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不幫三忙,不犯三氣,不交三友”是關鍵,家長要知道

自從孩子降臨的那一刻起,父母對孩子的愛就是世界上最無私的,很多家長都努力把最好的都給孩子。

不過教育孩子可不單單是物質上的滿足,更應該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規範孩子的行為,這樣孩子將來才會更有出息,更優秀。

教育孩子,“不幫三忙,不犯三氣,不交三友”是關鍵,家長要知道

不知道各位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沒有遇到這種情況。

“媽媽你要是不給我買這個玩具,你就是一個壞媽媽”,聽到這樣的話,不知道家長們的心中有多無奈,此時就算給孩子講再多的道理,孩子依然不會聽,如果把孩子強行帶走,孩子不僅會大哭大鬧,還會一直埋怨媽媽。

教育孩子,“不幫三忙,不犯三氣,不交三友”是關鍵,家長要知道

有的家長耐不住孩子的小嘴,最後心軟了給孩子買了,買完後孩子的就立馬不哭不鬧了,但是這樣縱容孩子一次,肯定還會有下次。對此很多家長十分困惑,那要如何教育孩子呢?這3點很關鍵。

教好孩子的3要素

一、教好孩子要做到“不幫三忙”

1、不幫抄作業的忙

孩子在上學後,難免會遇到同學有這樣的請求:“能否借我抄一下作業”。

面對這個問題,父母可以直接告訴孩子,作業是對於每天學習的鞏固,所以一定不能將自己的作業借給別人抄,這樣只會害了他們,讓他們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差。

教育孩子,“不幫三忙,不犯三氣,不交三友”是關鍵,家長要知道

2、不幫打架的忙

上學期間,同學之間偶爾出現矛盾是很正常的現象,但是校園暴力的頻頻出現,給每一個家長都敲響了警鐘。

所以家長讓孩子知道,在學校不能幫別人打架,也不能欺負弱小的同學,如果被別人欺負,一定要及時和父母說,這樣才能既保證孩子的安全,也能防止孩子參與到校園暴力當中。

教育孩子,“不幫三忙,不犯三氣,不交三友”是關鍵,家長要知道

3、不幫包庇的忙

對於其他同學犯得錯誤,不能去幫忙包庇,從小就要教育孩子勇於承擔錯誤,對於別人的錯誤更不能進行隱瞞,這樣看上去是幫助了同學,實則是害了他。

教育孩子,“不幫三忙,不犯三氣,不交三友”是關鍵,家長要知道

二、教會孩子“不犯三氣”

1、孩子不能犯脾氣

由於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一個孩子,所以很多孩子都是活在家長們的溺愛中,尤其是家裡的一些老人,總是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時間長了,孩子就會覺得家長的做法都是理所應當,如果不滿足就會像上面例子中的那個孩子一樣,各種哭鬧。

教育孩子,“不幫三忙,不犯三氣,不交三友”是關鍵,家長要知道

所以家長應該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能因為孩子發脾氣就妥協,等他嘗試幾次,家長都沒有妥協,孩子就知道這個方法沒有用了,這樣就不會發脾氣威脅家長了。

教育孩子,“不幫三忙,不犯三氣,不交三友”是關鍵,家長要知道

2、孩子不能犯嬌氣

人們常說女孩要富養,但是這個富養並不是將孩子養的嬌裡嬌氣,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不能養成嬌氣的性格,經不起挫折和困難的話,將來很難有所成就。

教育孩子,“不幫三忙,不犯三氣,不交三友”是關鍵,家長要知道

3、孩子不能犯小氣

小氣是孩子情商低的表現之一,所以孩子小氣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懂得分享,不能犯小氣。

同時懂得分享更容易交到朋友,而且與人分享也能幫助孩子提高情商,同時讓孩子感受分享帶來的快樂,畢竟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教育孩子,“不幫三忙,不犯三氣,不交三友”是關鍵,家長要知道


三:教會孩子“不交三友”

1、不交兩面三刀的人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一定會渴望交到朋友,但是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結交到好朋友,不過一些做事沒有原則、兩面三刀的人一定不要讓孩子交。

教育孩子,“不幫三忙,不犯三氣,不交三友”是關鍵,家長要知道

要跟孩子講清楚,這樣的人不適合做朋友,這樣的人在你風光的時候,會陪在你身邊享福,但是一旦你落魄了,他一定會立馬跟你劃清界限。

2、不交無事生非的人

有些人天生就是有問題的人,喜歡我終生有,同時還非常愛惹是生非,對於本來可以大事化小的事情,他偏偏會選擇火上澆油,抱著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原則去做事,這樣的人同樣也不值得孩子交。

教育孩子,“不幫三忙,不犯三氣,不交三友”是關鍵,家長要知道

3、不交刻薄自私的人

如果孩子的身邊有這樣的人,遇事只顧自己,自私自利,對待任何人和事都非常刻薄,那麼一定要讓孩子遠離這樣的人。

教育孩子,“不幫三忙,不犯三氣,不交三友”是關鍵,家長要知道

世界上並沒有壞孩子,只有不會教育孩子的父母,想要孩子成為優秀的人,家長最好從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從品格開始到情商都不要落下,家長不知道應該怎樣做的話,璐璐教大家一個最簡單的方法,通過繪本,讓孩子產生情感共鳴,幫助家長更輕鬆的培養孩子好品格和情商。

教育孩子,“不幫三忙,不犯三氣,不交三友”是關鍵,家長要知道

【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才能享受優惠】

教育孩子,“不幫三忙,不犯三氣,不交三友”是關鍵,家長要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