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新冠疫情可能使今年全球經濟縮水近百分之一

外匯天眼APP訊 : 當地時間4月1日,聯合國表示,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今年全球國內總產值可能將減少近1%,每個國家都將受到波及。此外,如果對經濟活動的限制持續到第三季度,且財政措施無法有效支持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則全球經濟產出還可能進一步收縮。

联合国:新冠疫情可能使今年全球经济缩水近百分之一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新冠病毒已在短短12周的時間裡從局部疫情迅速發展為全球大流行。截至3月31日,各國已報告71萬9758例確診病例,其中死亡3萬3673例。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也在3月31日啟動疫情社會經濟影響應對方案,包括建立專項應對和恢復基金,為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國家提供支持。

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4月1日發佈的《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4月月度簡報指出,在最壞的情況下,今年全球總產值將從此前預測的增長2.5%轉為下降0.9%,但降幅仍小於2009年全球經濟危機期間的 1.7%。

報告表示,為防控新冠疫情,各國紛紛採取“封城”措施,加大對人口流動的限制,使服務業遭受重創,特別是零售、休閒、酒店、娛樂以及交通運輸等需要實體互動的行業。由於這些行業在總體就業崗位中所佔的比重超過四分之一,隨著企業營收減少,失業率可能大幅增長,從而使經濟供給側的衝擊進一步轉變為更大範圍的需求側衝擊。

報告強調,疫情對經濟影響的嚴重程度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主要經濟體對人口流動和經濟活動施加限制的持續時間,以及相應財政措施的規模和效力。

聯合國主管經濟和社會事務的副秘書長劉振民表示:“必須採取緊急、大膽的政策措施來控制疫情和挽救生命,保護社會中最弱勢的群體免遭經濟崩潰,同時保持經濟增長和金融穩定。”

劉振民指出,一個精心設計的財政刺激方案,優先安排醫療支出以遏制病毒的蔓延,併為受大流行影響最大的家庭提供收入支持,將有助於將經濟深度衰退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此外,加強國際合作以補強各國的防控體系,也是抗擊大流行的當務之急。

經濟影響正在全球蔓延

報告指出,發達經濟體對經濟活動長時間施加限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將很快通過貿易和投資渠道蔓延至發展中國家。歐盟和美國的消費性支出大幅下降,將減少來自發展中國家的消費品進口量。此外,由於全球供應鏈可能持續中斷,全球製造業產量也可能大幅萎縮。

報告顯示,今年前兩個月,中國的中間零部件出口量下降了17.2%,使全球眾多企業受到影響,尤其是在汽車、消費電子產品和通訊行業。

旅遊業和出口下滑及資本外流嚴重影響脆弱國家

報告指出,發展中國家所面臨的經濟風險將進一步加大,尤其是依賴旅遊業和商品出口的國家。在巴哈馬、佛得角、馬爾代夫和瓦努阿圖,旅遊業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近20%和外匯收入的近60%。在許多小島嶼發展中國家,旅遊及相關產業僱傭了數百萬低技能人員,入境遊客的“突然中斷”將對這一群體造成重創。

報告統計顯示,今年2月,中國的航空旅客數量同比減少84.5%,斯里蘭卡和越南接待的遊客人數也出現了兩位數的下降。

而出口收入下降和資本外流則可能使許多依賴商品出口的國家出現債務危機,當需要增加開支以控制疫情傳播和支持消費投資時,這些國家的政府或將被迫削減公共支出。

經濟危機將對可持續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報告表示,疫情正在嚴重影響從事服務業的數百萬低收入工作者,這些員工往往缺乏勞動保護,且所從事的工作需要與人近距離接觸。如果沒有足夠的收入支持,即便是身在發達經濟體的許多從業者也將陷入貧困,從而進一步加劇本已嚴重的收入不平等。而學校停課則可能進一步擴大“教育鴻溝”,產生深遠的長期後果。

報告顯示,隨著疫情蔓延,經濟增長放緩和不平等現象加劇將使人們根深蒂固的經濟焦慮不斷加深。即便在許多高收入國家,也有大量人口缺乏充足的資金,難以長時間維持生活而不陷入貧困。據估計,在疫情嚴重的意大利和西班牙,分別有27%和40%的人口沒有足夠的儲蓄,無法在不工作的情況下生活超過三個月。

聯合國經濟發展助理秘書長兼首席經濟學家哈里斯表示,“雖然我們必須優先採取衛生方面的應對措施,不惜一切代價控制病毒的傳播,但同時也不能忽視防控措施將對最弱勢群體以及可持續發展所產生的影響。我們的目標是確保能夠抵禦危機,實現經濟復甦,並回到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