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引導群眾棄陋習 文明祭掃成風尚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1日訊(通訊員 黎治國 張峻銘)“不點一把火,不燒一張紙,文明祭祀從我做起。 ”4月1日,橋自彎鎮幾名居民選擇“水果”“鮮花”等祭祀供品。為倡導文明祭祀,該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組織祭祀宣傳,向群眾介紹清明節起源、祭掃方式變遷、燃燒香蠟紙對環境影響以及現代文明祭掃方式等,引導群眾用鮮花寄託哀思,用綠色低碳方式祭奠親人,樹立健康向上的祭掃新風。

清明將至,連日來,桑植縣通過“村村響”宣傳、發出清明文明祭掃倡議書、創作文明拜祭歌等方式,全力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清明期間疫情防控和安全防護工作會議精神,大力引導市民網上祭祀、文明祭掃,嚴防輸入性疫情和減少清明祭掃人群集聚,確保清明期間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平安穩定。

該縣及早謀劃部署,制定下發《關於深入開展清明節文明祭祀工作的通知》,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作用,組織村黨員幹部、防火宣傳員等,引導群眾採用敬獻鮮花、種植紀念樹、召開家庭追思會等低碳環保的方式緬懷故人。並向群眾發放疫情防控、文明祭祀和森林防火倡議書等宣傳資料,採取最嚴厲的措施嚴格火源管控,把隱患堵截在山下林外,嚴禁聚集性祭掃。

同時,該縣還加強宣傳,通過張貼通知、開通“村村響”廣播、懸掛宣傳標語橫幅、發放宣傳單等傳統形式,全方位宣傳文明祭祀理念,引導群眾摒棄陳規陋習,樹立文明祭祀新風,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還通過時刻桑植等媒體平臺以及手機短信等,發送文明祭掃倡議書、溫馨提醒,倡導市民及廣大群眾緬懷故人由實地實物祭掃轉換為精神祭拜,採取不到墓地現場、不踏青的形式進行祭掃,通過家庭分散追思、家庭悼念、經典誦讀、網絡祭祀,墓園代祭等形式祭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