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疫线救火队员”有点忙

人民网上海4月2日电 (邬迪、张莉)在无数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志愿者群体中,有这样一群特殊的人,他们或许并未数十天如一日坚守在某一个岗位上,但却永远处于随时待命的“临战状态”,永远是“哪里需要去哪里”的“救火”队员,洞泾镇文体所的党员志愿者范晓锋,就是这样一位特殊的志愿者。

翻开范晓锋的“战疫日记”,我们就可以看到他四处忙碌的身影......

“1月27日,在社区服务中心党支部报名参加枫泾道口应急防控志愿者。1月28日下午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5号会议室参加枫泾道口志愿者培训会。”

“2月2日-2月4日,在百花筹备组协助居委会进行居民购买口罩预约登记工作。”

“2月6日-2月10日,在百花筹备组辖区的栀子锦苑做志愿者,主要做测体温,询问有无出入卡,帮助身体不便的居民送快递上门,配合居委会扫楼。”

“2月11日-2月14日,接送卫生院护士给居家隔离的人上门测体温。”

......

长长的日记,记录着范晓锋几十天中的多个岗位。其中既有把守小区大门的“守门员”,也有肩负送餐保障任务的“后勤队”,更有随时待命,奔赴一线的“道口守护神”。范晓锋说,多年的工作经验,让他养成了“哪里需要去哪里”的性格和工作方式。“每一个岗位都很重要,每一个岗位之间的串联更重要,筑牢疫情的基层防线,相互补位不疏漏,更是重中之重。”

和其他志愿者相比,范晓锋的工作平淡、不起眼,既没有冲锋一线的惊心动魄,也没有长期坚守的没日没夜,但是,如果将疫情防控视作一场人民战争,那么范晓锋式的志愿者,就是后勤保障的关键,通讯畅通的要点,是预备队一般的战略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