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的人就一定輸慘了?未必!

搶銀行嗎?很認真的那種


“認真”的人就一定輸慘了?未必!


影片講述的是一次銀行搶劫案的公安演戲,一個小人物“嚴謹”走到了大家的視野裡來。他被挑選為劫匪,來配合公安部完成這次演習任務。除了他、他的家人和警察局局長外,所有人都覺得這就是過過場,但是他依然秉持“認真嚴謹”的態度,上演了這場搶錢大戲。

在家人、同事眼中,嚴謹是一個典型的一根筋,做事認真的邊緣小人物。他並不受大家喜愛,在銀行工作五年,依然是普通職員。

1、“認真”的人,總不太受歡迎

嚴謹在自白中說道:我叫嚴謹,我對工作的態度就像我的名字,嚴肅認真、謹慎負責,可認真的人,總不太受歡迎。

在旁人眼裡,這次的演習不過就是走個過場,但是嚴謹不一樣,他認真準備了很多東西,去搶劫地周圍實地考察、拉著行李箱跑步鍛鍊體力,甚至因為太過於投入,被路人大媽誤以為真的是鬼鬼祟祟的壞人而報警抓他進警察局。

大家都覺得你是不是傻呀?這只不過就是一場假的演習,你認真之後自己開心了,卻讓我們那麼多人陪著你一起演,這裡頭老人、孩子、孕婦都有,何苦為難我們一票群眾呢?你作為搶劫犯乖乖被警察抓了不就完了麼?但嚴謹卻不按著大眾的思路出牌,固執的把演習當成了實戰,就算被眾人笑罵,他也要認真演這場戲。


“認真”的人就一定輸慘了?未必!

嚴謹這類人和所有人在唱著反調。你可以看出,一個努力工作的人,任何事情一絲不苟,反而成了異類。站在他的對立面上的,是差不多得了,湊活了、得過且過、何必認真、認真你就輸了。


“認真”的人就一定輸慘了?未必!


正因為這樣的嚴謹註定一開頭就不會被大家喜歡。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裡,有嚴謹的人、認真的人、嚴謹又認真的人,但是我們基本看不到一個對任何事都認真嚴謹的人。

回想一下我們過去的消防演習,辦公樓裡警鈴響起的時候有的人迅速下樓,但也總有一些人磨磨唧唧的,嘴巴里還嘟囔著說“有完沒完啊,打擾我工作”。真正嚴肅的對待一場消防演習的人有幾個呢?也許寥寥無幾...

2、沒有“認真”的人,還真不行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成腦子要靈活變通,考試的時候要懂得考題套路,“死讀書”的孩子總是羞於在人前說自己有多用力學好一門課程,因為大家都熱衷做不費力就能考好成績的天才學生。上班了我們要會利用身邊關係,懂得成功的捷徑,但這其實不是生活的常態。


“認真”的人就一定輸慘了?未必!


就像是生活裡的嚴謹,走在路上看到遺落在路中央的可樂瓶子一定要撿起來重新放到垃圾桶裡。銀行大廳的門衛帽子歪了第一時間就要手動為他去調整回位。我們生活的社會,如果人人都隨隨便便的生活,而沒有那些少數較真的人在承擔和付出,將沒有秩序和安寧可言。或者說,這個世界正因為有一絲不苟的人,其他人才可享受相對得過且過的自由生活。

所以,演習中最先“死掉”的警察說了一句,他說:“一百個裡面,有這麼一個就夠了,但要是沒有,還真不行。”

很多時候,我們的得過且過刻意的忽略一些瑣碎事情、一些對自己不利的細節、甚至會造成社會危害的情況,而往往最後能夠解決問題的人都是這百裡挑一的100%“認真”者。

歷史長河中的名人,很多都是百裡挑一的執著之人。


“認真”的人就一定輸慘了?未必!


梵高在世之時畫作並不受人喜愛,他一生都在作畫,生前窮困潦倒,食不飽腹。眾人都不屑於購買他的畫作,無人欣賞他。但是即使在那種世人冷漠、生活落魄的時刻,他仍然在執著的奉行著自己的理想,畫自己想畫的畫。

梵高從27歲開始作畫,直到37歲逝世,儘管只工作了10年,但卻創作了900多副畫作,平均每36個小時就創作出一副作品。

而在他離世後,他的畫作《向日葵》、《星夜》等都成為了曠世奇作,今天梵高的作品已經是以數億美金的價格出售。若是他現在能知曉這些,想必37歲自殺離開的時候也會欣慰一些吧。

因為他的畫作大膽用色,大家也稱他是表現主義的先驅,所以,梵高的作品對二十世紀藝術產生了深遠影響。

3、認真你不一定會贏,但一直認真你肯定會贏

認真其實是會傳染的,當你一直堅持的時候,就會被看到。

起初人們都抱著敷衍的態度在完成演習,但是隨著嚴謹一步步十分嚴謹的行動,警員一個個被擊斃,大家也開始對這次行動重視起來。比如,在警察狡辯自己根本沒被“一槍爆頭”的時候,大家會一起去監控室找出真相。

影片開頭,銀行一名職員向警察局局長提問,他說:“既然演習根本沒有可能得逞,這次演戲又有什麼意義呢?”

警察局長回答道:“山裡沒有兔子,難道獵人就不擦槍了麼”

演習的意義在於提升警署應對臨時突發狀況的能力,而即便當下沒有發生搶劫案,如果這一次走走過場敷衍了事,下一次仍然會是混混過去。真的發生搶劫案的時候,又有什麼能力去保護國家和人民安危呢。所以,我們真的需要嚴謹這樣百分之一的人,一絲不苟,帶著點異類,卻能讓人深刻反思。

認真的人最後怎樣了呢?


“認真”的人就一定輸慘了?未必!


嚴謹的扮演者大鵬私下裡也是個極其認真的人。他從小就有一個音樂夢,2004年他為了追夢隻身一人來到北京,為了參加音樂電視臺主持人的選拔賽。但是到了現場他才發現比賽要求的證件他都沒有,北漂計劃的第一步宣告失敗。於是他拿出了和片裡嚴謹一樣的B計劃,跑酒吧和音樂公司!

然而理想是豐滿的,而現實格外的骨感,並沒有酒吧需要歌手,也沒有唱片公司看中他。

最後他去做了音樂公司實習編輯,工資交完房租所剩無幾,生活費都要父母接濟。這對於一個已經成人的大男孩來說,打擊很大。但是大鵬說,和音樂有關的任何地方,他都可以堅持。


“認真”的人就一定輸慘了?未必!


也許注重過程的人,並不對結果抱期待,也就不會失望。然而,最終在2017年,大鵬用《縫紉機樂隊》實現自己的音樂夢,被誇有進步。2018年,他拍了劇情短片《吉祥》,拿了金馬獎。

從觀眾席走到領獎臺只需要十幾秒鐘,但是從網絡短片走到領獎臺,大鵬卻走了14年。

《大贏家》裡說:“如果努力沒有成果,那就更努力一點

小到個人,大到國家。認真嚴謹放眼到社會,就會給社會帶來無窮的能量。

2020年第一季度還未過完,對於這個因為疫情已經滿目瘡痍的世界來說,人類學到的第一條道理可能就是:面對可能爆發的危機,反應過度永遠比應對不足要好一些。

這次疫情可以說對我們國家乃至全球都有著深遠的影響。病情起初尚未爆發擴張,但是我們看到了國家對待病情的重視態度。小到個人老百姓居家自我隔離防護,大到建醫院封鎖重點城市人員流動,如果沒有國家的嚴謹重視,這次的大爆發將產生不可磨滅的影響。


“認真”的人就一定輸慘了?未必!


再說到閱兵儀式,這是我們百姓們為之熱血沸騰的大事件。自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第15次國慶閱兵,每次閱兵的編組樣式和受閱裝備,都折射出人民軍隊的發展變化。

2019年的閱兵儀式上,儀仗方隊軍旗擎旗手王子赫說:“我們回去之後都胳膊酸腿疼的,然後吃飯拿筷子拿碗都感覺到在抖。”

經過高強度的訓練,儀仗方隊在分列式上表現出了最好的狀態。儀仗方隊國旗擎旗手塗李響說:“吃的苦我認為都是值得的,因為我們的形象和國家的形象聯繫到一起,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這些閱兵儀式中的軍隊,用一次次的認真刻苦演習訓練,向全國人民展示出國家強大的力量,也為中國人在世界舞臺展現出我們的威武雄壯的國力。

《大贏家》最後較真的人教會了敷衍的人什麼是真正的演習,也告訴大家“努力沒有成果,那我們就更努力一點”


“認真”的人就一定輸慘了?未必!


古代文豪蘇軾說過: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小到個人,大至國家,每一次變遷中都有這些嚴謹認真的小人物身影。他們都在訴說著一個信條,做好每一件事,努力一點,再努力一點,早晚都會得到你想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