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之宋襄公,为何被认为名不副实?

倘若是问:司马迁为何把宋襄公列为春秋五霸之一?这个问题是没有办法回答的,因为司马迁并没有做这件事,又怎么会有原因呢?把宋襄公列入“春秋五霸”的是唐代的司马贞,在著《史记索隐》的时候,他大量考证了《史记》中的人名、史实、司马迁生平等等。春秋五霸只是他考证的一个“历史名词”而已。

倘若是问:宋襄公有没有资格列入五霸之一?个人认为是没有资格的。这里可以顺带讨论一下司马贞为何把宋襄公列入五霸之一?那时因为司马贞看到了宋襄公的“仁义”。所谓“春秋无义战”,宋襄公是因为恪守周时战礼,因仁义而亡国的。在讲霸业不讲仁义的时代,宋襄公是愚蠢的代名词。在讲仁义而不论霸业的时代,宋襄是高贵人格的代名词。“五霸”这个概念,梳理的就是王图霸业,而不是仁义道德。宋襄公跟这个是不沾边的。

“春秋五霸”之宋襄公,为何被认为名不副实?

春秋五霸,是一个流变的概念,并非一开始就确定的。最早有孟子提出“五霸”之说,尸子讨论了四个人分别是:齐桓、晋文、秦穆、越勾践。荀子时期形成完整的说法:齐桓公、晋文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这个时候还没有宋襄公,直到唐代史学家解读古史的时候才把他列入春秋五霸之中。

后来之所以把宋襄公列入“五霸”之中,除了宋襄公确有历史功绩之外,更多的原因随着社会变迁、历史的进步,后世学者的基本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宋襄公的主要功绩是,会盟诸侯,率领宋国、卫国、曹国和邾国四国之兵,平复齐国内乱,扶持齐孝公即位。由此名声大噪,虽然宋国地位尊崇,却是个不折不扣的二流小国。后来又参与了中原霸主的争夺,在泓水之战中败于楚国。

“春秋五霸”之宋襄公,为何被认为名不副实?

像宋襄公这样,死守着仁义之师的名声,不肯半渡而击,非要等着楚军全部上岸才进行决战。战国时期,列国尚在弱肉强食,当时的学者都笑话宋襄公的,没人为他歌功颂德。但是到了后世,国家大一统,形成文化凝聚力后,宋襄公的行为,被贴上“仁义”的标签。

需要订正的一点是,并不是西汉司马迁把宋襄公列入五霸之中,而是唐代的司马贞和颜师古。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列: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颜师古在《汉书注》中列: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吴王夫差。他们两个的意见还是不统一的。

“春秋五霸”之宋襄公,为何被认为名不副实?

宋代的黄仲元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对比《史记》篇幅,来断前人说法是非。他得出的结论是:太史公在记录齐桓、晋文、秦穆、楚庄的时候,材料都是很殷实的,唯独到了宋襄公这里,描述少的可怜。这是太史公的惯用笔法,重要的事情多费笔墨,次要的事情言简意赅。因此黄仲元认为,真正的春秋五霸,应该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而不应该有唐人所说的宋襄公。

今人读史,要跳出这种框框。春秋时期争霸的君主,远不止五个。宋儒当时根据华夷之辨,就已经总结出了“春秋十三霸”,意思是除了“周文化圈”之外的秦、楚、吴、越,光是中原的霸主就有十三个。后人认为宋儒所列,太过狭隘,又重新总结出“春秋十九霸”的观点来。“三、五”之数,是子思、孟子等人“案往旧造说”,荀子已经批评过他们了。他们总认为人间之事,必须符合术数。但实际上,三皇不是三个,五帝不是五个,何况春秋五霸乎?读历史要以历史真相为向导,不能被概念所束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