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外資股比限制今日起取消

01

中共中央政治局

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7日召開會議,分析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形勢。會議指出,要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和實施力度。要抓緊研究提出積極應對的一攬子宏觀政策措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要點梳理:


會議指出,要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和實施力度。要抓緊研究提出積極應對的一攬子宏觀政策措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另外,要落實好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和使用,加緊做好重點項目前期準備和建設工作。要充分發揮再貸款再貼現、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金融政策的牽引帶動作用,疏通傳導機制,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實體經濟發展提供精準金融服務。對地方和企業反映的難點堵點問題,要抓緊梳理分析,及時加以解決,推動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達產。

02

銀保監公佈2019年

保險消費投訴總體情況

近日,中國銀保監會公佈了2019年保險消費投訴總體情況。2019年,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共接收涉及保險公司的保險消費投訴93719件,同比增長5.95%。其中,保險合同糾紛投訴88745件,同比增長2.61%,佔投訴總量的94.69%;涉嫌違法違規投訴4974件,同比增長153.39%,佔投訴總量的5.31%。

要點梳理:


在涉及財產保險公司投訴中,理賠糾紛37392件,佔財產保險公司投訴總量的75.14%,涉及的險種以機動車輛保險為主,主要反映定核損和核賠環節的金額爭議、理賠時效慢和責任認定糾紛等問題。


  在涉及人身保險公司投訴中,理賠糾紛9054件,占人身保險公司投訴總量的20.60%,涉及的險種以疾病保險、意外傷害保險和醫療保險為主,主要反映理賠時效慢、理賠金額爭議、理賠資料繁瑣等問題。

03

銀保監會對《中國銀保監會非銀行機構行政

許可事項實施辦法》進行修訂

銀保監會近日消息,銀保監會對《中國銀保監會非銀行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進行修訂,形成《中國銀保監會非銀行金融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此舉旨在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強化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監管。

要點梳理:


本次修訂立足於提升非銀機構監管有效性,重點圍繞以下3個方面:一是進一步落實簡政放權工作要求,精簡審批事項,優化許可條件及程序;二是進一步規範和加強非銀機構股權管理,提升相關監管規則一致性;三是進一步完善非銀機構募集發行債務資本補充工具及高風險機構處置等相關規定,彌補監管實踐中發現的制度短板。


《辦法》自公佈之日起施行,《中國銀監會非銀行金融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中國銀監會令2015年第6號公佈,根據2018年8月17日《中國銀保監會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規章的決定》修正)同時廢止。

04

監管亮劍信披違規

年內已開24張罰單


新證券法實施近一個月,監管層率先對信披違規出手。至3月29日,年內證監會及地方證監局共開出了24張行政處罰決定書。其中,信披違規罰單有11張,佔比為45.83%;內幕交易有5張,佔比為20.83%。信披違規和內幕交易依舊是監管層查處的重點領域,佔比接近七成。

要點梳理:


信披違規的責任主體大多是上市公司及其實控人、高管,原因則是未如實披露持股情況、虛增營收和利潤、未及時披露重大事項等;在上市公司收購案中,還出現要約收購方因披露虛假信息領到頂格處罰情形。


近幾年,監管層對私募領域違法違規也加大了查處力度。在24張罰單裡,有2張罰單為私募機構違規經營,主要涉及向不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挪用基金財產、未按規定進行私募投資基金備案等。另外,基金經理“老鼠倉”和利用期貨交易利益輸送也分別各有1例。

05

銀保監會摸底

人身險一季度經營情況


近日銀保監會人身險部向各人身保險公司下發了《關於對人身險公司近期經營情況進行書面調研的函》,以瞭解2020年一季度人身險市場發展情況,準確把握當前行業運行趨勢與特點,摸清行業風險底數。

要點梳理:


函文件中將保險公司需要上報的內容分為兩部分,分別是經營情況報告和經營數據統計表。其中,經營情況報告的內容較為詳細,主要包括四大方面。例如,經營情況方面,要求報送一季度公司經營情況,公司主要業務及財務指標,分析變化趨勢及其原因。包括:規模保費,原保險保費收入,保戶投資款及投連險獨立賬戶本年新增交費,新單續期結構,險種、產品和渠道結構等業務指標;資產,負債、利潤等財務指標;以及償付能力、現金流等風險指標。


疫情影響方面,首先要求公司報送疫情對公司經營產生的影響包括哪幾個方面,以及一季度業務財務指標是否達成預期及其原因,產品渠道結構是否發生明顯變化及其原因,營銷員及銀行網點平均產能變化情況及其原因,各渠道主力產品銷售情況。其次,公司在戰略發展規劃、具體經營決策等方面是否有變化,做了哪些調整。第三,當前公司經營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挑戰,以及已經採取的風險防範和應對措施。四是對於公司全年經營情況的預判,包括業務發展、財務狀況、資金運用及風險防控等。

06

外資股比限制今日起取消

券業轉型勢在必行


4月1日起,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的外資股比限制正式取消。對此,多位受訪人士表示,外資金融機構謀求控股或全資持有證券牌照,將是對證券業經營模式、戰略管理、執行力等方面的話語權的全方位爭奪。

要點梳理:


業內人士認為,國外優秀同行的進入,一定會引起證券業的“鯰魚效應”。一方面,會加大國內證券市場的競爭度,令國內證券公司更加註重提升自身服務力和市場開拓力;另一方面,外資券商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和模式也能被國內證券公司所借鑑,以此完成蛻變。


  在細分領域方面,本土券商與外資券商交鋒的“主陣地”可能是機構業務。野村東方國際總經理孫冬青表示,開業初期,公司將以二級市場業務為抓手,先以服務高淨值人群為主,同時搭建起服務機構客戶的網絡。


  據悉,多家外資控股券商已開始招兵買馬: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近期擴大了位於上海中心大廈的辦公空間,並在招聘人手;野村東方國際預計,至2020年底,公司員工將達到200人,在現有規模上翻番。

07

證監會就《證券期貨市場監督

管理措施實施辦法》公開徵求意見

近日,證監會發布《證券期貨市場監督管理措施實施辦法》,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實施辦法》明確了十六種常見的監督管理措施類型,同時指出,違法行為依法應當予以行政處罰的,不得以監督管理措施替代行政處罰。

要點梳理:


《實施辦法》主要包括五方面內容:


一是明確監督管理措施的種類和設定,經疏理現有制度規則,列明十六種常見的監督管理措施類型,並以“法律、行政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監督管理措施”作為兜底,為後續出現新的監管措施類型預留空間。同時,新增加《創業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等規定的“限制作為特定對象認購證券”、 《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 《非上市公眾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等規定的“責令暫停或者終止併購重組活動”兩類措施。


二是明確監管措施的適用,規定監管措施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併適用,明確違法行為依法應當予以行政處罰的,必須進行行政處罰,不得以監督管理措施替代行政處罰。


三是明確實施監督管理措施的通用程序,實施監管措施應當有充分的證據、依據,採取部分監督管理措施的,應當履行事先告知程序,並可以通報相關單位。


四是明確各類監管措施的具體實施程序,包括實施步驟、方式、矯正目標、時限等內容,提高監管行為的規範化水平。


五是明確作出監督管理措施決定的要求,實施機構應當及時作出監管措施,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採取監管措施。明確監督管理措施決定書的內容、公開要求、送達程序等。

08

監管出手管控融資類信託

有公司制定年內壓降30%目標


監管部門為信託業圈定“逐步壓降融資類信託”的新目標。業內多家信託公司近日收到監管要求——壓縮具有影子銀行特徵的信託融資業務,並制定融資類信託壓縮計劃。監管部門已對2020年的壓降規模有初步計劃:2020年全行業壓降1萬億具有影子銀行特徵的融資類信託業務。據記者瞭解,業內已有信託公司制定了年內壓降三成融資類信託的計劃。

要點梳理:


近日各地銀保監局向轄區信託公司傳達2020年信託監管要求,主要包括三點:


  其一,繼續壓降信託通道業務,按照資管新規過渡期整改要求,制定年度“去通道、去嵌套”整改計劃;


  其二,持續整治影子銀行亂象,要堅決清理非標資金池,持續壓縮具有影子銀行特徵的信託融資業務,制定融資類信託壓縮計劃;


  其三,繼續大力加強房地產信託業務管控,原則上2020年各信託公司房地產信託資產餘額不得高於2019年末存量規模。


  “‘去通道、控地產’是一直以來的監管要求,2020年以來並未放鬆。目前業界尤其關注的是監管對於融資類信託的壓降措施。”南方一家信託公司業務部門負責人稱,由於事務管理類融資類信託已在通道業務中得到壓縮,故融資類信託壓縮計劃主要指主動管理類融資類信託。

09

央行500億逆回購

中標利率下調20個基點

在連續29個工作日暫停逆回購操作之後,3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500億元逆回購操作。7天期中標利率為2.20%,上次中標利率為2.40%,下調20個基點。

要點梳理:


重啟逆回購一方面有助於為抗擊疫情和經濟社會恢復發展提供合理充裕的流動性支持;另一反面,季末來臨,上週五隔夜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利率上漲近26個基點,當前投放流動性有助於緩解市場資金壓力。


調降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可以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改善了貨幣市場利率向貸款市場利率的傳導,貨幣市場利率可以影響銀行對中期借貸便利(MLF)報價,又可以通過MLF利率進一步傳導至LPR利率,從而引導貸款利率變動。因此,這次調降公開市場操作利率應該能夠有效傳導至實體經濟,體現為企業融資成本的下降。


20個基點的下降幅度創下了2015年以來新高,主要因為疫情對我國經濟造成了明顯短期衝擊,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十分迫切,是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部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