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23课《马说》详细笔记。梳理课文知识点,把握主旨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的作者及文体特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重点)

2、结合具体文句理解虚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体会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难点)

3、正确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认识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做有用之才。


文体知识

“说”: 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是一些文人志士对事对物有感而发,宣泄心中郁闷,托物寓意的一种体裁。“马说”即谈马、论马。


作者及背景介绍

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退之。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他25岁中进士后,长期得不到任用,他曾三次上书宰相,都没有得到赏识。加上当时政治黑暗,有才之士不受重用。这些都让他感到明主难遇,在这种悲愤心情下,写下了《马说》,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课文及详细批注


八年级下册第23课《马说》详细笔记。梳理课文知识点,把握主旨


八年级下册第23课《马说》详细笔记。梳理课文知识点,把握主旨


八年级下册第23课《马说》详细笔记。梳理课文知识点,把握主旨


八年级下册第23课《马说》详细笔记。梳理课文知识点,把握主旨


八年级下册第23课《马说》详细笔记。梳理课文知识点,把握主旨


八年级下册第23课《马说》详细笔记。梳理课文知识点,把握主旨


重难点分析

1、本文用“伯乐” “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用了什么手法?

千里马——人才

伯乐——赏识人才的人

食马者——封建统治者

托物寓意: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意。


2、作者是怎样在文章中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本文写于作者仕途屡遭挫折之时,因而本文正是他怀才不遇的怨愤情绪的宣泄。但在封建社会,压抑人才、埋没人才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韩愈之鸣是对整个封建社会埋没、摧残人才现象的深刻批判。用“祗辱”“骈死”来描绘千里马的遭遇,可以看出作者对千里马的同情与怜悯;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来揭示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也可看到作者在为千里马鸣不平时,还有一种无奈和委屈之情。这些感情都蕴含在议论当中,使文章情理相融,从而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


写作特色

1、托物寓意。

例如,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来描绘千里马的终身遭遇,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来揭示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既激起人们的不平感,也表达了当时有才能之人的悲愤。又如“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来刻画食马者的浅薄愚妄,更具有辛辣嘲讽的效果。

2、结构精巧,脉络清晰。

先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接下来,自然就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其才美不外现的原因,对无知的“食马者”进行强烈的谴责和辛辣的嘲讽,最后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


字词句式


八年级下册第23课《马说》详细笔记。梳理课文知识点,把握主旨


八年级下册第23课《马说》详细笔记。梳理课文知识点,把握主旨


八年级下册第23课《马说》详细笔记。梳理课文知识点,把握主旨


主题归纳

这篇议论文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表达了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的愿望,寄托了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苦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