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创始人郝铭鉴去世,曾说:爱汉字是一个人的文化态度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宋浩

据《文汇报》消息,《咬文嚼字》杂志创始人、前主编郝铭鉴4月2日上午10时去世,享年76岁。

1995年,《咬文嚼字》在上海创刊,发起了多次“社会查找错字活动”,多年与读者并肩“捍卫语言的纯洁”。新冠肺炎期间,该杂志曾指出“冠”字读音。

《咬文嚼字》创始人郝铭鉴去世,曾说:爱汉字是一个人的文化态度

郝铭鉴,生于1944年,语言学家、出版人,江苏建湖人。郝铭鉴1966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1968年分配到上海人民出版社历史编辑室,曾担任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副社长、上海文化出版社总编辑,兼任《咬文嚼字》主编、《编辑学刊》主编等职。郝铭鉴曾任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上海编辑学会、上海语文协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咬文嚼字》创始人郝铭鉴去世,曾说:爱汉字是一个人的文化态度

来自东方网

关于汉字规范,郝铭鉴有不少“金句”流传:“读者才是真正的挑错人。”

“语言是一条流动的河。这条河必须是在河床当中流动的,它的两边还有堤岸。因此语言应用要有一定之规,它是社会公器,需要大家约定俗成形成共识,彼此的交流才会有效。”

他还曾在讲座中表示,热爱汉字是一个人的文化态度,语言修炼要从常识开始。

《咬文嚼字》创始人郝铭鉴去世,曾说:爱汉字是一个人的文化态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