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官宣”消費券“大招”,背後有何深意?丨思客問答

最近,你用消費券消費了嗎?

河南省鄭州市4月1日宣佈將發放4億元消費券,定向鼓勵本地消費者,扶持鄭州商家,拉動線下消費。鄭州並不是第一個這樣做的城市。在此之前,包括南京、杭州等多個城市都“祭”出了消費券“大招”。消費券也因此成為了各界熱議的話題,市場為之振奮。

多地“官宣”消费券“大招”,背后有何深意?丨思客问答

消費券是什麼?多地發放的消費券的背後有何深意?消費券真的管用嗎?思客帶你來一探究竟。

消費券怎麼領?怎麼花?這個視頻告訴你!視頻來源:央視新聞

多地“官宣”消费券“大招”,背后有何深意?丨思客问答

什麼是消費券?

所謂消費券,是指政府部門或企業在因經濟不景氣導致民眾消費能力大幅衰退時發放的一種專用券及支付憑證,期望藉此來刺激消費,進而帶動經濟的復甦。消費券通常都會有明確且較為短暫的使用期限,即規定時間內必須一次性消費完畢,逾期無效。說白了,就是你如果不及時把它“花掉”,就廢掉不值錢了。從這個角度看,發消費券比直接發錢更有助於定向提振消費。

多地“官宣”消费券“大招”,背后有何深意?丨思客问答

當然,這種操作方式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早在2009年的時候,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不少對外貿易極其活躍的省份受到一些衝擊,民眾消費信心受挫,內需疲軟。那時,政府就採用發放消費券的形式來刺激居民消費。無數人欣喜於這筆“意外之財”,紛紛拿去花銷,相關行業的頹勢因此得到扭轉。

多地“官宣”消费券“大招”,背后有何深意?丨思客问答

2009年3月20日,一位杭州市民展示社會消費券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十多年過去了,多地又再次“祭”出這一招,是否也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呢?

多地“官宣”消费券“大招”,背后有何深意?丨思客问答

發放消費券背後有何深意?

發放消費券,不只是為了刺激消費,更是促進整個經濟的良性發展。重慶工商大學莫遠明教授坦言,消費是整個經濟循環的起點,也是終點。如果居民消費持續穩定增長、消費潛力充分釋放,就能幫助企業將生產轉化為效益。

換句話說,消費需求是最終需求,只有最終需求旺了,經濟才能真正地啟動起來。而且,與投資相比,消費拉動經濟的作用更直接、迅速,能夠在短時間內疏通生產循環。

多地“官宣”消费券“大招”,背后有何深意?丨思客问答

有研究表明,消費券對消費的額外拉動作用在10%~40%之間,即相比於沒有發放消費券的情形,發放100元消費券後,能夠多帶來10元~40元的消費。

多地“官宣”消费券“大招”,背后有何深意?丨思客问答

商家提示消費者可使用消費券 圖片來源:都市快報

從數據來看受疫情影響,我國消費市場在整體穩健基礎上出現了暫時性負增長。數據顯示,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20.5%,其中,商品零售下降17.6%。

多地“官宣”消费券“大招”,背后有何深意?丨思客问答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期比較(2010年-2020年) 圖表來源:央視新聞

可以說在此時,以發放消費券來克服疫情對消費的短期影響,可謂契合時機、切中實際。

多地“官宣”消费券“大招”,背后有何深意?丨思客问答

為什麼發消費券,而不是直接發錢呢?

很多人拿這次各地的消費券政策和大洋彼岸美國的2萬億經濟刺激法案做對比。一個是發消費券,一個是“發錢”,為什麼兩國採取了不同的方法刺激經濟?

3月27日,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2萬億美元財政刺激計劃。圖為美國華盛頓,一名男子在國會大廈附近玩滑板。 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德勇從兩國民眾的消費習慣角度說明了這一問題。

他表示,中國是一個高儲蓄的國家,如果發放現金,大家可能會將其用於當期消費,也很可能成為居民儲蓄的一部分,或流向金融市場、房地產市場等非消費領域,難達到拉動消費的目的。

而美國民眾的消費習慣就有很大不同了。很多美國人有超前消費的習慣,基本上是“吃光花光”或信用卡透支消費,存款不多。疫情來襲,直接給民眾“發錢”既能直接帶動消費,也能解很多家庭燃眉之急。

如何科學用好消費券這個“槓桿”?

前面講了那麼多消費券的好處,但需要注意的是,消費券的發放不能太盲目。

首先,消費券不能盲目大規模發放,要科學規劃,要基於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落實,以防止財政壓力進一步增加。

政策應向特定地區、特定行業、特定人群傾斜。實踐證明,消費券恐怕不適合投放在生活必需品領域;那些上下游帶動作用強、橫向關聯行業多的特定行業,更適合發放消費券。

多地“官宣”消费券“大招”,背后有何深意?丨思客问答

如何科學用好消費券這個“槓桿”? 圖片來源:經濟觀察報

另外,消費券不宜頻繁發放。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馮興元認為,消費券這種手段,應該被看做是一種短期的應急性經濟政策,它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會起到長效的作用。

促銷費、擴內需將是一場“持久戰”。要真正拉動內需,還需提升居民的消費能力,增加居民收入,減輕國民負擔,加強國民消費信心。唯有綜合施策,才能穩定消費預期,讓人們真正能消費、願消費、敢消費。

來源:新華網思客綜編自央視新聞、經濟觀察報、工人日報、廣州日報等策劃:劉娟監製:唐心怡編輯:馬宇聰校對:周佳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