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务工老人生病了要奔波几百公里回老家治疗?心疼!

前言

有兄妹四个人生活在远离城市的山沟里,正值花季年华的二姐只身一人来到北京,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终于在北京安了家。日子越来越好,陆陆续续把妹妹,弟弟和大哥都带到北京发展,怕老娘在家没人照顾,也接到了身边。随着时间的流逝,兄妹四人的儿子女儿也陆续成了家,买了房。老小去了广州,大哥小妹还在辛苦工作帮儿女还房贷。老娘岁数越来越大,由于小时候得了毒创,伤了腿筋,走路有些跛脚,可还算是能照顾自己,就在老娘78岁的时候得了脑溢血,从此就卧床不起。

家里二姐老妹照顾老年两年了,就在这几天突然呼吸不畅,几度休克。老小在广东急得不行,大姐老妹又拿不出多余的钱在北京治疗,老娘在北京没有医保,住院、吃药是大开销,只能找车拉着老娘到距离北京300多公里的老家县城调养治疗。

小的时候是父母把我们养大,长成人帮我们娶妻嫁人,我这一代不光供我们上学结婚,还要帮我们还房贷或者带孩子。父母辛苦半辈子,才能等待自己儿女的理解和体谅。等儿女明白,儿女又还能报答父母什么?

为什么农村务工老人生病了要奔波几百公里回老家治疗?心疼!


老娘病了都不敢及时送到附近的医院,因为穷,说穷也不是很对,确实一进医院在没有医保的情况下对于一个上有老,下有小,还有小的普通农民家庭来说是很吃力。

我就在想,是选择就近在北京治疗,还是冒险驱车两三个小时回县城治疗好呢,这不是在衡量价格和生命哪个更重要,而是确实现在存在的普遍问题。

为什么农村务工老人生病了要奔波几百公里回老家治疗?心疼!


在大城市务工的大多数人,还都是工薪阶级。背井离乡不放心老人独自生活在农村,或者想给老人更好的生活,方便照顾老人等等原因,把年迈的父母接到身边。作为儿女这是情理之中,但是父母年级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大,小病小灾可以吃药,或者去就近医院,没有医保也可以承受。但真的需要住院,或者是慢性病需要长期服用价格较高的药,就真的不是农村来大城市打工的务工人员可以承受的。

为什么农村务工老人生病了要奔波几百公里回老家治疗?心疼!


可以选择的只能是回到原籍治疗,在农村的县城可以享受农村医保,价格比较低,床位也比较多。但又缺少人照顾。

哎,我已经看到过很多类似的案例了,隔壁住的大爷、胡同口的大娘、姨对门的大叔这种情况真的发生的太多了,有的是应为回老家治疗路途远,延误了病情,有的甚至还没有到老家的医院就已经。。。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可以让在大城市务工的老人可以放心的去医院治病,可以不为了省出治病钱,奔波几百公里回老家治病?

现在农合医疗也可以在北京指定的甲等医院报销了!


为什么农村务工老人生病了要奔波几百公里回老家治疗?心疼!


办理手续的步骤如下:

1.办理转诊,分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在本地发病医院诊治不了的情况下,提出转诊的,到外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转诊时需在本地医院或者农合办公室办理转诊证明书,或是转出后再转回本地办理。

第二种情况:如果是外地突发疾病,这种就不需要转诊证明了,只需出院后携带病历和外出证明就可以报销了。

第三种情况:如果是长年在外地,就医,可以持相关资料回当地报销。如本人不便回户籍地,可将齐全的资料寄与委托人代为办理。

2.准备材料:

(1)患者的《农合证》、户口本、身份证原件;

(2)医疗转诊、转院审批表(外地务工或外地居住的需提供务工所在单位或居住地村级以上部门证明);

(3)诊断证明;

(4)出院证明;

(5)住院医疗费用汇总清单;

(6)住院收费发票

(7)加盖公章的住院病历复印件(包括病历首页、长期医嘱、临时医嘱、出院小结)

如果是提交代理人代理申请的,还要提交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及与参合病人关系的证明材料。

3.到指定处提交资料进行报销

如果是在直补和即时结算定点医院就医(是否直补可提前到医院报销窗口咨询),只需支付个人应承担的医疗费用,其余部分由定点医院先行垫付。

如果不是在直补和即时结算定点医院就医的,就得拿着全部材料至老家当地合作医疗管理部门(或是当地社保机构)报销。

新农合的报销时间规定:应当从出院当天算起三个月之内有效,注意合理安排时间。

虽然步骤相对繁琐,报销比例比较少,但是对于某些乡镇无法治疗的病症,在北京大医院治疗更好。但不是比较急的慢性病还是需要回乡调养,这样报销比例高,步骤比较简化,不用转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