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商考研带你飞-Day2

暖心小贴士:

今日知识点较多,但是都属于重要考点。

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从两个方面进行有方法的记忆:一是理论的横向对比;二是注意从一个理论到另一个理论的纵向发展逻辑。加油!


1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用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数量,即为什么某国出口、进口某些类型的商品,其出口、进口数量是多少,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国际市场相对价格的决定、国际分工、国内经济增长对国际分工的影响,以及国内经济增长同国际贸易之间相互关系等问题。


2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分为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两者从技术差异角度,分别强调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决定贸易模式。


3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从品位与偏好的差异和/或技术差异解释贸易的发生,其中最著名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从要素禀赋相对差异解释贸易。正统新古典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完全竞争、产品同质化和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


4 新国际贸易理论

新国际贸易理论放弃了新古典理论关于“完全竞争、产品同质化和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的假设,讨论垄断势力和/或产品差异化和/或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形。


5 重商主义

观点:主张政府干预以便实现对外贸易顺差,政府政策的目标应该是出口最大化而进口最小化,为此可以通过关税和配额限制进口,并对出口进行补贴。认为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弈。

意义:解释了国家希望获得贸易顺差的原因,这种观点将政治势力等同于经济势力,将经济势力等同于贸易顺差。

缺陷:重商主义将贸易看成了零和博弈,实际上斯密和李嘉图证明了贸易是正和博弈,即所有的国家都能获益。


6 绝对优势理论

观点:在自由贸易下,每个国家通过专门从事其具有绝对优势的经济活动来获益。绝对优势是指一国所具有的绝对超过其他国家的经济优势。通过专业化生产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两国都能产出更多;通过贸易,两国都能受益更多。国际贸易是一种正和博弈。

意义:解释了基于绝对优势的贸易会带来净利润。

缺陷:直接是了国家之间具有绝对优势的情形。当国家不具备绝对优势的时候,该理论未能给出答案。


7 比较优势理论

观点:只要一个国家能够相对更有效率地生产另一国家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那么这两个国家之间不设障碍地进行贸易就是有利的。贸易是一种正和博弈,各参与方均能获得经济利益。

意义:解释了即使其中一个国家生产的全部商品都具有绝对优势时,两个国家进行贸易仍有利可图的原因。


8 要素禀赋理论

观点: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而不同的资源禀赋产生了不同的要素成本。一种要素越丰裕,其成本越低。

意义:从各个国家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劳动力、技术、土地和资本)的相对丰裕程度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该理论预测了一国将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


9 里昂惕夫悖论

里昂惕夫悖论指尽管美国拥有足够的资本,它却在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一个解释是无数因素决定着一个国家进出口的情况;另一个解释是美国的劳动力通常技术含量较高,这使美国在出口药物和软件等知识密集型产品和服务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 关于我们 ●

鼎悦国商考研成立于2019年,专注且只专注于国际商务专业考研辅导。项目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毕业生发起,教研与师资团队均曾参与国际商务专业国内教材的编写,以及外文教材的翻译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