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疫線救火隊員”有點忙

人民網上海4月2日電 (鄔迪、張莉)在無數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志願者群體中,有這樣一群特殊的人,他們或許並未數十天如一日堅守在某一個崗位上,但卻永遠處於隨時待命的“臨戰狀態”,永遠是“哪裡需要去哪裡”的“救火”隊員,洞涇鎮文體所的黨員志願者範曉鋒,就是這樣一位特殊的志願者。

翻開範曉鋒的“戰疫日記”,我們就可以看到他四處忙碌的身影......

“1月27日,在社區服務中心黨支部報名參加楓涇道口應急防控志願者。1月28日下午在社區文化活動中心5號會議室參加楓涇道口志願者培訓會。”

“2月2日-2月4日,在百花籌備組協助居委會進行居民購買口罩預約登記工作。”

“2月6日-2月10日,在百花籌備組轄區的梔子錦苑做志願者,主要做測體溫,詢問有無出入卡,幫助身體不便的居民送快遞上門,配合居委會掃樓。”

“2月11日-2月14日,接送衛生院護士給居家隔離的人上門測體溫。”

......

長長的日記,記錄著範曉鋒幾十天中的多個崗位。其中既有把守小區大門的“守門員”,也有肩負送餐保障任務的“後勤隊”,更有隨時待命,奔赴一線的“道口守護神”。範曉鋒說,多年的工作經驗,讓他養成了“哪裡需要去哪裡”的性格和工作方式。“每一個崗位都很重要,每一個崗位之間的串聯更重要,築牢疫情的基層防線,相互補位不疏漏,更是重中之重。”

和其他志願者相比,範曉鋒的工作平淡、不起眼,既沒有衝鋒一線的驚心動魄,也沒有長期堅守的沒日沒夜,但是,如果將疫情防控視作一場人民戰爭,那麼範曉鋒式的志願者,就是後勤保障的關鍵,通訊暢通的要點,是預備隊一般的戰略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