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多煮"2道粥",可消火,能止咳,养脾胃,孩子要多喝

又到了万物复苏的春季,对于正在发育的孩子来说,这个过渡阶段尤为重要,中医上说"四季脾旺不受邪",孩子的脾胃强,身体的抵抗力就会越好。对于现阶段的孩子来说,生长过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消化功能还尚未完全发育的孩子,这本身就是一种挑战。

清明前后,多煮

"脾胃虚百病生"

孩子的脾胃调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脾胃功能强,身体抵抗力就会增强。那么孩子生病的几率也会大大减少。如果你家孩子有以下4个特点的话,这就在提醒你给孩子调理脾胃刻不容缓。

1.孩子特别容易感冒,抵抗力差;

2.孩子的面色萎黄,眼袋带着青色,鼻梁处也会有青筋凸起;

3.孩子生长发育慢,比较瘦小或者虚胖,个子不高;

4.没什么食欲,睡眠不好;5经常出现腹泻或者便秘等消化方面的问题。

清明前后,多煮

清明前后,多煮"2道粥",可消火,能止咳,养脾胃,孩子要多喝

一、苡米山药粥

主要的材料就是家里比较常见的苡米和山药。苡米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的作用,并且苡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含量远远高于米和面,并且很容易被孩子所消化。山药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对脾胃虚弱的孩子来说,有积极作用。

清明前后,多煮

二、玉米赤豆粥

玉米的能够帮助孩子健脾利湿,开胃益智。孩子多吃玉米,能够帮助孩子提升肠胃功能以及消化能力,对孩子的智力开发也有重要的作用。赤豆呢有健脾补血的作用,如果孩子脾胃虚弱后,很容易贫血,这个时候赤豆就能够帮助孩子补铁补血。

清明前后,多煮

喝粥只能进行慢慢的调养,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孩子的积食问题,如果有时间可以让孩子适当多喝些牛奶,牛奶属于中性食物,能补脾胃且让大肠滋润,还有面条、茯苓类猴菇,锌棘糊糊水,促进肠胃蠕动加快消化和吸收,调节肠胃压力,从内平衡各组织器官,缓解积食,孩子吃饭更香,消化更好,对微量元素也可以充分吸收,另外像一些油腻辛辣食物,还是避免给孩子摄入,这些食物只会加重孩子的肠胃负担。

另外一点要注意:

孩子正在长身体,妈妈也舍不得孩子饿着,经常给孩子加餐,特别是晚上、睡觉前,以及周末,养成了孩子大吃大喝的习惯,很容易积食不说,给脾胃也增加了不少消化负担,娃容易生病不说,还耽误长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