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了一年級,放學總愛唱這首“兒歌”,寶媽聽清歌詞後很生氣

文|西紅柿媽媽

小孩子記性不好,但對兒歌卻挺喜歡,朗朗上口的詞句,會伴著孩子長大,甚至影響孩子一輩子。比如,“小呀小二郎,揹著書包上學堂,不怕太陽曬”幾句詞,就能堅定孩子的學習決心,讓孩子開心上學去。但可怕的是,也有一些兒歌,就是“人造”的垃圾歌曲,很容易毀了孩子的價值觀。

放學後,女兒總是唱這首“兒歌”,寶媽聽清楚歌詞就找老師理論

一位齊齊哈爾的小琪女士,她聽見娃唱的兒歌后,立即跑到學校找老師理論。小琪女士說,她從來就沒這麼難受過,她甚至忽然間懵了,都搞不清楚,自己為啥活著了?

是什麼讓一個女人,失去了生活的動力?

孩子上了一年級,放學總愛唱這首“兒歌”,寶媽聽清歌詞後很生氣

原來,小琪女士發覺,最近女兒回家後,跟之前不一樣了。女兒之前很文靜,放學後愛一個人安靜看動畫片,一個人老實寫作業,一點都不讓人操心。現在不同了,女兒回來後就拿手機玩,反覆在學生群裡“唱兒歌”。

仔細聽了這歌詞,小琪女士心驚肉跳,想不到這才上小學一年級的女兒,竟然學會了這種兒歌,兒歌是這樣唱的:

媽媽不陪我玩,爸爸不陪我玩

只有老師陪我玩,老師對我好

媽媽不陪我玩,媽媽不理我

爸爸不陪我玩,爸爸不理我

只有同學陪我玩,同學對我好

小琪女士說,一首兒歌指出了“爸媽不愛娃,故意不理娃,只有老師和同學最好”,這樣的觀點讓當媽媽的她,真心接受不了。

想到自己之前,做全職寶媽的辛苦,再想到最近為了多賺錢,她不得不出去打工,學習新技術,還多次被領導責罵。她一個女人,為娃付出了這麼多,娃不稱讚就算了,還埋怨媽媽不陪伴她,她太鬧心了。

孩子上了一年級,放學總愛唱這首“兒歌”,寶媽聽清歌詞後很生氣

小琪女士氣不過,就去找娃的老師理論。老師說,這個群是幾個班級骨幹,小孩們自發組織的,跟他沒關係。而且,歌詞也都是兒童視角,孩子們自己寫的歌詞,大概唱的都是孩子的心聲吧!就算表達方式不對,也應該引起家長的反思。

小琪女士啞口無言,真想不到,這都是小孩子們自己造的歌。

當寶媽的女人,何時最難過?

1 孩子不理解自己時,媽媽最難過

當媽的為了孩子,忍受了許多苦,遭了太多的罪。每個孩子都是媽媽身上的一塊肉,若說媽媽最愛的人是誰,那肯定不是老公,一定是自己的娃。所以,當親生骨肉不理解媽媽,故意跟媽媽作對,對媽媽埋怨時,媽媽會很難過,心情會非常的糟糕。

孩子上了一年級,放學總愛唱這首“兒歌”,寶媽聽清歌詞後很生氣

2 老公不幫忙時,媽媽最難過

有的老公把帶娃,當做女人該乾的事情,他們像個甩手掌櫃一樣,一天到晚懶惰要命,啥家務活都不想幹。媽媽不是鐵打的,自己身體不舒服,趕上老公不幫忙,媽媽心裡建設就會坍塌,相當的焦慮和難過。

該怎麼告訴孩子,當媽媽是個苦差事?

1 教孩子“唱童謠”

不好意思直接跟孩子講,媽媽很辛苦。或者,很擔心孩子聽不懂,不知道為啥當媽媽很累?那乾脆直接教孩子唱童謠,歌詞裡面就能體現媽媽的不容易,還告訴了孩子該怎麼愛媽媽呢!

孩子上了一年級,放學總愛唱這首“兒歌”,寶媽聽清歌詞後很生氣

比如:“我的好媽媽,下班回到家,勞動了一天,真是辛苦了。媽媽,媽媽,快坐下,請喝一杯茶,讓我親親你吧,我的好媽媽。”

再比如:“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哪裡找。”

2 給孩子看“媽媽”類圖冊

對語言理解不上去的孩子,可以給他們看畫冊。找一些能展現母愛的圖冊,一邊給孩子講解,一邊對照自身來說,讓孩子在愉快的氛圍裡,瞭解到媽媽的不容易。

比如,一隻鴨媽媽在河裡,不停的遊啊遊,它在給寶貝找食物吃。用這樣的畫面小故事,來對照生活中的媽媽做飯,給孩子準備食材、補身體,孩子就會感受到當媽媽很辛苦了。

孩子上了一年級,放學總愛唱這首“兒歌”,寶媽聽清歌詞後很生氣

3老師的教育很重要

上學期間,老師對孩子的教育引導,這是十分重要的方面。多數老師都會告知孩子,媽媽很辛苦,媽媽是一個偉大的職業,小朋友要理解媽媽的不容易,多替媽媽做家務,分擔媽媽的難處。好老師能教育出懂事的娃,能讓小花朵們表現出,疼愛媽媽的一面。

培養孩子愛媽媽的心,一定要趁著孩子小時候,趁著孩子尚未建立成熟的價值觀之前。不然,孩子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念,再想去引導孩子愛媽媽,可能就要多費力氣了。

孩子上了一年級,放學總愛唱這首“兒歌”,寶媽聽清歌詞後很生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