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女儿冲妈妈大喊“滚出去”——这个妈妈如何不打不骂驯服孩子

前两天,朋友诉苦:因为不让女儿睡前玩手机,5岁女儿竟然冲她大喊:"你给我滚出去。"

事情是这样的,每天睡前,朋友都会用手机让女儿听两集睡前故事,当时,她走进房间,发现女儿在玩手机,朋友说了句:"别看手机",就拿走了手机,女儿立马大喊:"你给我滚出去。"朋友当时就不淡定了,取消了听故事的例行动作,叫她直接关灯睡觉。接下去就是孩子的大哭大闹。

我想这样的情景,在很多家庭都会上演:不小心碰倒了孩子的玩具,你都还没反应过来,他已经发飙了;叫他别多看电视,对眼睛不好,孩子哭闹着抢遥控器。。。。。。遇到这样的情况,到底应该怎么办?我觉得朋友的做法值得借鉴。


5岁女儿冲妈妈大喊“滚出去”——这个妈妈如何不打不骂驯服孩子

01生气的孩子遇到冷静的父母,是幸福;生气的孩子遇到冲动的父母,是噩梦。

朋友虽然当时非常生气,但是她的第一个想法是:不能打人。当父母面对生气的孩子,你如果跟着一起冲动,那就会被孩子带偏情绪,整个事情就升级了。本来你只要照顾孩子的情绪,解决孩子的问题就可以了。如果跟着生气发火,再痛打孩子一顿。引发什么后果呢?该解决的问题没有解决,你还要因为自己揍了孩子一顿,花更多的时间去安慰孩子。生气的孩子遇到冷静的父母,是幸福;生气的孩子遇到冲动的父母,是噩梦。那么,如何压制呢?简单来说两点:冷静和暂时离开事发地。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5岁女儿冲妈妈大喊“滚出去”——这个妈妈如何不打不骂驯服孩子

02同理心是解决问题的开端。

朋友压制住自己的怒火后,她冷静下来,站在孩子的角度看这件事情。比如,如果是她躺在床上玩手机,妈妈走进来:"不许玩手机",然后二话不说,就抢走了手机,她又是什么感受?也会怒火中烧的,对不对?她不让孩子玩手机,那至少让孩子有个缓冲的过程。妈妈刚说完这句话,就拿走了手机,前后加起来不过几秒的时间,孩子的整个状态是闷着的,他都还没搞清楚发生了事情。

那应该怎么做呢?可以这样说:"再过5分钟我要把手机拿走了哦。"让孩子在心理上有个接受的缓冲过程。

5岁女儿冲妈妈大喊“滚出去”——这个妈妈如何不打不骂驯服孩子

03孩子的世界很简单,父母不要小题大做。

反思了自己的行为不当后,朋友彻底没了怒气。接下去就是如何处理这件事情了,孩子的这句:"你给我滚出去。"从大人的角度来看,会觉得这是一句非常没有礼貌、非常粗鲁的一句话。但对孩子来说,这可能仅仅只是一句话而已,他不会想到这句话会让听的人产生什么感受。

我的女儿最近很喜欢对我说"你的好日子已经到头了。"这句话是她从动画片里听来的,就是觉得很好玩。所以,你看,有时候你以为的并不是真的你以为的那样。孩子的世界很简单,父母不要小题大做。

5岁女儿冲妈妈大喊“滚出去”——这个妈妈如何不打不骂驯服孩子

04让孩子明白,错误行为和惩罚动作之间的因果关系

但是孩子不知道这句话的含义,不代表这个行为本身没有错。朋友认为,触犯她底线的行坚决不包容。虽然对孩子来说,可能并不明白这句话对妈妈造成的伤害,但是,朋友还是要让她意识到,绝对不能对家人、对长辈说这句话。

很多时候,孩子犯了个错误,你教训了一下,孩子说"对不起,我错了。"但事实上,简单的一句道歉,并不能真的让孩子意识到这个错误。为了让孩子记住这个错误,她必须接受惩罚。

她对女儿的惩罚,就是取消睡前听故事。但一定要对孩子解释清楚,否则,孩子会想:为什么我说了这句话,妈妈就不让我听故事了?她是无法理解这两句话之间的因果关系的。

举个例子,如果你家每天晚上6点吃晚饭,一天,你叫孩子吃饭,他不吃,你提醒:"过了这个时间,就不吃晚饭了。"孩子继续玩玩具,等过了吃饭时间,他饿了,他要吃饭。你说:"不行,已经过了吃饭时间,下次记住,叫你吃饭就先过来吃。"这样的惩罚,孩子能理解,因为这两件事有很明显的因果关系。因为该吃饭的时候他在玩,过了饭点就不能吃了。

同样的,朋友告诉孩子:"因为这句话让妈妈很受伤,必须惩罚,让你记住这个教训,现在我们马上要睡觉了,所以,这个惩罚就是取消例行的睡前故事。"这样子,孩子就非常清楚的明白到——错误行为和惩罚动作之间的因果关系。

5岁女儿冲妈妈大喊“滚出去”——这个妈妈如何不打不骂驯服孩子

05冲突对象和孩子单独解决矛盾

那孩子就能乖乖接受惩罚吗?当然不!孩子肯定会想尽办法地哭闹,这时候怎么办呢?请多余的家庭成员离开现场。朋友说刚开始听到孩子的哭声,奶奶和爸爸都冲了进来,孩子一看,以为帮她的人来了,反而哭的更加厉害。当她请爸爸、奶奶离开之后,孩子一看,救兵走了,哭声立马收敛了一些。

因为这是她和孩子的冲突,所以房间里只留下妈妈和孩子。她不骂也不打,就看着她哭,哭了二十分钟后,孩子突然停止了哭泣,接受了不能听故事的现实,但是她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妈妈要给她讲故事。

5岁女儿冲妈妈大喊“滚出去”——这个妈妈如何不打不骂驯服孩子

06顺从孩子的行为敏感期

朋友同意了,因为孩子5岁,在行为秩序期,她已经习惯每天睡前用手机听故事,突然取消这个固定行为,对她来说,已经是个痛苦的惩罚,如果直接取消睡前故事,拒绝孩子的请求,她的秩序期突然混乱,不利于孩子性格习惯的养成。所以,她接受了孩子的提议。最后就是,孩子接受了教训,但也享受到了温馨的睡前亲子故事,高高兴兴睡觉了。

5岁女儿冲妈妈大喊“滚出去”——这个妈妈如何不打不骂驯服孩子

结语

我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育儿焦虑,面对孩子的各种突发状况,常常会手足无措。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独一无二的书,不同的家长有不一样的阅读技巧。只要我们用心翻阅,一定会发现属于自己孩子的珍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