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吗?

善于伪装城府


先定个调,罗永浩并不算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

虽然罗永浩以前常常拿着苹果,拿着乔布斯来做对比,但是,他本身对产品的理解还并不是特别好。

我承认,罗永浩在演讲的能力上非常的强,所以,看罗永浩的发布会可以说是看点十足(主要是段子比较多)

但是,就产品本身来说的话,我觉得,罗永浩还有很多提高的空间。

什么是好的产品?

捕捉用户的痛点并解决的产品就是好的产品。

我们常常说乔布斯非常伟大,为什么呢?因为,在iPhone之前,所有的手机都有一个键盘,但是iPhone通过多点触控技术,将键盘虚拟化,解决了用户在不需要键盘的时候或者需要不同类型键盘时候的痛点。

锤子呢?

不可否认,它有一些非常不错的设定,例如侧面的快捷导航栏,我个人是比较喜欢的,还有滚动截图也非常不错。

不过,还有很多老罗认为的很好的功能,其实只是他自己的YY而已。

以至于锤子手机被大家的接受度并不高。

简单的来说,一个好的产品,应该是让机器做更多的事情,让人做更少的事情,越是傻瓜,其实用户的体验会越好。

但是锤子其实在老罗的YY下,很多比较好的功能,但是使用上并不是非常的方便,对于用户来说,学习使用的成本太高。

当然,锤子的营销也做得并不太好,可能知道锤子的都是喜欢听段子的年轻人,其他的消费者就被天然的排除在外了。而在喜欢听段子里面的,可能又有很多只是单纯的喜欢他那个段子,没有想过去买锤子。

而对于用锤子的人来说,当他觉得锤子好的时候,他想其他人介绍锤子的时候,大部分人是会选择体验一下,还是哈哈一笑呢?

可能哈哈一笑的人又会多一些,为什么呢?这都是营销做的不到位的问题。

而当我们在推荐小米、华为、Vivo、Oppo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选择体验一下,因为品牌的形象已经建立了。

所以,锤子还有很远的路,老罗也还有很远的路。


会技术的葛大爷


就个人来讲,我觉得老罗是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但是却不是一个合格的CEO。

老罗虽然学历不高,但是从做锤子手机开始,他确实展示了产品经理独特的一面。包括于,一开始的大家都抄袭苹果的圆角图标,觉得这个很好,可是锤子图标却按照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的设计,可能大家都觉得很怪,因为觉得和别人不一样,觉得很傻比。但是大家都一样就一定正确么?未必。就像牛顿提出苹果为什么会往下面掉是一样的,这个问题本身很傻比,但是却是正确的。而后面的一步、闪念胶囊和大爆炸,如果你用过,你确实会发现,真的很好用。至少在我平常使用的时候解决了我很多痛点问题。更重要的一点是,确实有很多人开始抄袭他的创意,试问下,如果一个功能不好,那么为什么他们回去借鉴抄袭呢?单从这个地方来说,他对产品的定位确实是一位好产品经理该有的。

当然,手机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创新确实是乏力了。试问下,苹果这几年有过很大的创新点么?他的全面屏说实话,还不如国产的OV的全面屏来的惊艳。这是历史的必然,无可厚非。

当然,老罗虽然是一个好的产品经理,但是确实不是一位好的CEO。我可以说,锤子发展到今年这个地步,很大程度上是老罗的那张嘴和他的性格导致的。他本身就是一个招黑的性格,以前不做企业的时候,其实无所谓,骂来骂去都可以。但是一个好的企业家哪里有天天在网上跟网友打嘴仗的?本来就招黑,后面有些不该说的话还要说出来,导致很多希望锤子完蛋的人看笑话,从这点来说,加速了锤子走到今天这个危机处境的地步。如果他只是一个产品经理,确实会很好,可惜做了CEO。


晨雨细曲


如果锤子科技只推出过T1,M1,R1,R2这几款手机,那么我要说,罗永浩是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


换句话说,截至2018年5月14日,罗永浩都是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


直到5月15日TNT坚果工作站的问世。


在TNT之前的锤子手机,不管外形,配置,锤子系统,自带的一些小软件,都至少是合格品。使用iphone 或其他安卓手机的用户能够无缝转移过来,几乎没有太大的学习成本。我自己买过一部M1L,虽然后来被罗永浩称作耻辱机,但平心而论,在使用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硬伤,甚至我还很喜欢它的大爆炸和闪念胶囊功能,从某种程度上说,的确是帮助我提高了使用效率(如果不是用了半年系统就卡的不行的话)。从这些产品上看得出罗永浩对用户的角色,场景,和需求把握能力是及格的,照这个路子走下去,锤子科技持续的出一些水准之上手机,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TNT起,锤子的战略出了大问题,我不去详细讨论这个产品细节上哪些地方是做的不好的,两个最重要的产品问题,锤子彻底迷失了。


1.通过TNT锤子到底要做什么,想给用户提供什么样的确定性?

2.用户通过TNT能干什么,TNT能让用户依赖吗?

第一个问题是锤子科技公司能力,第二个问题是锤子的用户战略。TNT现场无比尴尬的演示,莫名其妙的设计,以及无话可说的定价,说明在这两个重要的问题上,锤子彻底迷失了,要么是罗老师真疯了,要么就是这台TNT要么是面向融资设计,要么是面向政府设计,总之不再是面向用户设计了。


总之TNT一出,罗老师跟“产品经理”四个字,也就没什么关系了。


弹球小姐Lydia


初识老罗,是因为看到这样一张图。

图中的老罗端坐在堆满了工具的小作坊里精心的打磨自己的产品。这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工匠精神的诠释了。

不得不说这张图给我的影响太过于深刻,导致我直接去找了锤子系统的发布会视频看了一通。

那是2013年的事情,那场发布会也是老罗第一场的“单口相声专场”。

不得不说,锤子系统的UI设计还是非常有个性的。九宫格的设计思路以及用精心的重绘的图标来代替图标下的文字。

这样个性鲜明的UI以及罗永浩本人的单口相声。让我对整场发布会印象深刻,而且时不时的还会随着罗胖抖出的包袱笑一下。

笑完之后我总结了下:锤子科技的起点太低了

锤子系统初始的创业团队只有7个人。注册资本310万,创始人罗永浩之前是一个新东方的英语老师。他们拿了国外著名的第三方制作团队CyanoenMod(简称:CM)的rom源码,稍微做了改动而推出锤子系统。

这完全是一个很普通的第三方rom美化团队的做的事情。而据我所知,当时在做第三方ROM的团队有十几家之多,并没有一家是赚钱的。想要用户为一个系统买单是不现实的,想要赚钱就必须推出自己的手机。

而当时的锤子科技想要做自己的手机,实在是有点蚍蜉撼树的意思。虽然12年的时候在天使轮融到900万左右的投资。但这对于手机这个动不动就需要投入数亿甚至十数亿的产业来说,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事实上,老罗开这场发布会的目的。不仅仅是宣传锤子系统和为即将发布的锤子手机造势。也是为了发布会的那50多万的门票收入,那是发给创业团队的加班费的来源。可见其时锤子资金链的紧张。

2014年5月,锤子科技的第一部手机SmartisanT1发布

平心而论,T1的颜值还是相当不错的。还获得了当年日本设计振兴会主办的Good Design Award设计奖中的“G-Mark国际工业设计奖”。

但不得不说除了外观设计以外,T1是一款彻头彻尾的失败产品。由于对供应量把控太弱,5月20号发布产品到7月份才开始发货。当时的国产旗舰机型都在2000元附近竞争,老罗却将硬件配上已经落后了几个月的T1的价格定到了3000元起步。并且由于太过于追求设计感而忽略了装配难度导致T1的良品率太低,收到产品的消费者也纷纷吐槽T1各种各样的毛病。

事实上,直至去年的5月份,坚果pro开卖的时候。老罗的团队才解决了品控和手机设计的平衡点。以及对于手机各个供应量的把控,并能在发布产品以后半个月以内给消费者供上现货。


坦白的讲,罗永浩是一个不错的产品经理。但仅限于软件上

个人觉得一个网红很适合做产品经理。如今在淘宝上网红卖商品一个比一个牛。所以像罗永浩这样一个“网红”只要产品质量合格,就能有不错的销量。而锤子系统因其独特的界面和鲜明的个性网罗了一帮“锤粉”。可以说老罗在Smartisan OS系统的打造上。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

但是对于手机硬件来说,老罗对于供应量的熟悉程度,话语权,材料的熟悉程度等等方面,实在是不行。这也导致了2017年之前锤子的几代手机销量都平平。

但或许是中国手机届需要老罗这么个性鲜明的人,又或许是因为老罗的坚持,更要感谢这个适合创业的时代。

老罗的手机虽然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但他总能在公司濒死的时刻受到一笔又一笔的融资。又给了重新败部复活的机会。

另外2016年,老罗的锤子迎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原华为荣耀产品线总经理:吴德周

正是吴德周的加盟,担任了锤子科技生产线和硬件研发工作以后。锤子科技才真正在手机的硬件研发和设计上有了硬实力。才有了以后锤子在坚果pro上的成功。

就在今天锤子发布了坚果3手机

我想大家在吐槽坚果3的设计的时候有没有发现锤子的变化。坚果有了自己的独特的外观。1299的性价比不错的定价。在手机发布当天,锤子官网上已经有两种颜色的坚果可以购买了。其余颜色均能预定,并在半个月内可以发货。

这个在我们稀松平常的事情,对于锤子的意义却非同寻常。

有了一个能力不错的硬件产品经理的辅佐,相信在2018年罗永浩和锤子可以走的更远了。

就像吴德周本人说的:“锤子的差异化一直做的很成功,智能手机以后的发展趋势硬件上的差异会越来越小,软件和品牌调性将是锤子与生俱来的优势。”


有态度的土豆


自从腾讯马化腾说自己是产品经理之后,这个称呼现在就像是总经理,CEO一样烂大街了,只要是个老板就说自己是公司最大的产品经理。关键是,罗永浩到现在并没有做出什么让业界内认可的产品,他更多是一个相声演员。

从锤子一代,到坚果,到今天发布的电脑一体机。锤子已经成立好6年,并融资了十多亿人民币。但罗永浩领导下的锤子,并没有交出让用户和投资人满意的答卷,更多是一些奇淫技巧,玩弄一些花边和营销的套路。南叔曾经买过锤子二代,机器侧面的缝还有漏光,后来发布的坚果手机,也是属于花哨不实用的类型。

第一代,二代的锤子,后期的坚果手机,包括整个锤子科技的供应链的完善和管理,一直不尽如人意。罗永浩不去关注并解决这些问题,总是关注类似“短信消息撤回”等这种边角料的功能,请问现在有几个人用短信,除了保险,银行,做营销的,还有几个普通人发短信,这种功能优化到天上去,也不过如此。而华为和小米,正在手机市场突飞猛进,如日中天,罗永浩却还沉浸在各种自嗨中。还沉浸在各种嘴炮和撕逼中,产品经理最大的本分就是要务实!仅此一项,他就不配叫产品经理。

你怎么看罗永浩各种行为?欢迎到评论区聊聊

【看更多创业和投资内幕和爆料,欢迎关注南叔头条账号!】


南七道


事实上他绝对算得上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

但对标乔布斯来说,他还差了很多个雷军和黄章。

从锤子的产品来看,罗永浩还是一个相当有追求的人。无论是当年的锤子一代,还是如今饱受好评的锤子坚果pro2.以及锤子的操作系统Smartisan OS,对于交互的逻辑,用户的需求,锤子把握的还是不错的。

但如果我们要拿他和乔布斯来比较的话,那么这其中还差了很多个雷军和黄章,锤子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但离改变世界的苹果还相差很远。

没有核心科技的产品经理,很无奈的只能在软件方面下功夫。

锤子科技相较于国内的厂商来说,无论是体量还是入行的年龄都相差太远。在圈内的话语权也太小。更不要提研发的投入。

没有核心科技的锤子,只能挑选选,像极了当年我喜欢的htc。

但苹果告诉我们,除了硬件实力之外,软件才是最大的溢价部分。而锤子科技显然做的还是相当不错的。锤子的系统,在国产定制系统里面算得上是前列。

但是还是要说明的是,以现在老罗的能力,以锤子科技的实力,首先要做到的是怎么活下去,离改变世界这个梦想还太远太远了。

虽然我们说梦想是要有的,但生存更重要。


互联网的放大镜


首先给出答案:不是。

大家知道,锤子T1的推出,其配置、设计、性能与价格相比,罗永浩并没有真正基于用户需求,这不是一名合格的产品经理能做出来的。

产品是要面向大众的,要面向消费者的。一切基于个人情趣爱好的产品,都是“自以为是”。罗永浩一开始,确实是如此。

以至于后来,罗永浩放弃了锤子T系列,甚至是放弃了“锤子”。他所坚持的,不过是随风而动的”的商业动机。最后不得不妥协推出了“坚果”系列。

可是,再看看5月15日发布的坚果R1,罗永浩又走向老路。首先是,堆砌堆砌配置,推出1TB的机身存储,这说实话完全没有必要。

这是没有尊重用户需求的。用户需要吗?不需要。而价格呢?最高售价8848元,高得让人有点眩晕。产品经理怎么可以做这么无知的事情呢?!

然而,突然推出所谓的次世代的坚果 TNT工作站,实际上就是一体PC电脑。而售价呢?超过了10000元?到底有多少用户需要?

而在发布上,罗永浩多次口头违反《广告法》,这是不是一个严谨的产品经理干的事情。恰恰相反,罗永浩是一位营销大师,特别能渲染。

所以,罗永浩绝不是优秀的产品经理,可能连合格都没办法称得上!


看见光


从小编看来,这个题目至少要从2个方面来看:1、优秀的产品经理;2、老罗。

之所以这么说,关键在于老罗,如果除去优秀2字,老罗可以称之为产品经理是没错的,但他毕竟还有另外一个更加实际的身份——一家公司的CEO。

第一,所谓的优秀的产品经理

什么是优秀的产品经理?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优秀的产品经理,仁者见仁。不可否认,从大多数的人眼中看来,张小龙、马化腾、我厂老大老周都能称之为优秀的产品经理,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他们有打动用户的产品,并且用户需要还一直在使用。这几位都是互联网大佬,如果只是同比一个产品经理过于不实。

在一家企业中的优秀产品经理,小编认为至少要具备3个基础且重要的素质:

1、具有大局观和极高的综合素质

只有格局和素质达到一定层次,才能把产品放到一个高度来经理,如果格局不够难免会陷入团体内部相互争斗的泥潭;素质不高,产品依旧很难具有闪光点。

2、能够兼顾企业和用户

考虑用户自然不必说,如果没有用户一切都面谈。那么要怎么兼顾企业呢?说白了就是一句话:这个产品要能挣钱。如果不能挣钱,难道要研发、设计、市场、销售都拿着口碑去喝西北风?止增笑耳。

3、能够整合团队

这个是非常实际的,再小的产品依然需要研发、设计、推广等等。首先我们不能保证参与的所有人都是绝对大公无私,积极为同一个目标努力奋斗的,必须要能够协调好各个小团体的利益与责能,只有一碗水端平,才能四平八稳的前进,否则不是今天东窗事发就是明天祸起萧墙。

第三,老罗是吗?

针对上述两点,小编以为老罗不算。首先,锤子在拼命赚吆喝,有一定用户基础,也有铁杆儿粉丝,但综合投入产出比来说,还欠缺不少;其次,老罗使用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法,固然可以博得喝彩,但曲高和寡,分化用户是自然而然的;第三、小编没有和锤子科技的任何人员打过交道,但是每每见到公众视野中的老罗,总感觉他已经累的很,这样还能更好兼顾ceo和优秀的产品吗?


间容


严格意义上讲,画大饼的不算产品经理,而是纯粹的老板,罗老师属于这种。

所以罗永浩不能算是产品经理,更不能说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一定要说的话,我觉得罗老师可以说是一个有自己的独特见解的用户体验师,而他的一些独特见解加上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擅长讲相声的特质,获得了一部分用户的认可。

但即使是这样,罗永浩也在不断的改变自己的用户体验认知,就好像老罗刚吐槽了iPhone的刘海屏幕,自己却无奈的选择了下巴。曾经豪情壮志手机价格低于2500我特么是你孙子,最后手机还不是贱卖......说到底这还是一个用户为王的时代。产品经理很多时候也需要向用户妥协、向市场妥协、最难的可能还要向现实妥协。

在这个人人都说自己是产品经理的时代,产品经理这个称谓已经烂大街了,好像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高大上的称谓,就好像CEO这个称谓刚来中国时,各大企业甚至各大部门的负责人全都由总经理,总裁改为CEO,显得很洋气,但其实不准确。

就好像当年听江湖传言说,苏杰老师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是本好书,觉得名字也很有吸引力,但是看了以后才发现,也许是我的理解有偏差,也许是苏杰老师讲的就是一个谬论,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苏杰老师更多的不是讲产品经理,而是很多阿里出来的员工都一样的鸡汤风格,这很显然不是产品经理的职责。

我认为国内真正可以叫做产品经理的企业家或者企业高管,腾讯的马化腾、张小龙,小米的雷军,今日头条的张一鸣,确实都是很好的产品经理,这些人不仅是懂得什么叫用户体验,而且能够真正参与到业务、产品的一线,对于产品本身提出有价值的方向或者指导,甚至有的还能在技术、产品一线工作,我觉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品经理。而罗老师更多的我把他定义为一个有自己独特见解的用户体验官。

但是广义上的说,也确实任何人都可以叫做产品经理,如果把每一件事,每一份工作都当成是一个产品的话,那么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是有很大现实意义的。《启示录》这本书更多的为大家讲了一个产品经理应该是怎样的,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企业创始人、企业老板往往都可以叫做产品经理,并且往往肩负着很多责任。他们往往在某一方面很擅长,然后又能拉来一大帮和自己志同道合,但是又有各自擅长的领域的朋友,我觉得这才是广义上的产品经理定位。

细细想来,貌似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人人都是CEO也没什么问题。


EmacserVimer


罗永浩首先是个优秀的单口相声名家,段子讲的很好,大家有目共睹,他是被手机行业耽误了的一名相声行业里的新秀。罗永浩没有进入相声行业,郭德纲很开,心毕竟没有强大的竞争对手,自己才能独占鳌头,无人匹敌!

其次罗永浩是个合格的英语老师,他的英语之所以说是合格,也是占了他口才的光。你想呀,同学们天天面对着古板的老先生,没趣的紧,乏味的紧。突然画风一转,出来个油嘴滑舌的罗永浩,大家怎么能不喜欢他。他就是一个欢乐的逗逼,

最后,至于罗永浩是不是优秀的产品经理,看他的手机销量就知道了,每次发布会前,大家能记住的都是罗氏段子,至于手机方面的信息好像印象不深。当然市场销量也真的不是太理想。这可能是和技术也有很大的关系,不能全怪老罗,不过老罗确实已经很尽力了,就拼这个努力,他这个经理当的还算不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