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皓和劉禪比哪個強?後人對於劉禪和孫皓的評價為什麼截然不同

劉禪和孫皓都是亡國皇帝,但後人對於他們的評價完全不同。劉禪主動投降,把劉備打下的江山拱手送給了曹魏,而且也徹底斷送了漢室的血脈。但後人對劉禪基本上沒有太多負面評價,好像蜀國滅亡同劉禪並沒有太大關係一樣。孫皓就完全不一樣了,孫皓投降被殺不說,還留下了一堆罵名,究竟為何他們二人的評價差距如此之大呢?劉禪雖然沒能繼承劉備的才幹,但始終抱有一顆仁慈的心,這點就比孫皓強太多了。

孫皓和劉禪比哪個強?後人對於劉禪和孫皓的評價為什麼截然不同


我們一說到那些被滅國的帝王,大部分的人都沒有落下什麼好的結局,可是劉禪卻不一樣。我們都知道三國時期時局特別混亂,在那時,參與爭霸的蜀漢還有東吳,曾經是那麼的強悍,最後還是滅國了。可是同樣是滅國的帝王,劉禪和孫皓的結局卻一點都不一樣,其中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他們遭遇到的待遇不一樣,劉禪的結局算是很好了,甚至是他的孩子們也都成為了官員,可是孫皓的結局卻很慘,他在投降以後沒過多久就被人給殺了。還有就是人們對他們的評價也不一樣,雖然同樣是滅國的皇帝,劉禪在死後一直都受到人們的尊敬,可是孫皓卻沒有人懷念,反而是人們都很恨他。

之所以他們受到的待遇不一樣,其實是有原因的。首先就是劉禪在滅國的時候是主動投了降,而孫皓卻是被迫的。在當時,劉禪要投降之時,並不是沒有一點選擇的,在那個時候,跟隨他的人還有很多,他其實可以讓那些人拼死抵抗,然後得到戰爭的勝利,但是他沒有那麼做。他選擇了去主動投降,這也給了對方很大的好處,以至於他在投降之後能夠得到別人的善待,可是吳國君主卻是選擇了跟別人以死相抗,最後,真的是沒有了辦法才被迫選擇了投降。

孫皓和劉禪比哪個強?後人對於劉禪和孫皓的評價為什麼截然不同


還有一點就是兩個人在投降的時候,時間都不一樣。劉禪在投降之時,魏國還沒有能力能夠統一天下,在那個時候想要贏過蜀漢其實很難做到,就更不用說其他的大國勢力了,劉禪在這時選擇了投降其實正好為他起了很大的作用,司馬昭能夠好好的善待他,一部分原因也是想著給其他的勢力看。可是在孫皓投降之時,天下已經快要統一了,所以無論他怎麼選擇,都不可能得到別人的善待,因為已經不需要做給別人看了。所以說他們兩個人命運不同,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的時機不一樣。

最後一點就是他們兩個人的地位不一樣,即使魏國從來都不認同蜀漢和東吳這兩個國家,可是劉備怎麼說都算是來自漢室,劉禪能夠受到別人善待,也是這個原因。可是東吳不一樣,它就只是個稱霸的諸侯國,所以沒人想要善待孫皓,所以說,從他們兩個的身份就決定了他們所受到的待遇。還有就是連普通人人對他們的評價都不一樣。雖然兩個人都是滅國的君主,可是。劉禪在蜀漢的百姓心中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可是東吳的百姓卻特別的恨孫皓。雖然蜀漢滅亡了,可是人們覺得那並不是劉禪的錯,因為他投降是為了老百姓們的安危,是一個真正的善良的人。可是人們覺得東吳有一個很殘暴的君主,要不是他東吳也不會滅亡。

孫皓和劉禪比哪個強?後人對於劉禪和孫皓的評價為什麼截然不同


人們對他們兩個人的評價不一樣,也是有原因的。第一點就是他們兩個人的能力不一樣,很明顯,劉禪要比孫皓強很多。即使我們都知道劉善是一個昏的君主,可是不可以否認的是,在諸葛亮死後幾十年裡,他依然能夠穩定了蜀漢的局面,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他其實是一個實力很強的人。可是孫皓在當皇帝的時候,朝廷很是混亂,管理的國家也很混亂。而且她們兩個人在用人的方面差距也特別的大。劉禪對於所有的官員都特別的寬厚,也喜歡聽取別人的意見。雖然有一些人的實力很強讓她很是害怕,可是他卻依然會採取他們的意見。可是孫皓和他完全不一樣。

還有一點就是,他們兩個人對待百姓的態度也不一樣。劉禪是一個很善良的君主,他從來都不壓迫自己的百姓,也從來都不想去北上征戰,可是他本人特別的愛戴諸葛亮,所以才沒有拒絕。再後來,諸葛亮死了之後,他馬上就讓所有人不再去北伐,他的這個做法,真的不適合做一個有野心的君主,可是讓百姓卻很是愛戴。最後在要滅國的時候,還是一心為了百姓們著想,所以最後,即使滅了國,百姓們還特別的尊敬他。

孫皓和劉禪比哪個強?後人對於劉禪和孫皓的評價為什麼截然不同


孫皓就不一樣了,他是一個很殘暴的君主。在他當皇帝的時候,經常做惡事,百姓們對他都很不滿意,甚至是憎恨。所以從各方面我們都可以看出,他們兩個人之所以受到了不同的待遇,原因來自於很多方面,但是小編覺得最主要的是因為他們的內心,劉禪本就是一個善良的人,他能夠善待別人,最後才能讓所有人都善待了他。而他是一個真正的殘暴的君主,即使作為一個滅國的皇帝很是值得讓人可憐,可是他先前的暴行讓人們對他很不滿意,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造就了他最後悲慘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