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誰定義了“剩女”

“剩女”這個標籤是什麼時候出現又因何而出可能是無法考證了,但是為什麼從個人言論發展到群體認知,最後連網絡都給出了明確的定義。

剩女是對女性社會角色的歧視標籤,婚嫁選擇和晚婚晚育不能成為衡量女性人生價值的折扣牌!

但是女性大齡未婚的趨勢在增長,媒體營造焦慮和相親平臺的有意劃分以及周遭環境帶來的各種因素,最終形成了社會對“剩女”標籤的群體認知。

到底是誰定義了“剩女”

《烏合之眾》裡有這樣一句話:“我們以為自己是理性的,我們以為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是有其道理的,但事實上,我們絕大多數日常行為,都是一些我們自己根本無法瞭解的隱蔽動機的結果”

從個體案例到整體分析,“剩女”標籤的背後是一種時代鏡像,定義“剩女”的往往不是某個個人或群體,而是我們看不見的觀念影響和時代特性。

“剩”在觀念

不結婚的人生就是父母的未完成使命

父母催婚,的確深藏著對孩子的關心和擔憂,如果孩子不結婚,總覺得自己的使命未完成,不是一個稱職的父母。

父母終將老去,孩子的未來沒有依靠,這是作為父母最放心不下的事情。

到底是誰定義了“剩女”

部分父母也會因為傳統觀念的深度影響將不結婚判定為異類,孩子從小的價值觀選擇都是父母影響的結果,而在結婚這件事兒上成為了異類,便深深覺得自己也成了異類,遭受了異樣的眼光。

這樣被認定為“剩女”,實則是父母沒有從本質上將孩子視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看成自己的傳承。

最終父母從觀念上定義了“剩女”標籤。


“剩”在成長

年齡不是進度條,幸福不分先後。

過了25歲,母親也在一次聊天的間隙說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人這一輩子,一個階段就應該做一個階段的事兒”。

我明白母親心裡深深的擔憂,女孩子過了適婚年齡,選擇權在減弱,如果有一天被貼上“剩女”標籤,相親市場上,就會逐漸喪失主動選擇權。

母親說:“這不公平,但這是事實。”

我回答母親:“我從來沒有牴觸結婚,但是不應該到了適婚年齡就匆忙結婚,我們這一代人的婚姻關係整體上比不上父母愛情那麼穩定,愛一個人就是一生白頭到老的愛情一樣會引來無數人的羨慕。

到底是誰定義了“剩女”

但是時代在變,我們這一代人,信息時代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誘惑更多,想要的更多,閃婚閃離不是一組數據,而是透露出數據背後這一代人面對感情時的態度和觀念。

我寧願晚婚也想要慢慢遇見那個我想要共度餘生的人,比起我的同齡人已經結婚帶著孩子又離婚的女孩兒,我想對於父母來說,看到女兒不幸福的痛寧願她不曾遇見那個傷她最深的人吧”

所以,大多數人只是從人生的進度條就認定了“剩女”的事實。


“剩”在期待

謀生又謀愛,又狠又溫柔

隨著年齡漸長的期待和心裡日漸明確人生,大齡未婚女性一邊在努力追逐更好的自己,一邊也不放棄將更好的自己交給更好人。

這一路走來,每一個在深夜加班、點燈夜讀、早起奔波的年輕人,都在追逐著不將就的生活,每一個內心深處擁有執著期待的女孩兒,努力那麼多、看世界、學技能、讀萬卷,連自己人生路都不願將就,又怎麼願意因為適婚年齡的幸福還沒來,就將自己的人生期待草草收場。

到底是誰定義了“剩女”

身邊的一位朋友30歲時未婚,她承認自己是“剩女”,剩在看過了萬家燈火分分合合依然期待和自己靈魂契合的人出現,剩在那些為數不多的堅持裡她依然在前進路上馳騁昂揚,又美又溫柔。

兩年後,突然收到了她的結婚邀請,她遇到了一個將精心收藏又契合有趣的男人。

其實,內心的期待何嘗不是自己“剩”下來的主觀選擇。


“剩”在隱形消耗

消極言論帶來隱性心理影響

常常會看到一個話題:“下方評論,說一說對未婚女孩的忠告吧”,下面關於夫妻關係、家庭關係、婆媳關係、親子關係的話題不無一不是訴說婚姻帶來的困擾和苦楚,而祝福和積極的評論卻寥寥無幾。

到底是誰定義了“剩女”

大眾傳播時代,百家生活的滋味都能夠了解一二,但也正是因為如此,看多了消極言論和生活抱怨,延遲了未婚女性步入婚姻步伐,更慎重的思考和衡量才能增加步入婚姻的勇氣。

恐婚恐孕不是新詞彙,不婚族和同人族其實也代表著部分人對婚姻的不信任感。

消極信息的隱形影響造成了適婚女性對婚姻選擇的延遲反射。


寫在最後

生命平等四個字,大家就能感受到“剩女”標籤帶給女性的歧視眼色,所以本身男女的婚嫁應該平等對待,但就是因為這些隱性因素的加持,兩性選擇權的天平開始嚴重傾斜。

有一句話說得好,剩女羞辱的本質是男權自卑,女性25歲之前還沒從成長走向成熟,那時女性的依附心理普遍大於發展意識,但是30歲以後的女人獨立自信,男人因女性認知成長而提高的眼光標準而將女性折價定論,這就是“剩女”標籤背後最可笑的隱形驅動。

而關於婚姻的選擇,大家都是第一次活,沒有什麼統一標準可言,定義人生不是靠社會給予的群體標籤,而是內心對自己人生的明晰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