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經歷了幾道磨礪關口,最終打造五百年來哲學高峰風靡天下?

大儒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聖山。

王陽明先生是中國思想史中一座崇高的山脈,雲蒸霞蔚,氣勢磅礴,巍峨聳立在我民族哲學思想的自信高地。他的學說是拯救心靈的一劑良藥。他是儒者,卻內聖外王,他歷經磨難,卻能獨創心學一脈,用心認識世界,改造自我,逐步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王陽明經歷了幾道磨礪關口,最終打造五百年來哲學高峰風靡天下?

王陽明畫像


那是一個從皇帝到宦官肆意玩樂的時期,幸好,還有王陽明先生用心學拯救、慰藉那個慌亂的年代。

他的先祖可以追溯到三國魏晉時期的晉代光祿大夫王覽,那時候他們生活在琅琊。到了他的曾孫王羲之的時候,這一龐大家族又遷徙到紹興山陰。這一繞,來回變成了經典。逮至明代又出現了王陽明,這種千年跨越的家族人才不絕,靠的就是一種強大文化精神風度的傳承。直到如今,陽明先生的墓地距離他祖先王羲之當年文化盛宴的蘭亭才2公里餘,是某種巧合,還是先生的特意安排。

他是儒家思想典型繼承人,因要做聖賢,所以他在年輕的時候就要通過“致知在格物”中的“格”來格遍天下之物,以此尋求到真理。由於格竹,以至於把身體弄病。正德元年(1505年),由於替中正之士上書辯護,被宦官劉瑾殘酷打擊。出獄後,被貶為貴陽龍場驛驛丞,這年他35歲。他的父親禮部侍郎王華當時聽到這個訊息卻大喜,對身邊的人說:“吾子為忠臣,將名垂青史,得此吾心願已足。”

此後,雖經磨難,卻終於讓陽明先生找到了回家的路,這個家,不在餘姚,更不在北京,而是西南貶謫的龍場。

貴州的龍場雖然崎嶇難行,卻是通往光明的地方。

一路西南,聖者終於找到了他該去的地方。在他去貴州前夕,於絕壁題詩一首,以明心志: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夜靜海濤三萬裡,月明飛錫下天風。

王陽明經歷了幾道磨礪關口,最終打造五百年來哲學高峰風靡天下?

貴州陽明洞


正德三年(1508年)的春天,一路坎坷又一路芳香終於來到龍場。擺在他面前的是要克服生活關,飲食關和語言關,他蓋草房,種檜竹,種花也種草,最簡單的生活往往是最快樂的,他學會當地方言後,陽明先生的嘴角終於在露出了久違的微笑。

然而,宦官劉瑾的持續威脅並未消除,他收到家信,知道劉瑾依舊拿他父親作為報復的對象,他感嘆說:“劉瑾的惱怒尚未得到消除,得失榮辱,我都可置身度外,唯獨生死一念,我時長獨自醒悟,覺得自己尚未能獲得超脫。”

他在後面山上鑿石為槨,晝夜端坐其中。於是方寸之地,成為他囊括宇宙之所,一寸心脈,成為連通天下至理的本源。

儒家的“格物致知”終於被他破解。原來宇宙所有的事情只在內心,心即是理。只有篤信良知,這個生命的本源本有,只有用心體察萬物,掌握真理,才能破除自我障礙,就會逐步達到孔子的不逾矩。最大的敵人是心裡的自己。

在貴州的龍崗,那將是怎樣的一片璀璨的天空,論道講學之聲,傳遍山谷,連每一株草木都面含微笑,格外芬芳。

世界小了,胸懷大了。

聖人吐哺

此後成了典型的一位老師,又成了主政地方的官員,又成了國家危難時挺身而出的擎天柱。

以誅劉瑾成了陽明先生再次走出困窘的標誌,一切都變得好起來,他的學術思想日趨完整,投奔他的學生越來越多,這兩年他已經超脫榮辱,又遍嘗生死之“理”,不依靠外物,才能超越外物,不怕困難,才能勝過困難,陽明先生心內之花越開越盛,心內陽光,越來越明。

王陽明經歷了幾道磨礪關口,最終打造五百年來哲學高峰風靡天下?

王陽明授課圖


39歲這年來到廬陵做縣令,這一年他把自己的思想用在了治理縣城上,開導人心,考察奸良,雖然工作時間只有七個月,卻發告示十六次,基本都是啟發父老教化子弟,以良知為本。

儒家本宗的最大特色就是廣收門徒,親自講學。從孔子、孟子、朱熹到王陽明都是如此。這種講學特色本身就極具高端性,這該是明代最大的講臺,為了講習,他的學生湛甘泉甚至向宰相楊一清請命,阻止他到南京任職。至此他的學生人數不斷增多,文化層級不斷提高。

陽明先生最後還是被調往南京任太僕寺少卿,他的學生徐愛一路跟隨,經常因為老師的講習後,高興得手舞足蹈,為心學的高超絕妙陶醉的如痴如狂。

這段時期是陽明先生最快樂的日子。“每當一室,常合食者數十人,夜無臥處,更相就席,歌聲徹昏旦”。就是說十多個人蝸居在一個小屋子裡,大家一起吃,晚上連躺下的地方都沒有,可是就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下,大家都非常開心,唱歌的聲音日夜不絕。這種聖賢不寂寞的情景要不是學生記錄後人完全無法得知。畢竟王陽明在此之前遭遇過太多不幸,也在戰場上立下了赫赫戰功,可是真正讓他如痴如醉的地方只有一個小課堂,那是他終生的最幸福時刻。

明末已老思想家黃宗羲《明儒學案》講了一個他教學方法的故事:“一友與人訟,來問是非,陽明曰:待汝數日後,心平氣和,當為汝說。後數日,其人曰:”弟子此時心平氣和,願賜教。陽明曰:“既是心平氣和了,又教什麼?”偉大的思想總能簡單的指導人生,陽明的哲學理論恰恰體現了這樣思想的實用。

古今同理

二十九歲那年,我第一次認真學習先生的書,學習陽明先生就是改造我們的思想,樹立強大的文化自信,用浩然正氣清洗內心,使之充滿陽光,破除心中之賊。

陽明先生對我的提示,學習的目的在於運用,要把學習作為一種追求。

一是尚學。他曾說過:“人唯一害怕的是無志,而不是沒有成就。”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立志學習,正如黃宗羲所言陽明先生學習的磨礪歷程:“先生之學,始氾濫於詞章,繼而遍讀考亭之書,循序格物,顧物理吾心終判為二,無所得入,於是入於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處困,動心忍性,因念聖人處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以他的資質和才華在追求致良知還要磨礪這般,在常人踐行知行合一的路上更要立志苦學,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學習是通往光明的唯一路徑,而腳步更是通向真理的唯一方法。

二是尚傳統。歷史作家黃仁宇先生在其文章《中國社會的特質》裡這樣寫道:“當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許多外國者相信,新的中國階層將會與舊的傳統完全決裂。今天四分之一個世紀過去了,革命的劃時代效應已然清晰可見,然而越來越明顯的是,中國社會和文化傳統已經被納入新的秩序之中,毫無疑問,這將會發揮巨大的影響,不僅會影響中國人的自身命運,而且會決定人類將來的命運。”陽明思想是中華民族傳統中優秀思想,無論從批判角度還是宏大的哲學脈絡來看,他的思想是距今五百年來最實用的思想之一,是完整體現文化自信的優秀代表人物。

他始終肩扛儒家思想大旗,尊崇孔孟。“夫孔、孟之訓,昭如日月,凡支離決裂,似是而非者,皆異說也。有志於聖人之學者,外孔、孟之訓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於螢爝之微也,不亦繆乎?”

三是尚良知。良知在陽明先生看來是極端重要的“知”,超越一切“知”的重要性。在給歐陽德的信中他深情地說:“良知不因見聞而有,而見聞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滯於見聞,而亦不離於見聞。孔子云‘吾有知乎哉?無知也’。良知之外,則無知矣。故致良知是聖門教人第一義。”

王陽明經歷了幾道磨礪關口,最終打造五百年來哲學高峰風靡天下?

王陽明故居


他甚至苦口婆心反覆闡述致良知的必然要求,“凡有血氣,其皆昆弟赤子之親,莫不安全而教養之,以遂其萬物一體之念。”、“君子所常講的敬畏,並非我們所認為的恐懼憂患,戒慎不睹則恐懼不聞。君子所常講的灑落,也並非曠蕩放逸之意,而是君子的心體不為慾望所累,沒有什麼能牽絆追求自由,心之本體就是天理……。”

陽明先生此後一邊治學,一邊又要四處征戰,他用自己的行動貫徹人生之志,無論軍旅生活多麼艱苦,鬥爭多麼複雜,多年後他依舊從容而又感嘆地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我常常在燈下閱讀陽明先生的文字感到震撼,多年來以良知為警醒方式,但凡做事,皆要捫心自問,是否以知行合一為出發點,是否能夠致良知。

緬懷先哲

強大我們的內心,從學習開始,依靠學習走向未來。

陽明先生逝世後,弟子門人悲泣如雨,然而由於和吏部尚書桂萼積怨很深,於是給皇帝進讒說他門人私下倡導邪說,應該查禁,皇帝大筆一揮表示同意。

王陽明經歷了幾道磨礪關口,最終打造五百年來哲學高峰風靡天下?

王陽明墓地


陽明的學說卻如強光一樣,不再為任何讒言所能夠遮掩。世間偉大的學說總是在詆譭、非議中成長,就像高山有了陰面才更顯冷峻磅礴。反而越傳越遠,一直飛到大海邊,飛過重重阻隔。他的弟子們多為明代最出色的學問家和思想家,心學,就向飛散各處的火星,終於得以燎原,照亮了中華民族文化進程發展的道路。

緬懷先哲就是尋找我們的民族之根,用求知的腳步走向通往內心的道路,聖哲的背影是我們追逐彼岸的方向。

我曾一個人在陽明先生墓前肅穆而立,山色青翠,氤氳的山陰會稽的風度,隱藏了多少讓人緬懷的偉大身軀。厚厚的山牆阻擋了時光的進入,五百餘年的滄桑歲月卻腐蝕不了先生的思想,在泛黃的古卷中,依舊閃爍著照亮心底的光芒。

王陽明經歷了幾道磨礪關口,最終打造五百年來哲學高峰風靡天下?

王陽明書法


強大我們的內心需要依靠正確的思想引導,更務實的學習態度;更負責的學習方法;更強的學習責任,依靠學習走向未來。在人性修為上,要注重慎獨修身,用陽明先生的良知精神監督自我的私慾和品格,不斷砥礪洗刷自我內心,以此讓浩然正氣永駐心中。

歷史是一個放大鏡,透過五百年,清晰地放大了陽明先生的精神品格,然而陽明先生的偉大在於他從不標榜追求自我的私利,世間人一日功成名就,多以傲視群雄不可一世向周圍人炫耀,但是陽明先生卻終日在自我省察之中不斷改造自我,他的所有功業只是他彰顯“知行合一”的重要舉措,他遭受的苦難、菲薄如同陰霾一掃而空,他所追求的是以一種強烈的文化自覺搭建民族生存的大道,為天下生民提供更好生活的精神食糧和道德指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