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媽不顧家人勸阻,拉著小車在街邊賣小吃,收入讓兒子都羨慕了!

中國擁有千年飲食文化,對於食材的處理和做法都是精緻到位,基本上沒有國家能媲美。而且國內每個地區因為環境,氣候等原因,又有著不同的美食特色,例如一份麵條,有上百種做法,每一種都有它們的受眾和特色。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種小吃,是小編老家這裡的一種特色美味。

大媽不顧家人勸阻,拉著小車在街邊賣小吃,收入讓兒子都羨慕了!

從圖片中大家能夠看出,就是一種常見的滷味做法,滷味的口感豐富醇厚,很多朋友都喜歡這種吃法,但是圖中的滷味是什麼食材呢?其實它就是牛雜製作而成。牛雜其實就是牛下水,類似於牛的心肝肺等內臟器官,牛雜這種食材的製作其實並不難,最主要的一步就是滷水的製作,過程相對比較複雜。老闆會提前將牛雜滷製一整晚,而且全程都要守在鍋旁,只有這樣才能將滷汁的味道滲進牛雜中,而且製作過程,還要給牛雜上色,保證顧客購買時有食慾。

大媽不顧家人勸阻,拉著小車在街邊賣小吃,收入讓兒子都羨慕了!

牛雜滷製到位口感會很棒,但是在製作過程中,如果掌握不好火候,很容易讓食材變硬,所以老闆娘一整晚不睡覺,只為把握最合適的火候,保證牛雜的軟嫩,總有最佳的口感。平時大家在家燉牛肉,也需要燉上很久才會軟糯,牛雜就更是如此,而且有很多上了年紀的顧客過來品嚐,一碗口感軟糯的牛雜,再加上一隻燒餅,簡直是絕妙搭配。

大媽不顧家人勸阻,拉著小車在街邊賣小吃,收入讓兒子都羨慕了!

價格方面不算便宜,因為牛雜的材料都比較貴,所以顧客吃一斤牛雜,要花40元左右,有的食客可能覺得有點貴,但是市場上一斤生牛雜都要將近三十元,而且處理過程會丟棄不少,再加上老闆娘一整晚的加工滷製,最後做成成品牛雜,真的是非常實惠的價格。

大媽不顧家人勸阻,拉著小車在街邊賣小吃,收入讓兒子都羨慕了!

我們這裡的一個大媽就是老闆娘,她十分能吃苦,多年的堅持換來了大批迴頭客,如今的牛雜生意做的很紅火,經常是不夠賣的狀態,每天夜晚滷製兩大桶,到了第二天擺攤,很快就被顧客吃光了.

大媽不顧家人勸阻,拉著小車在街邊賣小吃,收入讓兒子都羨慕了!

當地的很多人都好這一口,如今大媽的兒子也回來幫忙,等哪天大媽做不動了,孩子就準備接手這個攤位,畢竟每天這麼多生意,利潤也是非常可觀的,但是生意非常辛苦,雖然大家只看到老闆只是白天賣,但是每晚上都要熬夜加班。這個牛雜小吃本人也同樣非常喜愛,每次下班回來都要吃上一碗,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這種美味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