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家庭教育问题严重吗?

人无完人那做半人


我觉得现在的家庭教育问题很严重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是因为这个第一任老师是没有经过培训持证上岗,所以出现了很多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盲目教育,不断给孩子施压,然后自己的期望值没达到就对孩子进行武力,还美其名曰不打不成才。长期以来,中小学中很多家长由于受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味地从成长的各种愿望需要出发,把家庭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孩子将来“有出息”上,进行功利性教育。因此逼迫孩子参加各种“特长班”学习,不少人基于把自己当年未实现的理想,把改变家庭社会地位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父母一心希望考个好分数,希望小孩子成龙成凤,不注重孩子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这将会形成儿童发展的障碍,很多小孩子心里承受能力不够,得了心里疾病,个别人甚至走向歧途,损害其终身的发展。 而家长对孩子施加武力,会给孩子一个印象,让孩子为有样学样,去打其他小孩子,这也可能是校园暴力的一个来源。



木子雨老师


关于家庭教育,久明老师这样说:


家庭教育伴随1980年独生子女政策实施被再次提起,但时至今日,仍处于“叫好不叫座”的阶段,仅有很少部分的线上线下课收到点钱,绝大数从业者都停留在自我学习和公益讲座、咨询的状态!


所有教育者和家长清一色都认为“家庭教育极重要”,但一旦让其掏钱学,就犹豫了!

原因似乎很多,我认为核心只有一个:过往的家庭教育课程没有让家长真正看到成效!

【家庭教育从业者所学理论、方法不是来源于验证过的实践,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己的圈子纸上谈兵的自我陶醉】

也正如此,从业者的心很虚,所以从始至终,这一行的人总是试图用“假意公益课”去寻求认同,其结果:免费的东西从来不会引起重视,而奉献者的意图是想“钓鱼”,一旦钓不到,就换地方,多个地方同样结局,没有利益支撑,终归持续不了……每次各地蜻蜓点水的宣导,都一次次加重组织方、受众方对这个行业的轻视、质疑,甚至不尊重!如今,再去搞这类的推广,基本各地都是淡然处之,因为弄得多了,名利上没啥甜头!

鉴于此,我觉得“家庭教育”必须直接商业化【不要犹抱琵琶半遮面】从扭捏的状态里,迅速走出来!

前提是产品过硬!

欢迎关注我的主页,每天更新家庭教育知识!


久明教你管孩子


很严重。溺爱十分严重,许多独生子女培养成了小皇帝。川我为中心,藐视一切。见了长辈不会叫人,见了老人不会叫人,很没礼貌。很不会感恩思想,一切都当你们应该,父母应该,谁叫你们生了我。总的说来,都是父母溺爱孩子培养出来的。人之初,性本善。为什么不善了呢?都是父母溺爱培养出来的。习惯了以我为中心,习惯了饭来不张口,衣来不伸手的生活,习惯了把父母当仆人的生话。所以,不爱学习,十分懒惰,受不徨一点批评,受不得一点挫折,动不动就要去死。爸妈只有耐心伺候。这种情况,必频改变。一定要让孩子吃点苦。受上挫折,才有生存能力,才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切都代替孩子做,不纡,不行,绝对不行。独生子女的教育,是个大问题,特别是现在生话好了,更是溺爱有加。


钟灵毓秀饶


严重。

刚刚进入社会的时候,我极度不喜欢小孩子,静谧给我带来安逸,而聒噪会让我抓狂。依稀记得一位智者曾和我说,等你有了孩子我们再来讨论这个问题,当我的豌豆在不经意间来到这个世上的时候,我才发现孩子的“聒噪”,是一种天籁而非折磨。

我试着努力的去在他成长的路上尽可能多的去陪伴,但是慢慢的我发现我不够平常心,更不够耐心,我开始变得焦虑,但是却根本抓不住焦虑的点在什么地方?

优秀的世界很小

直到在工作中,慢慢接触了无数的家长之后,我终于明白我的焦虑来自哪里,望子成龙的希冀变成了我的负担。

最近几年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家长,因为工作的需要,我们一次又一次的促膝长谈,他们对我推心置腹,我对他们知无不言,但是话题的核心永远都是一个,就是他们一个或者两个孩子。和他们的交流也慢慢的让我成长了起来,我学会了做一个父亲,但是我没有学会做一个老师。很多家长和我讨论怎样去教育孩子,我觉得我不配讨论这个问题,至少在豌豆足够优秀之前我不配,但是恰恰因为豌豆不足够优秀,我反而更有了话语权,到底什么才算是优秀呢?

我见过毅然放弃帝国理工的offer,而一心只为牛剑的高冷学霸,我也见过被所谓的联合办学荼毒的隐隐学子。

我见过从一所普通211高校,凭一己之力把斯坦福研究生导师堵在学校里面而拿到录取通知的女中豪杰,我也见过五年大学生涯四换学校的流浪诗人。

他们到底是优秀还是不优秀呢?

在他们的角度上,他们都是优秀的,但是在他们的家长的角度上又都是不优秀的。

中国式教育路线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句话叫“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正是这句话把家长带进了前所未有的误区,关键在于“望”字上。

为了这个美好的愿望,所有的家长一次又一次的前赴后继,用行动去捍卫自己的希冀,但是却没有问过孩子是不是喜欢。

所有的家长一次又一次的放弃一切,用经验去弥补自己的遗憾,但是却没有想过会不会失败。

当一个家长心力交瘁的把自己年幼的孩子通过一套不能居住的学区房把孩子送进最好的小学的时候,他是骄傲的,孩子是光明的,但是谁来保证孩子一定平步青云。

当一个家长费尽心机的把自己懵懂的孩子通过各种人际关系把孩子送进最好的初中的时候,他是骄傲的,孩子是光明的,但是谁来保证孩子一定金榜题名。

当一个家长劳心劳力的把自己叛逆的孩子通过各种所谓的兴趣打造成一个一专多能的特长生的时候,他是骄傲的,孩子是光明的,但是谁来保证孩子一定喜爱并愿意从事。

当一个家长倾其所有的把自己成年的孩子通过各种补习演绎成了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21世纪接班人的时候,他是骄傲的,孩子是光明的,但是谁来保证孩子一定会笑着从高考的考场走出来。

当一个家长走投无路的把自己未知的孩子通过得过且过的方式送到海外,变成围城里的一个海归的时候,他是骄傲的,孩子是光明的,但是谁来保证孩子一定会出人头地,扶摇直上。

困扰往往是自己带来的

中国的家长是辛酸的,他们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给孩子最好的东西,但是却不允许孩子失败。

而中国的孩子更是悲催的,因为他们天生肩负着全家两代六口人的重担,这个担子叫阶级提升。家长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是这种美好的愿望反而给孩子带来了无尽的压力和折磨。他们不敢奢望选择的权利,但是至少给他们失败的权利。

一个分行行长加一个保险公司城市负责人,他们的孩子必然是金融新贵,哪怕他数学都不能及格。

一个大学教授加一个中学老师,他们的孩子必然是大家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哪怕他只是喜欢计算机。

一个实业家加一个全职母亲,他们的孩子只能是商学院高才,子承父业,哪怕他真的很喜欢画画。

在彩票的世界中,中奖了是意外,不中奖是常态,人人皆知,人人皆能接受,为什么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就不可以了呢?为什么不能做最坏的打算,往最好了去努力呢。豌豆很喜欢骑平衡车,但是他没有参加过专业训练,更没有全国各地去比赛,有一次陪他去比赛,很多的家人和朋友都在给他鼓励,“豌豆加油,一定要拿第一”。我笑着说谢谢,但是当我带豌豆去检录的时候,豌豆问我,“爸爸,拿第一难吗?”“孩子,难,很难,爸爸希望你能进入决赛,因为进入决赛就有奖杯,你不是喜欢那个奖杯吗?”

我没有资格说我的方式是对的,但是我知道,我看到豌豆获得第七名的时候,我开心的像个孩子,至少我比第二名的那个家长要开心的多,因为我给了自己最坏的打算,而豌豆做了最好的努力。

在给孩子最好的之前请先把最坏的拒之门外

人们总会去为了一个美好的希冀买单,但是却从来不会去考虑幻想破灭时的办法,教育更甚,因为你不想输,也不能输。

所有的家长都会把最好的东西给到孩子,因为这是他们成龙成凤的根本,但是孩子的教育是一场没有退路的投资,什么样的投资最安全?在这银行信托纷纷打破刚兑的今天,保本成了最大的安全,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给孩子一个保本的未来,然后再去追求更高的收益呢。

在金融领域我们会去谈标准普尔,会去谈4321,那么在教育上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呢?

相信我,当你在教育之路上给这些优秀的孩子们兜住了他们的底线,你会发现孩子还给你一个充满惊喜的世界。


老张的后院


穷养儿富养女,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对小家庭的稳定性极为不好,导致男孩成懦弱无能之辈,女孩成了武则天试的女人,几乎改变了,以男人为主的社会,阴阳失调,五行缺水,这对经济发展极为不利,女人柔情似水,能给小家庭带来财运福运,穷养儿容易引起男孩子破罐子破摔,反正就这样啦,就将就一生吧,国家号召我们大众创新创业,为啥兴不起来,女士成为了当家做主的主人,不叫自己的男人有创业的心,挣起佘不起。男人怕打架,所以不想创业,这得引起重视,改变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狼善良617


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感受到其实家庭教育问题还挺严重的,举个例子,有一次出去吃饭,遇到一个特别淘气的孩子10多岁吧,服务员来上菜时,孩子问,你这么伺候我们能赚多少钱?我爸爸在美国,昨天给了我100美金零花钱,你知道是多少人民币吗?我当时听到这个孩子说这些话时,真的感觉到很心痛,我特别想上去和他说,职业不分贵贱,应该尊重每一个靠自己的勤劳生活的人。可真正痛心的是,孩子这样的攀比心,傲慢的态度都从何而来?之后看到孩子妈妈大声打电话的样子,我一切都释然了。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别想着一个傲慢,无理的家长能教育出通情达理的孩子。还有一次,在地铁站,有个男人带着儿子,这时来了个乞丐,沿路乞讨,男人掏出了一块钱,和他儿子说,他给你磕完头,再把钱给他。我当时真的无语,我没明白这个当父亲的在培养孩子什么?高人一等的气质吗?最基本的善良都是要求回报的?举了两个比较负能量的例子,其实我们网上也看到过很多。所以说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呼吁父母,做好孩子第一任老师,要有榜样的力量。


门老师领进门


我认为现在的家庭教育有很多问题,也很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过分溺爱。现在大多数家庭是年轻的父母上班,往往是双方的老人在家带孩子,接送孩子上幼儿园、上下学,隔辈亲导致这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们对孩子有求必应,要星星不给月亮,即使孩子犯了错,也不舍得管教,致使孩子在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与人交往方面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守规矩,以我为大,为以后健康成长埋下隐患。

二、父母与孩子关系紧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使为人父母者对孩子施加了过多压力,报这个班、那个班,又因为忙于工作,亲子时光少之又少,对孩子的学习只要结果,不问过程,这让孩子不愿与父母敞开心扉,对父母的教育又能听得进多少呢?

三、只重视成绩,忽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的品德是人立身之本,健康的身心比成绩更重要。可是很多家庭却对此重视不足,孩子成绩优秀,但心理脆弱、自私狭隘,在品行和心理方面存在种种问题,试问这样的孩子,他的人生之路能走多远呢?

家庭是孩子的起点,孩子是行路人,父母是铺路人,只有重视家庭教育,给孩子铺好正确的跑道,才能引领助推孩子走向锦绣前程。

因此,要想教育好孩子,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要先学习任如何做父母,这是一门很重要的功课。


听雪细语


现在的家庭教育问题还是很严重的,一是大多数家长不会当父母,不清楚父母应该在孩子的各个成长阶段扮演什么角色。二是家长不去积极主动学习有关教育学、心理学、人际交往学等方面的知识,与孩子沟通时,无所适从。三是很多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和成长,特别是不少父亲,很少花时间陪伴孩子。四是一些家长不太注重个人的言谈举止,在孩子面前轻佻不文明,给下一代树立了不好的榜样。五是个别家长将教育的责任甩给了学校里的教师,而不知家庭教育才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六是单亲、家暴、留守的问题也是家庭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


圈点评说


当前的家庭教育有不少问题存在,可以说是非常严重。

第一,教育孩子不得其法。这应该是最主要的一点。

教育孩子,不是种花种草种树,偶尔施肥浇水,然后任其自由散漫成长。孩子是有思想的,而且不是固态的,稍不留心,他会走偏,远离正常的方向。甚至遭遇不测,跌入绝境。

孩子的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家长系统学习。否则,苦了自己,害了孩子。

第二,不管不顾随其自然。

有的家长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出现问题,一心用在工作上,让孩子自由成长,还美其名曰,给孩子充分自由发展的天空。

有的家长确实工作太累太忙,腾不出身管理孩子,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结果可想而知,孩子的性格出现问题,或自闭,或忧郁,或分裂,跟家人疏远,跟社会脱节。这样的悲剧就是家长责任心的问题!

第三,盲目跟风害人害己。

有不少的家长攀比心理严重,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在学啥,就立马要孩子照做。看到孩子到贵族学校,就倾家荡产的感觉,拼了命也进去。看到人家去了重点名校,他也不甘落后,到头来孩子一事无成,自己家破人亡。出力不讨好,最终孤家寡人一个。

第四,水平有限无能为力。

有的家长,确实由于各种原因,自身能力有限,对孩子的教育无法帮忙。看到孩子的痛苦,他自己备受煎熬,却无济于事。

孩子当自强,苦难是最好的学校。我们只能祝福并努力给予这样的孩子以最大的关爱,让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是与社会大环境休戚相关不可分割的。但我们要保持初心,保证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教育走在正确健康的大道上。








纵哥的诗意生活


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在家庭的环境中长大,所以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很深刻又深远。

中国的父母在这方面注重并且能很好选择方法的并不多。

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就是:一、孩子听话;二、好好学习,学习好。其它并没有给到太多关注,特别是心理这块。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家庭教育。

比如一些特别值得反思事件,

1、如许可馨事件,三观不正、素质堪忧,这样的高学历能代表什么?学历高代表学习好,可是,她自己却说她的一切归功于她的爸爸和在苏州的资源。又让人怀疑学习真的有多好。他网络的发言让全民痛骂。为什么,品德不好。教育失败。

2、还有那个隔离还要只矿泉水的女生。自私自利,不会换位思考,没有同情心。这二件事情相对性质恶劣些

3、还有林妙可,家长帮助有了捷径人生。结果暴露,孩子那时候还小,辨别是非还是弱些,可是父母呢?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呢,导致林妙可一直被大家否定和审视。

当然,上面只是部分人,很多人还是好的,我们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要区别看待。

再回归我们的家庭教育,那什么是家庭教育呢,家庭教育含家庭的环境、家庭教育的方式、及家长为人处世态度。具体表现在二个方面:即家庭成员关系和家长对孩子的关系。

家庭教育应该注重哪方面培养呢?

第一、注重培养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挖掘孩子自信、向上的一面。正面地引导孩子,多鼓励,以身做则。让孩子多参与及发表意见,让孩子成为主导。家长侧面辅助。让孩子多有成就感。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

第二、因材施教,不一刀切,多途径增加孩子的见识。多观察孩子特点,找到适合孩子教育方法。另外多做些课外阅读,多出去看看,即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的意思。就是帮助孩子打开视野,不局限。

第三、培养并保护孩子的兴趣、好奇心。好奇心和兴趣是成长的动力,要保护再加以引导。

第四、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和关心。孩子不属于爸爸也不属于妈妈,经由你生,与你相伴,却有自己独立的轨迹。给他们爱而不是你的意志。

第五、家长要经营好家庭关系,肯为孩子改变、肯为孩子学习。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就是家长希望孩子如何,那么家长就应该先如何。你怎么和他相处,他也会怎么和别人相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时时都在,且影响深远,所以,家长要改变和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吧。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那么,家长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帮助他们健全地发展自己,帮助他们学会如何面对这个世界,面对未来,要点燃他们的人生。

父母的高度决定孩子未来的格局,希望家长没给到孩子真正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