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疫情日记16:工业强国为何生产不出小小的口罩?

本周一,奥地利总理库尔茨曾经下令说,周三开始,进入奥地利的超市必须佩戴口罩,但让舒尔茨感到非常尴尬的是,奥地利并没有足够的口罩储备,这可能会导致其颁布的法令成为笑柄。德国也缺少口罩,这个能利用工业3D打印技术生产呼吸机的国家,为什么会造不出口罩?

德国疫情日记16:工业强国为何生产不出小小的口罩?

3D技术生产呼吸机阀门并没有什么问题


德国的工业3D打印技术,成熟的能生产呼吸机,但却对生产医用口罩无能为力,这确实很让人奇怪,事实上不只是德国,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等老牌工业化强国都在口罩问题上栽了跟头,只能等待中方的救援。德国现在并不缺少ICU急救病床,而是缺少口罩和防护服。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首先,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国和出口国,2019年产能50亿只,世界第一。新冠病毒在中国爆发之后,虽然短暂的出现了口罩荒,但随着产能的恢复,口罩产量迅速达到了日产1亿只,这意味着,全世界生产口罩的原材料,短时间内全部集中到了中国。

德国疫情日记16:工业强国为何生产不出小小的口罩?

通常口罩都是这样的结构


其次,从制作工艺来看,医疗口罩一般采用多层结构,里外两层是无纺布,中间则是熔喷布,后者主要起过滤作用,是口罩制造过程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市场上常见的一次性口罩要使用一层熔喷布,而N95标准的口罩,需要至少3层熔喷布。熔喷布的制造是相当耗费时间的,没有熔喷布,生产口罩只能是幻想,况且国际市场上熔喷布的价格,已经翻了25倍不止,而要新建熔喷布生产线则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缺少原材料,任何国家想生产口罩都很困难,当然,如果你拿3D打印机打出来个造型难度并不大,用于医用却不大可行。

欧洲医学专家普遍认为,新冠病毒会如流感病毒般在人类社会长期存在,并肆虐很长一段时间,因此现在有很多欧洲国家也想着自造口罩的问题。比如说法国总统马克龙,他曾经公开表示,目标是在年底实现口罩供应的完全自给。法国目前的周产能是350万只口罩,即便到了四月底,将产能提升到1000万只,离目前法国方面的需求还是相差甚远,法国现在每周需要医疗口罩4000万只,因此从中国订购的10亿只口罩将成为法国人的救命稻草。

德国疫情日记16:工业强国为何生产不出小小的口罩?

要自产口罩其实并不容易


德国财长肖尔茨表示,为了避免财政风险,必须保证德国口罩的国产化。在疫情爆发之前,德国一般口罩的售价通常是0.06欧元到0.17欧元,也就是5角到1.5人民币左右,而现在,医用口罩的售价飙升到了6欧元左右一个,接近50人民币。德国很多媒体都在教民众怎么自己制作口罩,而这种口罩如果用于一般的防护是足够的,却根本无法用于医用。

德国各个州政府在三月初才刚刚开始协调相关企业新建口罩生产线,很多德国的衬衣厂和婚纱厂都开始转而生产口罩,但从口罩生产线开工建设到首批产品出厂,需要至少3周,但由于在德国生产医疗设备非同儿戏,需要满足一系列非常复杂的技术规范,导致短时间内德国口罩要量产几无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与其期待其他企业跨界转产,还不如让现有医疗设备企业转产或者扩大生产范围,否则的话,口罩危机依然要持续很长时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