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四川省工作方案 2020年度實施計劃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川省工作方案  2020年度实施计划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發佈了關於印發《〈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四川省工作方案〉2020年度實施計劃》的通知,詳情如下: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相關部門:

經省政府同意,現將《〈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四川省工作方案〉2020年度實施計劃》印發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附件:《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四川省工作方案》2020年度實施計劃

四川省汙染防治攻堅戰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0年3月27日

附件

《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四川省工作方案》

2020年度實施計劃

為加快推進全省土壤汙染防治工作,改善土壤環境質量,保障農產品質量和人居環境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和我省《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四川省工作方案》,制定本實施計劃。

一、工作目標

完成《四川省土壤汙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和《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四川省工作方案》確定的工作目標和具體任務;完成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及成果上報;完善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繼續開展國控、省控土壤環境質量監測點位監測;更新土壤汙染重點監管單位名單,開展重點監管單位、工業園區、汙水集中處理設施、固體廢物處置設施周邊土壤環境監督性監測工作;推進工業園區水氣土汙染綜合預警體系試點建設;啟動《四川省“十四五”土壤汙染防治規劃》編制;啟動5個土壤汙染風險管控和修復項目實施。

二、重點任務

(一)實施土壤環境監測預警建設

1.全面推進土壤汙染狀況詳查。根據《四川省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實施方案》,完成重點行業企業調查採樣和分析測試,完成風險分級,建立汙染地塊清單和優先控制名錄,完成調查成果集成並上報。(生態環境廳牽頭,經濟和信息化廳、財政廳、自然資源廳參與,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落實,以下均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落實,不再列出)

2.加快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建設。落實《四川省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四川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規劃(2019—2020)》,開展國控、省控土壤監測點位監測。加強各市(州)生態環境監測系統、省級土壤風險管控區、先行示範區、重金屬重點防控區等重點區域土壤監測能力建設,提升土壤監測水平。(生態環境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廳、自然資源廳、農業農村廳參與)

3.提升土壤環境信息化管理水平。完善土壤環境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數據動態更新,做好信息資源共享。(生態環境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廳、科技廳、自然資源廳、農業農村廳、省衛生健康委、省林草局參與)

(二)建立健全規劃標準政策

4.完善土壤汙染防治地方性法規規章。制定、修訂《四川省土壤汙染防治條例》《四川省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條例》《四川省農藥管理條例》等制定、修訂工作。(生態環境廳、農業農村廳牽頭,司法廳、省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廳、自然資源廳、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應急管理廳、省林草局參與)

(三)實施農用地分類管控

5.劃定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根據《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技術指南》,2020年底前完成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工作。(農業農村廳、生態環境廳牽頭,自然資源廳、省林草局參與)

6.加強農用地土壤環境監測和調查評估。重點監測農產品汙染物含量超標區域。加強對固體廢棄物堆放區(填埋區)、作為或曾作為汙水灌溉區、曾作為工礦用地或者發生過重大(特大)汙染事故區、有毒有害物質生產(貯存、利用、處置)設施等周邊農用地地塊的監測工作。(農業農村廳、省林草局牽頭,生態環境廳、自然資源廳參與)

對土壤汙染狀況普查、詳查和監測、現場檢查表明有土壤汙染風險的耕地,要進行土壤汙染狀況調查。調查結果表明汙染物含量超過土壤汙染風險管控標準的耕地,要開展土壤汙染風險評估,並按照農用地分類管理制度實施管理。(農業農村廳牽頭,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省林草局參與)

7.開展耕地土壤汙染成因試點分析。對汙染耕地土壤開展汙染成因試點分析,初步確定耕地土壤汙染源排查方法及試點地區耕地土壤汙染源,採取相應措施保障農產品安全。啟動重金屬高背景區域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調查。(生態環境廳牽頭,自然資源廳、農業農村廳參與)

8.切實加大耕地保護力度。嚴格保護好優先保護類耕地,將符合條件的劃為永久基本農田。

統籌礦產資源開發與永久基本農田調整劃定的關係,經監測評估,確需對涉鎘等重金屬汙染威脅的永久基本農田進行調整的,按照永久基本農田劃定相關要求進行補劃。(自然資源廳牽頭,生態環境廳、農業農村廳參與)

各糧(油)、蔬菜主產縣(市、區)按照農用地土壤環境保護工作方案,開展地力培肥及退化耕地治理。落實農村土地流轉受讓方的土壤保護責任。對優先保護類耕地面積減少或土壤環境質量下降的縣(市、區)進行預警提醒,對農業生產方式等進行調整改進。(農業農村廳牽頭,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參與)

繼續推進“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2020年,“三品一標”農產品有效用標5600個,省級森林食品基地10~20個。(農業農村廳、省林草局牽頭,生態環境廳參與)

嚴格控制在優先保護類耕地集中區域新建有色金屬礦採選、有色金屬冶煉、石油加工、化工、焦化、電鍍、製革、天然(頁岩)氣開採、鉛蓄電池、汽車製造、農藥、危廢處置、電子拆解、涉重等行業企業。(省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廳牽頭,經濟和信息化廳、自然資源廳參與)

推進優先保護類耕地集中區域現有重點行業企業提標升級和技術改造,確保耕地不受汙染。在永久基本農田集中區域,不得新建可能造成土壤汙染的建設項目;已經建成的,應當限期關閉拆除。(生態環境廳、經濟和信息化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廳參與)

9.著力推進耕地安全利用。強化農產品質量檢測,結合農產品協同採樣監測結果,制定重金屬汙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對安全利用類耕地,結合主要農作物品種和種植習慣等情況,制定並實施安全利用方案。

各市(州)要在2020年底前完成土壤汙染防治目標責任書中籤訂的農用地安全利用任務(以新調整的目標任務為準,下同)。(農業農村廳牽頭,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省林草局參與)

10.全面落實耕地嚴格管控。對嚴格管控類耕地,要因地制宜並以市場為導向,認真組織開展種植結構調整。

耕地汙染嚴重的縣(市、區)要制定特定農產品(糧食)禁止生產區劃定及受汙染耕地種植結構調整方案,落實有關措施。推進龍門山斷裂帶石亭江流域、川南土壤酸化區、川西南礦產富集區和盆周礦產富集區等重點區域重金屬汙染耕地修復及農作物種植結構調整試點工作。(農業農村廳牽頭,財政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省林草局參與)

安全利用類和嚴格管控類農用地的土壤汙染影響或者可能影響地下水、飲用水水源安全的,應當制定汙染防治方案,並組織實施。(生態環境廳牽頭,農業農村廳、省林草局、水利廳參與)

對產出的農產品汙染物含量超標,需要實施修復的耕地,土壤汙染責任人要制定修復方案並實施。(農業農村廳牽頭,生態環境廳、省林草局、水利廳參與)

將需退耕的重度汙染耕地信息報送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主管部門,按照我省退耕還林還草統一部署和年度任務規範開展退耕。需退耕的重度汙染耕地屬於永久基本農田的,按有關規定報批,有序退出永久基本農田,並按程序編制永久基本農田調整方案上報審批。(農業農村廳、省林草局牽頭,財政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參與)

各市(州)要在2020年底前完成土壤汙染防治目標責任書中籤訂的農用地嚴格管控任務。(農業農村廳牽頭,自然資源廳、省林草局參與)

11.加強林地草地園地土壤環境管理。嚴格控制林地、草地、園地的農藥使用量,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加大生物農藥、引誘劑使用推廣力度。將重度汙染的牧草地集中區域納入禁牧休牧實施範圍。加強對重度汙染林地、園地產出食用農(林)產品質量檢測。(省林草局牽頭,農業農村廳參與)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