是尋求答案的正確態度。

黑夜中的燈塔

03、掙扎與反思:在自我修復中找尋破碎靈魂裡的一盞明燈

在《廢都》中,莊之蝶最後的結局是:

夜幕降臨,莊之蝶提著一個大大的皮箱,獨自一人來到了火車站。在排隊買下了票後,突然覺得他將要離開這個城市,這個城市裡還有一個小小的他自己,他要離開了,應該向那個自己告別吧。就提了皮箱又折回頭往一個公用電話亭走去。莊之蝶走進去,卻發現亭子已遭人破壞了,電話機的號碼盤子中滿是沙子,轉也轉不動,聽筒也吊在那裡,像吊著一隻碩大的蜘蛛,或像吊著一隻破鞋子。

在候車室裡,卻迎面撞著了周敏,兩個人就站住。莊之蝶說:“你也來坐火車嗎?你要往哪裡去?”周敏說:“我要離開這個城了,我要去南方,你往哪裡去?”莊之蝶說:“咱們又可以一路了嘛!”周敏就幫著扛了皮箱,讓莊之蝶在一條長椅上坐了,說是買飲料去,就擠進了大廳的貨場去了。等周敏過來,莊之蝶卻臉上遮著半張小報睡在長椅上。周敏說:“你喝一瓶吧。”莊之蝶沒有動,把那半張報紙揭開,莊之蝶雙手抱著周敏裝有壎罐的小揹包,卻雙目翻白,嘴歪在一邊了。

這樣悲慘的結局的確能讓一部分鄙視莊之蝶的讀者覺得過癮,然而其深刻的寓意並非在於這種人結局是否慘烈,而是對於經歷種種事情之後莊之蝶的態度是怎樣的。莊之蝶是留戀這座城的,但是這座城已經沒有他的一席之地,他想要逃離,卻不知逃到何處,因為丟失了心中信念的指引。賈平凹是那個變革時代的經歷者,他知道在時代的浪潮中,社會上的許多知識分子是如何表現出迷惘和頹廢的,這些人最終沒有與時代接軌,他們的靈魂無處安放,只能孤單飄零。

作為社會中的知識分子,是最先覺察到時代變化的一類人。比如清朝時期,魏源最早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應對外來變化,再比如新中國之前的混亂時期,李大釗等人將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等等。因此,當傳統思維和現代文化衝突的時候,當時的知識分子最應該做的是重塑社會的精神文明,將新舊思想有機融合成一種新型的思想,而不是墮落和消極。經歷掙扎之後,賈平凹清醒了過來,在莊之蝶幻滅的那一瞬間,他在破碎的靈魂中找到前行路上的那一盞明燈——全新的信仰,指引著人們更好的活下去。

由此看來,賈平凹在《廢都》中刻畫的莊之蝶代表的是整個社會精英階層精神的墮落和掙扎,這是以一種殘忍的方式進行剝離自我,從消極中逆生積極,即便靈魂早已破碎,也要用不屈的精神,尋得前進道路上一絲光亮。正是要敢於直面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更好的活下去,否則就如同莊之蝶一樣,天下之大已無容身之所,唯有凋零!

04、這本書帶給我的兩點現實啟發

①堅守本心:在紛繁複雜中理出一條清晰的線索

席慕容說:“我一直相信,生命的本相,不在表層,而是在極深極深的內心裡。”是啊,人一生下來就如同一塊潔白的玉,在成長的道路上會遇到很多灰塵,將這顆透明掩蓋,可是再怎麼掩蓋,碰到柔軟的眼淚終究會消解。無論你是富有或是貧窮,本心是每一個人天生都有的,不忘本心,聽從靈魂深處傳來的聲音。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把得失看得很重,在一件小事上恨不得也要爭出高低;升官升職了,便開始沾沾自喜,一旦跌入低谷,便不知道如何是好。其實,無論生活還是學習,我們都會有一個原則或信念,很多時候我們忘記了這一點,才會讓每一件事都將我們心靈困住,焦慮也就隨之而來。堅守本心,做好自己,那些生活裡的雲霧自然會慢慢散去。

②無懼改變:改變其實是為了成為更優秀的自己

世界上面對改變有兩種人,一種是觀望者,一種是行動者,賈平凹選擇行動,最終完成了心靈上的重塑。雖然,在當時有很多的人成為了時代變遷的陪葬品,但是依然不乏有思想覺悟之人挺身而出。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喪失了信心和勇氣。

放眼於未來,我們將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多,我們誰也無法阻擋環境的發展與變化,只有我們積極去適應環境的變化,才能融於新環境中,在新環境中頑強生存。有變化,這並不意味著是一件壞事,成長本身就是去經歷一段又一段變化的過程。不退縮不躲避,改變自我成為更優秀的自己,我們就會繼續很好的活下去。

《廢都》是賈平凹朝著《紅樓夢》的方向寫的一部小說,也許在敘事手法和語言上類似,但是由於賈平凹本身受到陝西文化的薰陶,對當地生活的深切體會,才得以寫出這樣一部既有民族文學傳統又有當代生活情味的小說。

美國作家托馬斯·沃爾夫說:“一切嚴肅的作品說到底都是自傳性質的,而且一個人想要創造出一件具有真實價值的東西,他們必須用他們生活中的素材和經歷。”賈平凹做到了這一點,他放下了很多顧慮,寫出了對於他而言必須要寫的東西。

我想,《廢都》的當代意義並非是某些人嘴裡反覆唸叨的那些情慾片段,而是我們該如何面對危機和找到自我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