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就业岗 合力拔穷根

阳春四月,草木萌动。南疆大地,一派生机。


新疆和田地区团结广场前,儿童的嬉闹声、行人的闲聊声、过往的车辆声,此起彼伏,不绝如缕。附近国网和田县供电公司的营业服务厅里,购电交费的、业扩报装的、用电咨询的,客户进出,人来人往。


连着几个小时,接电话、录信息、开发票、讲细节……23岁的古扎力努尔·阿卜杜麦麦提始终面带微笑,耐心地回答用电客户们的所有问题。


古扎力努尔·阿卜杜麦麦提家在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奎雅镇巴什阿其玛村,“因为家里穷,我从小就放羊干农活。做梦都没想到有一天会定居和田市,成为一名电力工人。”


工作有成效,大家都认可。刚刚工作2年的古扎力努尔·阿卜杜麦麦提,已经成为国网和田县供电公司的业务骨干。而她的幸福生活,得益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精准就业扶贫系列政策的实施。


一直以来,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出台的支持新疆发展的相关政策,实施“定向”人才培养计划、成立驻村工作队技能扶贫工作站、推进产业引进来、带领农民走出去,通过一系列精准就业扶贫措施,解决了数万名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


特设就业岗 专招贫困户


古扎力努尔·阿卜杜麦麦提就是“定向”人才培养计划的幸运儿之一。


2015年起,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启动“定向”人才培养计划,与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作,招收贫困家庭的学生,实施校企联合培养。


针对学生家庭条件差的问题,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全力承担学生委培期间的学费、住宿费、教材费等,同时给予一定生活和交通补贴,减轻贫困学生经济压力。


只要勤学习,掌握好技能,工作不用愁。毕业后,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将分配到巴州、阿克苏、喀什、和田等地所属供电单位就职。


自“定向”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以来,国网新疆电力已经培养了332名学生,有89名已经走上工作岗位。今年,国网新疆电力还将面向参加2020年普通高考贫困家庭理科高中毕业生,提供50个“定向”培养计划,与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联合培养。


特设就业岗,专招贫困户。今年,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加大精准就业扶贫力度,根据工作业务需要,面向策勒县贫困家庭的高校毕业生,提供300个劳务派遣用工就业岗位。面向策勒县贫困家庭的人员,提供保安、保洁等700个就业岗位,带动深度贫困户脱贫奔小康。


提供就业岗  合力拔穷根

3月31日中午,在国网叶城县供电公司的职工食堂,布拉比·依提忙个不停。2017年,布拉比·依提在“结对子”亲戚的帮助下,成为国网叶城县供电公司职工食堂的服务人员,负责日常送餐配餐工作。原本长期贫困的家庭,一下子就彻底脱贫。


按时上班、按月领薪、收入稳定的工作生活,点燃了许多像布拉比·依提一样的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希望。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该公司直接吸纳25132人就业。其中,解决新疆本地19220人就业,含少数民族9572人,约占直接吸纳总用工量的76%,为自治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国网力量。


技能提升了 挣钱底气足


3月31日,新疆和田市,在上乐电气成套有限责任公司的高低变压车间,来自策勒县亚博依村的阿布力艾则孜·阿卜杜喀迪尔,正专注地对一套高低压配件柜进行组装。


提供就业岗  合力拔穷根

2017年,贫困家庭青年阿布力艾则孜·阿卜杜喀迪尔,通过技能培训走上了现在的工作岗位。“我的工资每个月四千多元,比放羊种地好太多了。”如今他是一名电工,不仅技术过硬,而且国家通用语言说得好,整个人精神焕发,笑容里透着自信和阳光。


扶贫要扶志,志智需双扶。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发挥企业人才优势,与策勒县职业技术学校签署了合作协议,成立“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技能扶贫工作站,帮助学校组建了低压电工实训室、焊接实训室。电工、焊接、计算机专业技能培训,已经成为策勒县贫困户技能培训的必备套餐。


提供就业岗  合力拔穷根

像阿布力艾则孜一样,受益于电力精准就业扶贫的,还有426个贫困户。他们就业在家门口的村办工厂、扶贫车间里,工作在准东石油基地、独山子工业园、昌吉工业园中,供职于和田上乐电气成套有限公司等企业。他们的技能提升了,挣钱的底气也足了。


“我们要持续做好教技能、找岗位、提待遇等方面的工作,让更多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劳动力通过技能就业,脱贫有底气,增收有希望,日子越过越好。”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培训管理专责帕提古丽·玉素甫说。


产业引进来 村里好就业


村里要发展,还得有产业。扩大就业的根本在于产业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目前来看,对南疆四地州贫困劳动力就业拉动较大的,当属纺织服装、电气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3月31日,新疆和田策勒县的电杆生产车间十分忙碌,20多名工人戴着口罩,分工协作,加紧完成加工一批水泥电杆。


因地制宜在策勒县乌喀迪村开办电杆生产厂,帮助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深受群众欢迎。“在村里加工厂上班,我每月收入2000元左右,还可以照顾2个孩子,生活压力一下小了很多。”贫困户托合萨伊普罕·麦提赛伊迪说。


据新疆和田策勒县乌喀迪村第一书记何红星介绍,驻村工作队想办法促成新疆湘和电力有限公司在村里安家落户,电杆生产厂已经吸纳30人稳定就业,并带动配套沙石、运输等产业,新增就业岗位20个,就业人员完全实现脱贫。


新疆还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帮助南疆四地州劳动密集型企业“减负”。政策规定,企业新招录新疆籍劳动力开展岗前培训的,可获每人2400元的岗前培训补贴。对纺织服装企业吸纳新疆籍人员就业的,按照每人5000元的标准,一年分季度给予新增就业补贴。


有了优惠政策,许多纺织产业纷纷落地南疆四地州。新疆逸维亚博依服饰有限责任公司和亚博依村的贫困户都从中受益良多。


自从在亚博依村设立扶贫服装厂,新疆逸维亚博依服饰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产品销路不愁,还享受到了政府补贴,带动村里40个贫困家庭彻底摘了贫困帽。


现在策勒县各类加工厂、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破土而出,安全工器具厂、防护(防火)材料厂、电力工作服制造厂……一批企业纷纷在策勒县办了起来。


提供就业岗  合力拔穷根

据统计,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驻村工作队先后3次赴内地开展招商引资,成功招商6家企业,吸引投资1.9亿元,近期已解决460人实现本地就业,远期可解决1200人以上实现稳定就业。


农民走出去 勤劳能致富


策勒县人多厂少,经济基础薄弱,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容量有限,如何为贫困户在外地“找饭碗”,成了驻村工作重点。


对症下药解难题,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担起了重任,开启了策勒县有组织、有规模向外地输出劳务的历程。


提供就业岗  合力拔穷根

2019年10月初,新疆和田策勒县托格拉克艾格勒村贫困户买吐送·乌斯曼就一直着急上火,每天跑到驻村工作队副队长杨万树的办公室打听消息,盼着能早点儿出去摘棉花。


打电话、找信息,杨万树和队友们积极与且末县种棉大户联系,包车护送像买吐送·乌斯曼一样的务工者去创收。“感谢驻村工作队,帮忙联系老板,包车送我们去摘棉花。”买吐送·乌斯曼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提供就业岗  合力拔穷根

“今年脱贫,没问题!”买吐送·乌斯曼说话很有底气,“驻村队给我们一家三口全找了活干,去年短短两个月,就挣了近2万多元。要不是孩子生病花钱,早就脱贫了。”


经统计,2019年,国网新疆电力“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配合政府帮助当地贫困户拓展外出就业渠道,先后组织1688名村民到库尔勒等地摘棉花,人均创收近1万元。还安排了850个贫困户赴四川、辽宁、山东、江苏等地就业。外出就业,已经成为策勒县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一份事业的成功,需要高屋建瓴的伟力,亦需接续奋斗的韧劲。行进中的电力精准就业扶贫事业,正因胸怀这份责与担,处处展现新气象,时时拥抱新变化,人人都有新作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