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帶富能手張賀軍:走出溫氏“玉屏速度”

扶貧帶富能手張賀軍:走出溫氏“玉屏速度”

在貴州銅仁玉屏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溫氏養豬三百頭,娶媳蓋房不用愁。”

該縣大龍鎮祥查村的黃貴勇受到了影響,成為了玉屏溫氏的一名養豬合作戶。兩年時間裡,他養了四批豬。黃貴勇的生活改變,與玉屏溫氏畜牧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賀軍有很大關係。


因地制宜,探索造血式扶貧模式

扶貧帶富能手張賀軍:走出溫氏“玉屏速度”

2014年,玉屏縣委、縣政府與溫氏股份簽訂了規模化養殖生豬的合作協議,正在300公里外的清鎮溫氏養雞公司的張賀軍受命擔任該公司的負責人。規模化養豬,對於張賀軍來說是個極大的挑戰。

“沒有調研就沒有發言權,只有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更好地謀發展。”公司建立後,張賀軍深入一線,走村串巷,考察市場,他結合企業發展規律,尋找到一條產業扶貧模式,依託溫氏股份,把“公司+農戶(家庭農場)”模式與玉屏發展實際相結合,探索出養豬產業“溫氏+村集體+貧困戶勞力分成+貧困戶投資分紅”等多種造血式扶貧模式,激活貧困戶內生動力,培養新型職業化農民,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從2015年6月至2019年11月,玉屏溫氏已經累計為合作家庭農場增收1.98億元,其中惠及貧困戶利潤達3900多萬元,每年為集體經濟養殖小區增收1600萬元以上,帶動玉屏及周邊4個區縣通過合作養豬增收致富。在業內創造了溫氏“玉屏速度”!

“我的豬苗、飼料、飼養技術都是溫氏提供,這些都不收錢,等豬養大了,溫氏統一回收,再扣除各項成本,每頭豬能淨賺200多元。”洪加元是玉屏侗族自治縣楊柳村的貧困戶,2014年當地政府把他列入精準扶貧對象,幫助他貸到兩年擔保貼息貸款並補貼部分現金。他在自家荒坡地上建起了400頭規模的豬舍和豬糞發酵床,每年收入在20萬元左右。

“免費為貧困戶提供豬苗、飼料、藥物、飼養技術,最後統一回收,這一模式吸引了許多在外務工的農民工回鄉創業,緩解了當地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土地撂荒等問題,也為創業者帶來了可觀的收益。”張賀軍表示,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如此強烈,扶貧一定要扶到點子上,多找路子多跑腿。


千企幫千村,助力村集體經濟增收

扶貧帶富能手張賀軍:走出溫氏“玉屏速度”

溫氏精準扶貧養殖小區

2016年,為了響應“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張賀軍帶領公司與玉屏縣朱家場鎮桐木寨村結成對口幫扶,公司按照該村養殖小區年上市肉豬數量6000頭進行補貼,每頭豬15元標準,三年補貼該村集體27萬元,種植了50畝精品水果產業,集體經濟收入用於貧困戶分紅。同時,為了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家,公司還面向精準扶貧戶招聘20餘人,多渠道幫助他們脫貧致富。

近年來,公司先後建立了年產15萬噸的飼料廠、年上市豬苗44萬頭的種豬場,覆蓋了兩省、三市、六縣(貴州省銅仁地區玉屏縣、萬山區;黔東南州鎮遠縣、三穗縣、岑鞏縣;湖南省新晃縣),發展合作家庭農場300多戶,有效帶動了當地養殖產業的發展,提高了當地經濟收入水平。

“他是一個很有人格魅力的人,積極調動員工積極性,讓每一位員工都充分發揮主人翁意識,把工作當成事業做。”該公司黨支部書記、辦公室主任楊志剛表示,張賀軍在工作上很嚴格,督促員工不斷學習,在生活中又扮演了好大哥,把每位員工的困難都當作自己的困難。

扶貧帶富能手張賀軍:走出溫氏“玉屏速度”

中間為玉屏溫氏經理張賀軍

玉屏溫氏產業扶貧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贏得了廣泛的認可和關注。2019年,張賀軍被貴州省總工會評為第六屆行業道德標兵,公司先後被授予全國巾幗建功先進集體、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狀、貴州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等榮譽。


(通訊員:玉屏溫氏 楊志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