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工商時報》:晉江—“親清護企”保駕民營企業復工復產


《中華工商時報》:晉江—“親清護企”保駕民營企業復工復產

《中華工商時報》:晉江—“親清護企”保駕民營企業復工復產

日前,晉江市檢察院、市工商聯進一步強化溝通聯繫,出臺《關於建立健全檢察機關與工商聯溝通聯繫機制繼續深化相關工作的實施意見》(晉檢發〔2020〕1號),為民營企業復工復產和民營經濟發展提供優質檢察產品和法治保障。今日,《中華工商時報》2020-04-01期第八版刊登題為《晉江:“親清護企”保駕民營企業復工復產》的文章,詳細解讀此份文件。


面對疫情帶來的衝擊,檢察院工商聯再次攜手破難題

晉江:“親清護企”保駕民營企業復工復產

《中華工商時報》:晉江—“親清護企”保駕民營企業復工復產

福建省檢察院與省工商聯赴晉江非公有制企業法治教育基地舉辦“檢察護航民企發展”開放日活動

“十分天下有其九”,這是民營經濟在晉江經濟格局中所處的地位。目前,晉江擁有民營市場主體18萬多家,民營企業5.8萬多家,民營經濟數量、創造的產值稅收、就業崗位佔全市企業比重在95%以上。


新冠肺炎疫情給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帶來了較大沖擊。如何更好、更快地服務民營企業復工復產,成為一道亟待解答的考題。近日,晉江市檢察院、市工商聯進一步強化溝通聯繫,出臺《關於建立健全檢察機關與工商聯溝通聯繫機制繼續深化相關工作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晉檢發〔2020〕1號),為民營企業復工復產和民營經濟發展提供優質檢察產品和法治保障。

打造企業直通檢察機關“快車道”


《意見》提出,將從構建常態化聯繫機制和深化聯合掛鉤走訪企業機制兩個方面入手,建立健全協作聯繫機制。其中:


構建常態化聯繫機制方面,晉江市檢察院與市工商聯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圍繞檢察機關如何更好服務保障民營經濟發展進行交流,深入瞭解民營企業家的司法訴求,研究加強和改進工作的有關舉措。雙方分別成立本單位的聯席會議聯絡小組,形成工作合力,建立暢通涉民營企業案件辦理的雙向聯繫和反饋機制。值得一提的是,雙方將搭建檢企直通平臺,工商聯在相關平臺增設檢察業務模塊,打造企業直通檢察機關“快車道”。檢察機關對工商聯反映的違法插手經濟糾紛、違法辦案、違法處理罰沒財產案件等進行督辦,及時反饋處理結果。


深化聯合掛鉤走訪企業機制方面,雙方將落實檢察院、工商聯領導共同掛鉤聯繫走訪企業制度,不定期與企業家召開懇談會,選取重點、大型、高新企業,共同開展定點、定向走訪,瞭解涉法需求,幫助解決法律問題。開展涉知識產權、涉臺法律服務和民事行政檢察法律維權行動,深入重點民營企業開展法治體檢,提供個性化服務,幫助依法從快解決涉法問題和有效預防勞資糾紛、合同糾紛、品牌侵權,為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務。

對涉民營企業家涉案從寬


《意見》提出,要改進涉企案件辦案方式方法、規範辦理民營企業因討要合法債務引發的案件,努力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如何改進涉企案件辦案方式方法?《意見》給出了明確的回答:一方面,市檢察院在辦理涉企案件時,應注重查辦與合理保護並重、服務經濟發展和防止選擇性執法並重,堅持容錯糾錯,嚴格落實罪刑法定、疑罪從無原則,嚴格把好案件事實關、證據關和法律適用關,對民營企業負責人涉嫌犯罪的案件,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訴可不訴的不訴、可判緩刑的積極提出緩刑量刑建議,最大程度減少對民營企業經營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落實認罪認罰從寬規定,充分考量企業納稅、社會誠信、社會責任履行等情況,積極適用認罪認罰社會服務機制。對所辦理的涉企案件是否存在影響企業經營和經濟發展等進行評估風險,作出有效防範和處置,聽取工商聯和行業主管部門意見,更多從保障經濟發展的角度採取處理措施。深化涉民營企業立案監督、羈押必要性審查專項活動和積案清理行動,對涉民營企業家羈押案件每案必查,符合條件的一律從寬處理,變更羈押性強制措施。


如何規範辦理民營企業因討要合法債務引發的案件?《意見》給出了具體的答案:對於涉民營企業因討要合法債務引發的故意傷害、尋釁滋事、故意毀壞財物、非法拘禁、非法侵入住宅等案件,規範和解程序,市檢察院可以依法組織和解,召集工商聯代表等相關人員參加和解,並製作和解協議書。審查雙方當事人和解的案件,必要時,可聽取市工商聯及其他相關人員的意見。決定對犯罪嫌疑人作出不批准逮捕或者酌定不起訴決定前,聽取市工商聯的意見,將意見作為不起訴的參考依據,並製作筆錄附卷。

加強民企投訴和維權援助機制建設


《意見》提出,將通過強化對民營企業法治教育、強化雙方信息互通共享兩項舉措,致力推進檢商對接、檢企互動。


為強化對民營企業法治教育,雙方將充分發揮共同打造的非公企業法治教育基地的作用,邀請民營企業家、高管、員工及新生代企業家共享警示教育服務,幫助和促進企業守法從業、誠信經營、依法維權。聯合開展“送法進企”活動,結合典型案例開展專題法律宣講,幫助企業提高規範經營、防範法律風險的能力。此外,開展互聯網線上普法活動,依託自創普法欄目,定期發佈貼近熱點、通俗易懂的普法作品,增強企業人員法律意識。


為強化雙方信息互通共享,市檢察院、工商聯將搭建服務企業網絡平臺。一方面,加強工作溝通交流和典型案例通報,工商聯及時通報全市民營經濟發展情況、反映企業法治需求和其他需要協助解決的事項;檢察院及時通報保障和辦理涉民營企業案件情況、解答相關法律及政策問題,徵求改進服務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另一方面,推動“12309”檢察服務中心與工商聯企業維權服務平臺對接,推動掌上檢察監督指導中心與網上總商會對接,為民營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提升民營企業家法治意識。

完善舉措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


《意見》提出,要發揮檢察機關與工商聯的協作聯繫作用,有針對性完善檢察環節保障舉措,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這些舉措包括:一是強化對知識產權案件的法律監督,建立包括行政執法、檢察監督、司法審判、快速維權、行業自律等在內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大格局。二是突出打擊網絡侵犯知識產權犯罪,依託跨域品牌保護聯盟,加大對民族品牌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建立品牌保護的跨域性信息交流和合作平臺,協助企業抱團開展異地維權,平等保護外商在華企業知識產權,助力民營企業轉型發展。三是加強商標、專利和商業秘密等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適時提出檢察建議,健全完善制度。四是針對辦案中發現的民營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犯罪易發環節,認真開展調查研究,深入剖析典型案件和發案規律,提供預防建議和法律諮詢,幫助完善內部監督制約和管理機制,防範重大法律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