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改变生活

2020年1月 23日,伴随着武汉封城的一声令下,全球进入了抵抗新冠疫情的恐慌模式。虚无的国界毫无意义,病毒没有护照,所到之处人类的生活、工作全部按下暂停键。原有的生存方式、工作方式已不适用当下的形式。我们被时代推着向前,这种工业革命式的涅槃,给了我们更多改变和思考的机会。

一、 沟通和交流方式的改变

看过一句话“马克思改变了我们的思想,马云改变了我们的购物方式,马化腾改变了我们的沟通方式。”在两个月内,我们14亿人闭门不出,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网络生存实验。从微信视频拜年取代了原有的走亲访友开始,我们的沟通和交流方式出现了迭代和更新。

先是用无人机对话、劝返离家外出的老人。一直不回一直追,一直不回一直劝。这么1V1的“机 to P”服务,这么硬核的操作,刷新了我对无人机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的认知。

其次线上课堂,为封闭在家的学生们提供了新的学习方式。“听懂的扣1,没听懂的扣2”直播平台的主播用语,被老师们熟练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这种跨界的融合,能更直观的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让传统的教学富有活力和趣味性。

还有一个让我若有所思的新闻。为了避免传染,人们用碰脚击肘等新的打招呼方式替代握手。像这样发展下去,感觉中国传统的鞠躬、拱手礼要重出江湖了。

这么多沟通方式的改变,让我在感叹科技力量的同时,也为人们在疫情下乐观的生活态度感到欣喜。

二、 生活方式的改变

为了挣点口罩资金,在微信开通电子社保卡,但要拍照进行人脸识别。我寻思从包里找个口红,结果从包中只找到一个免洗洗手液和一只护手霜。戴口罩哪里还需要口红啊,勤洗手才能活得久。

以前下班一到家,包包往沙发一丢,就开始找床。现在程序复杂多了。先换上拖鞋,把马丁靴拿到阳台喷上75度酒精。外套、西裤脱下放在晾衣架上挂起来,再从外面360度喷洒酒精。随后以最快的速度冲进卫生间,用洗手液洗手,然后进房间换上家居服。最怕小孩子,在你没完成程序之前,跑来找你亲亲抱抱举高高。

这一系列指令,必须在两分钟之内完成,并且觉得有无限大的提升空间。每一天都在打破自己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生怕耽搁一秒就会引爆病毒。

另外,叫外卖再无可能,只能自己动手。懒癌一秒被治愈。手工小油条不在话下,四菜一汤只是标配。我们吃下的不是食物,是抵抗力啊!

疫情让我们对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建立了一个两个月的习惯养成。让我们认识到生活的本质,也让我们明白我们最基本的需求是食品而不是奢侈品,我们穷尽一生的努力,也只为过一个平凡健康的人生。

三、 思想上的改变

电影《大鱼海棠》大鱼海棠中有句台词:“短短的一生。我们最终都会失去,你不妨大胆一些,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个梦!”疫情假期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思考,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跟自己对话。

我想大多数职业女性就跟我一样,像一个停不下来的时钟。白天忙工作,晚上顾小孩。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思考。疫情给我们的身体放假也让我们的大脑思考。我们真正热爱的是什么?我们在做员工做母亲的同时,能不能也抽空做自己。

欣喜的发现,朋友圈里有人开始秀厨艺,有人开始秀手工,有人开始作画,有人开始吟诗。也许这些是小时候的爱好,也许是长大后的热爱。但这些隐藏的技能正在被激发,也许这些技能在将来会成就我们的高光时刻,谁知道呢。但此时我只是自己,一个有梦想、有热爱的人。一个不再是下班回家,坐在车里迟迟不肯上楼的人!

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这些改变已经开始,也将在不久的将来融入我们的生活。他们是疫情下现状的缩影,也会是未来生活的常态。疫情会结束,改变不会停止。只有接受、拥抱,能在未来更好更幸福的生活!

疫情改变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