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媒體公司靠什麼活下去


戶外媒體公司靠什麼活下去

新冠疫情造成我國戶外廣告業今年第一季度停擺,其在歐美的肆虐進一步導致客戶預算的萎縮,怎樣才能活下去?必須轉變觀念,儘快提升5方面的能力。


一、數字化運營的能力


數字化運營並不是要把媒體本身都變成數字媒體,更多的是在洞悉營銷現狀之後對傳統廣告觀念的進化、對新技術或新模式恰如其分的應用。所謂數字化,就是使現有的戶外媒體物聯網化,能夠實現營銷的閉環,而物聯網化的核心是使戶外廣告與受眾的手機能夠互聯互通、進而讓廣告主看見效果。


根據各方面的調研,疫情之後,80%以上的客戶要求品銷合一,80%以上的廣告預算會投給數字化媒體,因其能夠實時看到效果。如果戶外媒體公司不能提出促進銷售的解決方案即藥方,那戶外媒體在客戶眼中就是比比皆是的藥材,只能賤賣了。


戶外媒體平易近人,天然陪伴本地消費者,但與消費者連接這項最後一米的工作沒有做好、做到位,致使客戶質疑戶外廣告的效果。目前,以5G商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為核心的50萬億的“新基建”已經展開,這是戶外媒體轉型升級的天賜良機,同步也將加速戶外媒體公司的優勝劣汰。


戶外媒體為什麼要物聯網化、如何物聯網化?有哪些成熟的技術、平臺、夥伴能夠幫助不同種類的戶外媒體實現物聯網化?這正是即將於6月18—20日在濟南主辦的第17屆中國戶外傳播大會要集中展示的。通過各種雲平臺,從各類智能化軟、硬件(百十元、千餘元或上萬元不等)中選用適合自身媒體的,不僅能夠和受眾的手機互聯互通,還可以突破戶外廣告在時間與空間上的侷限性,通過社交購物平臺放大戶外廣告的單點效應,讓客戶看見效果。


戶外媒體公司跑馬圈地的時代早已過去,戶外媒體已經無孔不入,未來的增長更多的不再是依賴媒體數量的擴充,而是如何盤活存量、提升現有媒體的效用。這其中,如何用數字平臺、數字技術賦能現有媒體,用數字化輕運營方式激活公司、管控媒體、贏得客戶,是戶外媒體公司老闆們首先必須掌握的。


二、場景化再創意的能力


大多數戶外媒體只是在做發佈,沒有或者無需根據自身媒體的特性去做因地制宜的再創意。未來若繼續如此,要麼接不到單,要麼只能比拼低價。只有根據不同戶外媒體的場景屬性做出更能打動受眾的創意,才能贏得客戶尊重,賣出高價。客戶其實是希望自己的廣告與眾不同的,受眾也是喜新厭舊的,根據對自己媒體及其對應的受眾、對場景化的理解去創新廣告、去定製傳播,這才是戶外媒體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才能把戶外媒體高價賣給合適的客戶,贏得客戶的持續投放。


戶外廣告的現場感很強,場景化的好創意絕大多數不是在辦公室裡誕生的。照搬電視媒體廣告、印刷媒體廣告的創意,無法凸顯戶外媒體的價值。戶外廣告創意必須與戶外媒體相匹配,要有出奇制勝的效果,就必須到媒體發佈的現場,沉浸其中、悟透場景才能拿出好的創意,這就是戶外媒體的場景優勢。於是,亞洲戶外在最近五年連續主辦了“金場景”營銷案例的評選, 第五屆金場景營銷案例的點評與頒獎即將在今年6月19日第17屆行業大會主會場展開,以便激發、引導大家做出更多更好的創意,贏回行業的尊嚴。


當然,如果你在過去的一年中已經發布了自以為很棒的戶外廣告創意,歡迎你儘快投稿,積極參與這項特別針對戶外廣告行業的創意大賽。參與彰顯公司價值的大賽評選,一直都是免費的,截稿時間為今年5月10日。


三、本地化入口的能力


戶外媒體落地生根,是本地化的媒體。戶外媒體自然地、高頻地貼近生活軌跡固定的本地常住人口,深度植入本地消費場所,比誰都更瞭解所面對的受眾,這是本地化的戶外媒體得天獨厚的優勢。只是,在日益數字化的今天,戶外媒體這種本地化的天然優勢,還沒有成為多數客戶首選的廣告入口,客戶尚未看清經由這樣的媒介入口所帶來的轉化率。


戶外媒體作為入口的價值,如何實現?從實施路徑來講,大體可分為以下三種:一是配合空中電波媒體的品牌推廣,戶外媒體做地面的提示或催化;二是為實體店家或商超引流導購,戶外媒體在該實體店周邊數公里範圍內做網格式廣告布控或攔截。以上二種,在以往是主流的玩法,疫情之後更主流的做法,將是第三種:戶外媒體作為線下固定入口持續給線上平臺引流。


戶外媒體如何才能成為線上平臺的入口?一靠物聯網化的技術,二靠場景化的創意。戶外媒體為何要成為入口?因為一旦成為入口,就能突破戶外媒體在此時(廣告到期就停止)與在此地(只是影響現場的受眾)的侷限性,通過線上平臺在廣闊天地廣泛鏈接、無限延伸,產生指數級裂變,這才是大多數客戶真心期盼的,這也是今年6月18日即將在濟南召開的第17屆行業大會的核心內容之一。


四、分級分類營銷媒體的能力


戶外媒體的平均空置率,過去這幾年為45%。國內疫情還未結束,歐美疫情快速蔓延,勢必導致全球經濟的衰退,今年戶外媒體的空置率會高達60%左右。


二八法則具有普適價值。戶外廣告公司老總們要有頭部場景媒體意識,懂得把媒體分類,儘快把20%的頭部場景媒體找出來,把80%的腰部、尾部媒體也清晰地區分開來。然後,學會針對不同類型的客戶,採用不同的銷售策略與銷售工具去面對,務必專業梳理、區別對待、有的放矢。


客戶的玩法,其實已經變了。客戶不再追求廣覆蓋,越來越多的品牌客戶只選擇投放頭部媒體,會分配更多預算把頭部場景做深做透、立竿見影,以便激發受眾互動,然後利用受眾的口碑產生廣泛的二次傳播。因此,若能把20%的頭部媒體品牌化、高端化,將會給戶外媒體公司帶來80%的廣告收入。


順應客戶需求,為了幫助更多城市的頭部戶外媒體在全國脫穎而出,第17屆行業大會組委會正在組織國內200個主要城市頭部媒體資源的推選工作,將在5月份經過三輪網上公示接受全行業的公開評審,然後發佈頭部媒體排行榜,最終結果將於6月19日在行業大會上揭曉,歡迎大家踴躍參與,當仁不讓。


五、直面中小廣告主的能力


二三線城市戶外媒體公司70%甚至90%的廣告主都是本地客戶,其中大多數是中小企業。這些以往不被廣告公司重視的中小客戶,將是今後投放的主力。戶外廣告公司要想活下去,就必須調整營銷方式,以便高效率、低成本對接數量眾多的本地中小企業,在扶持中小企業成長的過程中讓自己也成長起來。


根據近年的調研,我們發現,投放戶外廣告的客戶品類在增加,同一品類的客戶數量在增多,甚至有不少白領以個人名義也在投廣告,但大客戶的戶外廣告投放金額在下降。這將是未來廣告中的常態。如何適應這樣的變化?我們必須儘快提升直接服務中小企業、包括中產個人的能力。

戶外媒體的銷售主要靠人員推銷,很傳統。現在,人工成本越來越高,銷售團隊很不穩定,必須儘快掌握以下非人工的銷售方式:


1、依託小程序交給中小客戶自主投放


利用現有的類似小程序這樣的工具,不再是靠人去銷售,讓更多的中小客戶自主下單做廣告。戶外媒體公司只需提供一個在線監播的平臺,設定好底價後就可以坐在家裡收錢,把廣告投放決定權交給大量中小企業,由其自主下單。


2、藉助程序化購買平臺自動匹配客戶


程序化購買已應用多年,也在不斷進步優化,2.0、3.0的平臺已經問世,可以幫助戶外媒體、尤其是數字化媒體自動銷售。


5G已大規模商用,戶外媒體作為物聯網的一部分,新的應用層出不窮。我們不能固步自封,必須及時更新觀念,參與行業的活動感知外部的變化,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擁抱更有希望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