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祕密武器」藏不住了……

作者丨山野


最近看到一個新聞,不寒而慄。


聯合國農糧組織多次發出警告,受疫情和蝗災影響,全球或出現糧食危機。與此同時,多個國家宣佈「禁止糧食出口」。


埃及停止出口豆類產品;

越南暫停簽署新的大米出口合約;

哈薩克斯坦禁止出口小麥、土豆、紅蘿蔔;

其他糧食出口國也保持觀望,隨時調整出口政策......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很多人以為,「吃不上飯」對於我們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


可是你要知道,中國的糧食形勢同樣值得關注。


我國部分糧食需要進口(如大豆),其他國家的“斷供”將會影響到我們。與此同時,草地貪夜蛾司在雲南邊境處伺機而動,很可能威脅我國糧食生產。


一切彷彿蝴蝶效應,人類命運牽一髮而動全身。


草地貪夜蛾啃食的農作物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面對種種跡象,有人開始在網上擔憂:“我們需要屯糧嗎?”


說白了,這個問題的本質是——如果不依賴進口,我們的口糧夠不夠吃?


相信這篇文章會告訴你答案。


Una mattina(Cover:Ludovico Einaudi)愛肖邦的劉肥翔 - Una Mattina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01


養活14億人口,究竟有多難?


據統計:中國人口占世界1/5,耕地面積卻不到世界的1/10。每天,中國人消耗177萬噸糧食。如果用中型貨車運輸,首尾相連相當於北京到上海的距離。


人數多、食物消耗快、耕地面積有限......如果糧食不夠吃,中國就要依靠從其他國家進口。可這麼大的需求量,國際社會不免有些擔憂。


“中國人要是把世界糧食吃光了,該怎麼辦?”


1994年,世界觀察研究所發佈《誰來養活中國》,報告中說:


“中國正在以極其危險的速度,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糧食需求急劇增長,糧食產量卻不能同步增加,中國未來的糧食將大量短缺。到那時候,誰來養活中國?”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面對這樣的質疑,30年來,我們一直在用實際證明:


中國人不需要靠任何國家來養活,我們靠的是自己。


首先,我們有「四大糧倉」坐鎮: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珠三角平原。


因為它們的存在,中國水稻總產第一,單產世界領先,自給率接近100%。這意味著,“中國人吃的幾乎每一粒飯,都是自己種出來的。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不僅如此,我國的小麥和玉米自給率,均保持在98%以上。


也就是說,中國人的口糧就算不依靠進口,也能自給自足。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糧食危機一旦爆發,最害怕的應該是「糧食自給率偏低」的國家。它們無法產糧自給自足,只能從別的國家購買。


比如日本,小麥幾乎全部依賴進口。韓國的糧食自給率更是屈居倒數,僅僅25%。很多國家為了一味地發展經濟,忽視了農業的發展。


在這方面,不得不感慨中國人的居安思危和未雨綢繆。


無論經濟如何發展,工業和服務業的勢頭如何強勁,我們始終保持糧食安全戰略,守護著最基本原則——


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所以每當危急時刻,中國的糧倉都可以挺身而出,為風暴核心的人民兜底。


汶川地震,新冠疫情,源源不斷的米麵菜肉從各大糧倉、菜籃子、養殖場運往災區。


因為無論何時,我們都知道:


“一粒糧食可以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


糧食關乎民生大計,中國人要將吃飯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02


然而一個不得不承認的現實是:土地是有限的。


既要發展經濟,又要綠水青山,還要保持耕地效率。對於高速發展的中國來說,實在是挑戰。


所以自古以來,我們不僅要在肥沃土地上種出高產高質的糧食。


還需要藉助農民的勤勞和科技的力量,化腐朽為神奇。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為了將佔國土面積2/3的山區和荒灘荒地改造成耕地,為了餵飽更多人的肚子,農民和科研人員真的很拼!


中國存在大範圍的鹽鹼地,許多鹽鹼地無法產糧,農民只能依靠刮土地上的鹽賣錢。


1970年代,為了讓這裡種上莊稼,中國農業大學的教授紮根於此,決心徹底治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科研團隊通過改善當地水利設施,讓這片又澇又旱的土地第二年就種出了莊稼,也讓這裡的糧食產量和農民收入大幅增長。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曾經的黃淮海平原,農業條件並不好。災害頻頻,產糧低迷。


為了改造它,2億農民和1000多名科研人員將自己的20年時光傾注在這裡,通過改造土壤環境,讓這片土地蛻變成中國農業主產區。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為了將寸草不生的沿海灘塗變成良田,南京農大的科研人員在此深耕多年。他們在灘塗上修建魚塘,利用自然力量改良土壤。


你根本想象不到這群人有多機智:用水的重力擠壓鹽分,用魚排出的廢物變成土壤肥料,用賣魚賺的錢發展經濟、補貼農民,簡直是多管齊下,一舉多得。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這種將科學利用到極致的態度,讓許多中學文憑的人發家致富,從此改變命運。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10年磨一劍,當年的魚塘如今已收穫莊稼。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在中國,變廢為寶的案例,實在太多了。


我們可以在酒泉的戈壁灘上種菜,讓綠色蔬菜從石頭縫裡破土而出。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我們可以讓農作物不受季節影響,野蠻生長。


比如在西北多個省市的荒漠上,建造日光溫室。


通過科技手段,改變蔬菜生長的溫度環境。讓它們在秋冬季節繼續種植,源源不斷供應在中國人的餐桌上。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曾經,北方冬日的嚴寒不利於蔬菜生長,可日光溫室卻突破了季節的限制。


山東壽光有5130個日光溫室,讓這裡成為聲名遠揚的「菜籃子」。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這一技術的普及,也讓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設施蔬菜生產國。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荒地、鹽鹼地、戈壁灘、沿海灘塗......那些了無生機的地帶,如今成了醞釀糧食和農作物的搖籃。


我們之所以吃飽飯,之所以從未想過能不能吃飽的問題,是農業工作者和科研人員日以繼夜的努力。


一切看似理所應當,卻又是來之不易。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是他們憑藉智慧和勤勞,打破外國專家的偏見和擔憂。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03


提起吃飯的問題,不得不說一個人。


袁隆平。


在一次採訪中,袁老說這一代年輕人是幸福的,他們沒吃過缺糧少糧的苦。


因為貧窮年代的飢餓和絕望,你根本不敢想象。


後來,雜交水稻的技術餵飽了中國人的肚子。如今我們有充沛的糧食儲備,足矣幫助我們度過突發的危機和難關。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可袁隆平的志向遠不止於此。


他願意將中國技術推廣給其他發展中國家,解決世界性質的糧食問題。


他還在非洲普及雜交水稻,讓當地原本每公頃3噸的產量,變成了10.8噸。這樣的突破,挽救了太多因飢餓死去的非洲百姓的生命。


全球化時代,沒有國家是一座孤島,只有當貧困國家的人民吃飽肚子,才能減少戰亂和死亡,讓世界趨於和平與穩定。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所以,回到文章最初的那個問題——


“我們還會為吃飯發愁嗎?”


再次引用袁隆平先生的回答:


“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說完,89歲的袁隆平長呼一口氣,如釋重負。


關於糧食有多重要,聽聽袁老怎麼說:


“一粒糧食能救一個國家,也能絆倒一個國家。”


正因為懂得糧食的重要性,才有今天的中國,這就是我們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達則兼濟天下,我們不僅餵飽了自己,還要幫扶其他國家。


CCTV-9《大國根基》、央視《面對面》

澎湃新聞、新浪財經、環球時報、每日經濟新聞、中國科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