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如期降息,之後呢?

文 |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李超 執業證書編號:S1230520030002

LPR如期降息,之後呢?

全文約3000字,閱讀需要7分鐘左右


報告導讀


>> 本篇報告我們著重探討以下6個問題:


  • 問題1:LPR降息之後,是否還會降低存款基準利率?
  • 問題2:LPR降息之後,逆回購和MLF是否還有下降空間?LPR是否還會跟隨下調?
  • 問題3:5年期LPR只降了10BP,居民住房按揭貸款應該選擇浮動的還是固定的?
  • 問題4:短端利率是否還會一直保持低位?短端流動性是否一直會很充裕?
  • 問題5:LPR 能帶來加權貸款利率下行嗎?
  • 問題6:LPR下調主要受益的群體有哪些?


風險提示

海外疫情形勢拐點未至,繼續拖累我國外需,擾動貨幣政策。


正 文


>> 1、LPR降息之後,是否還會降低存款基準利率?

4月20日最新LPR報價1年期降20BP至3.85%,5年期以上LPR降10BP至4.65%,我們預計央行近期可能降低存款基準利率。目前央行貨幣政策仍以數量型中介目標為主,未來更加側重擴信用,這涉及到信貸供給和信貸需求,信貸供給方面重在為銀行減輕負債壓力,而核心是緩解存款成本壓力,從過往經驗來看,兩會期間貨幣政策工具調整較多,從未來時間來看可能成為重要的降息窗口。

央行劉國強副行長在4月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存款基準利率是利率體系裡的一個壓艙石,實行起來要考慮得更多,比如物價的情況,現在CPI明顯高於一年期的存款利率,另外也要考慮經濟增長,還有內外平衡的因素,用這個工具要進行更加充分的評估。因此我們認為,存款基準利率後續頻繁調整概率不大,央行將繼續通過再貸款及OMO等方式為銀行提供低成本資金,除了逆回購與MLF資金外,1月開展的TMLF利率3.15%與去年相同,與MLF利差由去年的15BP縮小到10BP,2、3月MLF出現30BP幅度的調降,預計4月央行繼續開展TMLF並降息30BP,有助於為小微民營企業提供信貸支持。


>> 2、LPR降息之後,逆回購和MLF是否還有下降空間?LPR是否還會跟隨下調?

二季度將是貨幣政策重點發力期,一方面,企業逐步復工復產,項目建設陸續啟動,需要資金配合,另一方面,二季度是外貿部門及前期貸款延期企業的關鍵救助期,需要貨幣政策給予資金支持。因此二季度降準、降息均有空間。逆回購、MLF利率等整個政策利率曲線將繼續下調,並引導LPR下行為企業降低融資成本。政策利率的下行也將帶動廣譜利率下行,帶動企業債券融資需求,擴大直接融資規模。


>> 3、5年期LPR只降了10BP,居民住房按揭貸款應該選擇浮動的還是固定的?

5年期以上LPR下降幅度低於1年期,體現出當前全國性的房地產調控仍在持續,但是從資金成本回落的角度,5年期以上LPR同步下行的方向是不變的,因此在面臨按揭貸款利率基準轉換時,我們建議選擇與LPR掛鉤的浮動利率。

明年重定價日後,居民將享受LPR下行的優惠,未來10年我國經濟潛在增速回落基本確定,若無經濟過熱、CPI大幅走高,央行加息難度均較大,浮動利率將是更優選擇。


>> 4、短端利率是否還會一直保持低位?短端流動性是否一直會很充裕?

央行保證流動性合理充裕,4月,受前期逆回購利率下調、降準月中落地及MLF操作影響,DR007繼續大幅下行並低於7天逆回購利率,4月16日月內低點為1.23%。我們認為短端流動性將繼續維持充裕,一方面遵循政治局會議的部署,另一方面,由於未來特別國債、專項債發行,央行維持短端流動性充裕和長端利率較低的意願較強,加上後續央行繼續降準和降息,短端利率持續處於低位是可預期的。但我們提示不應將超儲利率下調至0.35%視為央行利率走廊下限的調整,超儲利率的下調核心目的是引導銀行增加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其利率走廊下限的作用目前尚無官方定論 。


>> 5、LPR 能帶來加權貸款利率下行嗎?

央行披露,3月份一般貸款平均利率是5.48%,比LPR改革前的2019年7月份下降了0.62個百分點,我們測算其較去年底降了26BP,超過了3月MLF和LPR相比去年底的降幅,由此我們可以判斷LPR降低對實體企業融資成本降低作用顯著。進一步,我們跟蹤中債中票日度收益率走勢,其與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基本吻合,4月至今已經再度下行約5BP,意味著4月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將隨政策利率繼續下行。二季度擴信用可預期的結果是季末信貸、社融增速達到年內高點,我們的預測值分別為13.5%和12%。信貸融資供給的增加也有利於降低加權貸款利率。


>> 6、LPR下調主要受益的群體有哪些?

LPR下降對實體行業均構成利好,但有先後順序。我們給出三個信貸供需較為匹配的方向,基建(重大項目、縣域)、房地產(政策邊際放鬆)、暫時資金緊張的優質企業,銀保監會發文強調優化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金融服務,

但中小企業根本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有其沒有抵質押品、財務報表缺少審計甚至缺失等問題,較難獲得融資,低等級信用債的信用利差較難收窄。


風險提示

海外疫情形勢拐點未至,繼續拖累我國外需,擾動貨幣政策。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李超簡介


LPR如期降息,之後呢?

李超,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執業證書編號:S1230520030002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現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金融學博士,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校外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漢青學院、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碩士生導師。2008年加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金融體制改革處(承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先後參與我國一系列重大金融改革制度設計;多次參與宏觀經濟與系統性風險研判,中央銀行宏觀壓力測試小組成員;《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金融穩定報告》撰寫組成員;參與金融領域“十二五”、“十三五”規劃制定。2012年至2013年借調國務院辦公廳秘書二局。在《金融研究》、《中國金融》等學術期刊發表多篇有影響力的論文。

2016年加盟華泰證券。

2017年率領團隊入圍新財富和水晶球最佳分析師。

2018年率領團隊獲得Wind金牌分析師宏觀經濟第一,今日頭條頭條號閱讀量全賣方第一。

2019年獲得機構投資者大陸地區宏觀經濟第一。


免 責 聲 明 |


行業的投資評級:

以報告日後的6個月內,行業指數相對於滬深300指數的漲跌幅為標準,定義如下:

1、看好 :行業指數相對於滬深300指數表現+10%以上;

2、中性 :行業指數相對於滬深300指數表現-10%~+10%以上;

3、看淡 :行業指數相對於滬深300指數表現-10%以下。

我們在此提醒您,不同證券研究機構採用不同的評級術語及評級標準。我們採用的是相對評級體系,表示投資的相對比重。

建議:投資者買入或者賣出證券的決定取決於個人的實際情況,比如當前的持倉結構以及其他需要考慮的因素。投資者不應僅僅依靠投資評級來推斷結論

法律聲明及風險提示

本報告由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備中國證監會批覆的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資格,經營許可證編號為:Z39833000)製作。本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於我們認為可靠的已公開資料,但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關聯機構(以下統稱“本公司” )對這些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也不保證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議不發生任何變更。本公司沒有將變更的信息和建議向報告所有接收者進行更新的義務。

本報告僅供本公司的客戶作參考之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本公司的當然客戶。

本報告僅反映報告作者的出具日的觀點和判斷,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投資者應當對本報告中的信息和意見進行獨立評估,並應同時考量各自的投資目的、財務狀況和特定需求。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後果,本公司及/或其關聯人員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本公司的交易人員以及其他專業人士可能會依據不同假設和標準、採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頭或書面發表與本報告意見及建議不一致的市場評論和/或交易觀點。本公司沒有將此意見及建議向報告所有接收者進行更新的義務。本公司的資產管理公司、自營部門以及其他投資業務部門可能獨立做出與本報告中的意見或建議不一致的投資決策。

本報告版權均歸本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事先書面授權,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複製、發佈、傳播本報告的全部或部分內容。經授權刊載、轉發本報告或者摘要的,應當註明本報告發布人和發佈日期,並提示使用本報告的風險。未經授權或未按要求刊載、轉發本報告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本公司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文章內容源自4月20日外發的報告《LPR如期降息,之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