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水煮鱼引发的吃饭问题联想

​阳光并不明媚的周末,正午将至,看了看外卖盒中越来越缩水的鱼片,我陷入了沉思。前阵子屯下的米面和干果,考虑着要不要把它们吃掉。

一份水煮鱼引发的吃饭问题联想

基于被病毒困住的前车之鉴,以及多国取消粮食出口的公告,我决定查下中国的粮食市场行情,重新考虑是吃掉库存还是增补库存,像往常做房地产市场研究一样,我找到了国家粮食局的网站,又看了看神奇的B站视频。

一份水煮鱼引发的吃饭问题联想

不出意外,我们是第一,作为农耕文明成长起来的农业大国,我国依然需要购买不少粮食,毕竟人口摆在这,每天一睁眼就要考虑吃饭问题,这也导致我们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粮食进口国,每年的粮食进口额约为64亿美元/约合450亿人民币。然而,这只是2017年前谷物类主粮进口数据,如果算上蔬菜水果、牛奶、水产、肉类等,远不止这个数,为了更加全面的数据,我查询了我国海关网站的统计。

一份水煮鱼引发的吃饭问题联想

一份水煮鱼引发的吃饭问题联想

2019年累计食品进口金额为1.1亿吨,420亿美元,约合3000亿人民币,加上其他零食类进口,估计超过4000亿元。

对比我们房地产行业动辄千亿万亿的规模,这个数据似乎无足轻重,看起来不过多卖几块地的事,仅杭州一年卖地都超2000亿了。

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第一,企业买地和居民置业大都是投资,是要赚回来的,买粮是消费,是纯支出。

第二,人民币是内循环的货币,进口粮食是要用外汇的,印刷机在这里并没有作用,需要我们开动世界工厂出口商品赚外汇,而今年这个疫情如果继续扩大,出口不言自明,外储能撑多久就不得而知了。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的,农业是靠天吃饭,耕地更是有限的,既无法快周转,更无法快速扩大产能,碧桂园或许可以一天建出一层楼,但绝不可能一天时间种出哪怕一粒米,人类没有这个技术。而今年全球疫情、蝗灾先后影响,粮食可能还要减产,供需关系必然紧张,粮食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经历过16-17年地产行情的我们,应该会记得被暴涨支配的恐惧。

而我们进口粮食的主要来源,是他们......

一份水煮鱼引发的吃饭问题联想

作为世界最大粮食出口国,米粒坚是名副其实的米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地广人稀,也能出口粮食,但他们主要不是种植水稻,我们进口的主要是美国、阿根廷、巴西的大豆,印度、越南的大米,看到这里,我想没有人会认为美国疫情的爆发,对我们是什么好事,至少在粮食这件事上,如果美国粮食也不出口了,就如一个城市最大的开发商突然封盘不卖了,价格变化可想而知,吃饭可是硬刚需,没饭吃真的会死人,印度遭遇蝗灾,今年还能出口多少,甚至能不能出口大米都很难说,非洲蝗灾饥荒已经有预兆了,不知道会不会为了抢粮食打起来。

一份水煮鱼引发的吃饭问题联想

或许是和平的年代太久,让人们忘记了饥饿曾困扰人类数万年,战争往往因此而已,地球的和平,也只是近几十年的事。

当然,我国还有储备粮,中国每年大量进口粮食,也并不只是因为产能不够,我找到了世界粮食总产量数据,从数据看是全球第一,美国第二。但是......

一份水煮鱼引发的吃饭问题联想

中国14亿人口,美国3亿人口,人均耕地和粮食供给自然无法相比,不过印度13亿人口与中国相当,却是第三大粮食出口国,神奇的印度人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份水煮鱼引发的吃饭问题联想

很简单,肉吃得少,牛每长一斤肉要6-20斤饲料,羊长一斤肉约需5斤饲料,中国大量进口的大豆、谷物等都用来做饲料了,还有酿酒,榨油、食品加工等其他用途,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也曾出口粮食换取工业材料,那时候农民大多就吃不起肉。现在大量进口的食品,除了豆类,谷物,还有很多农牧渔业产品。

一份水煮鱼引发的吃饭问题联想

所以,万一粮食进口大量减少,也不用过于担心没饭吃的问题,米饭还是够吃的,国家也会动用储备粮平抑米价,但是牛排、烧烤、零食夜宵什么的就别想了,资源稀缺下肯定会优先保证刚需主粮供给,改善型饮食供应只会更稀缺,大家的生活质量必然要下降,家里有矿的可以忽略这句话。

一份水煮鱼引发的吃饭问题联想

那,外部粮食进口减少,可不可以通过国内增产来补充呢?

一份水煮鱼引发的吃饭问题联想

从数据上看,我国的粮食产量从15年起,基本稳定在13000亿斤,15年也是地产行业大规模棚改的时间,考虑到耕地已经基本饱和,不太可能大规模增加。接下来我们看看我国主要产粮区的分布。

一份水煮鱼引发的吃饭问题联想

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在东北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淮、太湖一带,少部分在四川盆地和珠三角,注意图示是商品粮,也就是市场主流市场销售的粮食,不是说其他地方没有产粮,而是其他地方基本自给自足或供小于求,需要购买,比如河南也是农业大省,但人口众多,人均就不够了,另外,黄河的生态破坏可能也导致了华北平原的农业退化。

这里就又要说到一个重点了,注意看中间那个位置,江汉平原,嗯,就是这次疫情的重灾区——湖北。

明清时期有句名言:“湖广熟,天下足”;湖南、湖北两省盛产稻米,两湖丰收,则天下粮足;但今年,虽然目前已经陆续复工,农业的影响相对也没有工商业那么明显,但,今年稻谷还能不能丰收,谁也说不准。

而且,前两天水利部要求编制超标准洪水预案,我想,还有哪个地方会有超标准洪水呢?

一份水煮鱼引发的吃饭问题联想

两湖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平原,如果不能丰收,那今年不要说粮食增产,不减产就是万幸了。

2015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四年稳定在6.5亿吨,加上每年进口的1.2亿吨,合计消费约7.7亿吨。按重量折算,1.2亿吨的进口量仅相当于6.6亿吨国内总产量的1/6,看似问题不大,但人性是情绪化的,实际生活中,一旦出现供不应求,价格往往不是简单的按比例上涨,而是抢购性暴涨,再加上进口的水果、肉类、奶粉等,相比于谷物,对外依存更大,必然雪上加霜。

一份水煮鱼引发的吃饭问题联想

一份水煮鱼引发的吃饭问题联想

南方吃米,北方吃面,是气候决定,也是文化使然,就像我们喜欢吃甜食,那是基因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有时候吃什么不吃什么,也由不得我们。

吃完缩水的水煮鱼,关上电脑,困意席卷而来。


前阵子屯的米面干粮,还是先放着吧,再淘点干货,天大地大,终还是吃饭最大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