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退出《歡樂喜劇人》,並不是明智選擇

距離張浩宣佈不再參加《歡樂喜劇人》復活賽,已經過去了兩天,而截止到本文發佈時間,這條動態下面只有32次轉發、426條留言和932個點贊,似乎對於此事,張浩的“深情表白”只換來了草草收場。

張浩,退出《歡樂喜劇人》,並不是明智選擇

部分觀眾可能有些迷惑,《歡樂喜劇人》第6季戰隊賽第二輪尚未競演完畢,張浩何來宣佈不再參加復活賽一說呢?難道這一輪比賽,孫建弘戰隊最終輸了,張浩像白凱南那樣,以最低分數遭到淘汰了嗎?

想來,這個猜測是最靠譜的,不然張浩也不會抱怨說每次精心準備的小品分數都很低了。

張浩,退出《歡樂喜劇人》,並不是明智選擇

張浩在社交平臺上發佈的這個“深情表白”,一共有248個字,中心意思有三個:一是自己沒上過綜藝節目,經驗甚少;二是儘管在小品中努力的搞笑,但是得分卻很低,可能是自己的風格不適合喜劇人的舞臺;三是請極少數喜歡自己小品的觀眾原諒,《歡樂喜劇人》復活賽,他不想參加了。

張浩說得很無奈,也很幽怨,但是到目前為止,《歡樂喜劇人》官方並沒有站出來,像對待艾傑西不能參賽那樣,來“安慰”一下張浩受傷的心靈。

張浩,退出《歡樂喜劇人》,並不是明智選擇

自己的聲明波瀾不大,官方的回應平靜如水,因此在我看來,張浩退出《歡樂喜劇人》,並不是明智選擇。

第一、張浩的名氣還不夠大。如果不是通過《尋找喜劇人》裡面的出色發揮,張浩想來是沒有機會參加《歡樂喜劇人》節目的,畢竟此前他一直在電影領域打拼,與綜藝節目毫不相干。

張浩,退出《歡樂喜劇人》,並不是明智選擇

最關鍵的是,張浩的電影小眾化程度很嚴重,從《四平青年》走出來的“二龍湖浩哥”,線上線下的熟識度並不是很高,只有少部分喜愛此類網絡電影的觀眾對其推崇有加。這一點從張浩那個“退出聲明”引發的反響就能看出端倪,別說留言了,就連點贊都沒超過1000個,老牌綜藝節目《歡樂喜劇人》裡的選手“爆出這麼一個大瓜”,居然沒有多少人關注,顯然還是與張浩的名氣有關。

張浩,退出《歡樂喜劇人》,並不是明智選擇

第二、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很多知名的東北籍喜劇演員,都是趙本山的弟子,除了張浩。在當下的喜劇舞臺,遼寧民間藝術團佔據了很重要的地位,更是各大喜劇綜藝的常客,有他們參加的節目,那些非本山弟子的演員,很難得到機會。

而這一季的《歡樂喜劇人》,並沒有看到遼寧民間藝術團演員的影子,本來與張浩一起從《尋找喜劇人》殺出重圍的小沈龍,也不知因何原因放棄參賽,再加上沒有劉亮在旁邊的白鴿孤掌難鳴,所以展示東北籍小品演員風采的重任,就落到了張浩身上。

張浩,退出《歡樂喜劇人》,並不是明智選擇

而且品讀一下張浩表演的三個小品,個人風格非常濃厚,再加上常期從事喜劇電影拍攝,所以他的作品在完整度、節奏感和包袱笑料上都很不錯。至於為什麼得分不高,想來就像郭德綱在《相聲有新人》中對金霏陳曦說過的那樣,那一時刻全憑評委喜好而已,與作品無關。

所在即便是在戰隊賽裡被淘汰了,但也不能就此否定不會在復活賽中逆襲,甚至在總決賽中大放異彩。特別是對於名氣還不是很大的張浩來說,能夠再掙得兩次表演的機會,對他的人氣提升應該是有幫助的。

張浩,退出《歡樂喜劇人》,並不是明智選擇

第三、不妨借鑑一下大鵬的成功之路。就在張浩推出《四平青年》的那年,還有一部網劇很紅,它就是《屌絲男士》,而這部網劇也讓主演大鵬成功的由主持人嚮導演和演員進行了轉型。

不過,真正讓大鵬在喜劇領域站住腳的,則是《百變大咖秀》總決賽的冠軍,在這檔綜藝節目中,大鵬將東北喜劇演員天生的幽默發揮到了極致,也為他在後續多部電影裡成功塑造不同類型的人物奠定了基礎。

對張浩來說,《歡樂喜劇人》就是他的一塊試金石,也是一塊磨刀石,成績並不是很重要,讓全國觀眾瞭解自己的喜劇風格,關注自己的網絡電影,才是張浩最應該重視的。

張浩,退出《歡樂喜劇人》,並不是明智選擇

畢竟,《歡樂喜劇人》只是一檔綜藝節目,亦如郭德綱所言,分數只是評委的一時喜好而已,張浩沒必要看得那麼重,多向觀眾展示自己對喜劇的理解,才能贏得更多的曝光率,這才是參加綜藝節目最主要的初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