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雨”已达14地,报复性消费会来吗?

“红包雨”已达14地,报复性消费会来吗?

“红包雨”已达14地,报复性消费会来吗?

“红包雨”已达14地,报复性消费会来吗?

“红包雨”已达14地,报复性消费会来吗?

谁能想到,打响“报复性消费”的第一枪的竟然是一桶奶茶

疫情还没完全结束,但消费的暗潮已经在空气中涌动,5升装的“全家桶”奶茶成了疫情后的第一个热搜,朋友圈,微博...哪儿哪儿都有这大桶的身影。

“红包雨”已达14地,报复性消费会来吗?

微博上奶茶桶的相关话题引发了三千多万人的围观,其背后是三千万吃货的消费需求。

“红包雨”已达14地,报复性消费会来吗?

火锅店的复工也让禁欲了一整个假期的火锅控们为之一振。

据报道,一周前海底捞上海人广店将将复业,店内就已经是人头攒动,用餐高峰时期的排位时间

最高需要一小时,吃货的热情果然是难以阻挡。

“红包雨”已达14地,报复性消费会来吗?

山东潍坊一家烤肉店复工,顾客打电话“来一本儿”,意思就是整本菜单全来一份,这事甚至登上了热搜。

万万没想到,多年段子竟成真,真是“

活久见”了。

“红包雨”已达14地,报复性消费会来吗?

消费热情空前高涨,不仅是在线下,线上消费也疯狂。

“38女王节”是疫情期间第一个大规模线上促销活动。来自阿里巴巴的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天猫“38女王节”,超过2万个品牌销售额

同比增长超过100%,整体销售额远超去年。整个“38女王节”期间,淘宝直播带动的销量同比大涨264%,最高的一天带动成交量增长了650%

种种迹象表明,我们一直念叨的“报复性消费”好像已经开始了?

“红包雨”已达14地,报复性消费会来吗?

“报复性消费”是个伪命题?

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其演讲中提到,“2020年下半年,我们会看到的分别是货币宽松政策、产业大规模投资、民众报复性消费。”

眼见着复工复产复“消费”,疫后消费的热度好似节节攀升,但“报复性消费”真的来了吗?

不妨将眼光投向17年前,2003年SARS后的经济恢复走势为此次疫情后经济恢复做了一个示范

2002年11月,SARS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目光中,次年3-4月疫情进入高峰期,5月中下旬,由于防疫措施和力度的升级,SARS逐渐步入尾声,6月SARS基本结束。

SARS造成了我国消费行业收入的断崖式下跌,其中餐饮行业受到的影响最大,在SARS最严重的4、5月份,餐饮行业的环比增速下降了20-30%。

“红包雨”已达14地,报复性消费会来吗?

但即使是在SARS结束后,消费水平的回升也并非一蹴而就,直到2003年9月,餐饮行业的同比增速才回到前一年同一水平,且并未出现显著提升

与17年前大有不同的是,经济形势已经变了。SARS爆发前后,我国是典型的投资驱动型经济,在当时的大环境中,投资支撑着我国经济增长,伴随着加入WTO后的获得的全球市场红利,

2003年,我国GDP实际增长达9.3%

而目前,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短短两周不到的时间内,美股已经出现了4次熔断,资本市场对经济形势的态度不大乐观,在我们期盼的“报复性消费”到来之前,裁员潮与降薪潮已经接踵而至,大家对于消费的态度,更趋于理性。

“红包雨”已达14地,报复性消费会来吗?

在知乎上,“疫情结束后会爆发消费狂潮吗?”这个问题吸引了近三千万人的围观,排名第一、获取高票赞同的回答中,答主斩钉截铁回复“不会去报复性消费”。

“红包雨”已达14地,报复性消费会来吗?

甚至类似“你们去报复性消费吧,我只想去报复性赚钱”的论调在朋友圈刷屏,关乎“报复性消费”的文章不多见,但关于如何“报复性赚钱”的图文却篇篇10w+。之前横行的消费主义一夜间都消失了,

好好赚钱、努力攒钱、绝不乱花钱成为了广大年轻人的不二目标。

“红包雨”已达14地,报复性消费会来吗?

在存储热情高涨的现阶段,到底会不会出现“报复性”消费呢?

华兴资本针对“疫情后是否会出现报复性消费”的调研结果显示,约55%的样本

在疫情结束后的短期内,预计会出现报复性消费行为。该预期广泛存在于所有人群中,按年龄、性别分组显示的差异不大。

“红包雨”已达14地,报复性消费会来吗?

同时,样本显示,仅有9%的消费者预计会大幅减少消费支出,整体来看,消费信心较为平稳

“红包雨”已达14地,报复性消费会来吗?

因为疫情而中断的种种消费欲望,势必会在疫情后通过不同的形式反馈出来。与其说是“报复性消费”,不如说是“补偿性消费”,因为疫情而停滞的消费需求,总得有个宣泄口。

虽然疫情对整体经济的负面影响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这并不妨碍疫情结束后的短期内迎来一波消费热


“消费券”刺激“消费热”


这一届消费者有点“佛系”,但是实体行业已经快等不下去了

从今年国家统计局给出的数据看,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30亿元,同比名义下降20.5%,其中餐饮收入4194亿元,同比下降43.1%;商品零售47936亿元,下降17.6%,各大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客流下降,企业经营面临严峻考验。

商家早已开始了自救。此前,《餐饮人抗“疫”指南:活着就是胜利!》、《实体书店“求生记”:淘宝直播、文创“盲盒”、外卖送书...》中我们已经列举了商家自救的种种模式,从线上到线下,从直播到外卖,从开源到节流,商家为了求生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

政府也在出台相关补贴政策帮助商家度过难关。在全面复工复产的三月,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为消费回暖打入一阵强心剂。(详见《一周要闻 | 企业“减免租金”呼声高,国税局回应了》)

13日当晚,南京响应号召,向居民发放价值3.18亿元的消费券。从3月15日零时起开始第一轮报名,至22日24时报名截止,预约成功人数超过202万人,累计申请消费券540余万张,其中餐饮券最多,超过183万张。

“红包雨”已达14地,报复性消费会来吗?

无独有偶,26日晚,杭州发布通知,将通过支付宝向全市发放16.8亿元消费券,一下子超越南京3.18亿成为本轮“撒钱行动”中出手最阔绰的城市。

和电商使用条件苛刻的优惠券不同的是,这些消费券无门槛、无网点,几乎可以说是“白给”,有网友戏称“奉旨薅羊毛,真香!”。

“红包雨”已达14地,报复性消费会来吗?

“消费券”带来的效果肉眼看见,杭州“消费券”被认为直接带动了当地消费增速的迅速反弹。据统计,截至2月8日各指定商家共接收“消费券”4772.41万元,对商贸行业拉动效应为2.06倍,在家电、旅游等产品上则乘数效应更大。

不仅仅是南京、杭州,许多省市都开始尝试“消费券”形式,刺激消费热潮:

浙江推出总价达10亿元的文旅消费券和一亿元的文旅消费大红包;

宁波推出1亿元的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券;

济南面向景区、旅行社、影院、演艺场所、书店等推出2000万元消费券,拉动文旅消费;

河北省将安排专项资金1500万元用于体育消费券补贴;

青岛城阳区发放总价值1000万元的消费券,可以在餐厅、体育馆、书店、零售商店消费时抵扣使用;

重庆渝中区向全市市民发放近千万元微信电子消费券,这是西南地区首个发放消费券的城市;

......


据《国际金融报》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经陆续有近40个地区发布了消费券政策,其中多个城市发放金额破亿。

消费券究竟能有多大的作用,尚且不得而知,但短时间内消费券的大量发行,无疑为萎靡的消费市场注入了信心和希望。

“红包雨”已达14地,报复性消费会来吗?

加缪在《鼠疫》中这样写道:“市民们在希望的道路上已经迈开了大步,可以说,当市民的心头点燃了一丝希望的火光时,从这时开始,鼠疫的横行时期实际上就结束了。”

4月已至,无论是“报复性消费”还是“补偿性消费”,消费市场都该“”起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