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内地和香港长期理财保险(年金)TOP25


19年内地和香港长期理财保险(年金)TOP25

为何此时发布内地香港理财类保险排行榜?

2017年比一比发布了2期内地理财保险排行榜,后来推出过多期重疾、定期寿险和意外险排行榜,只是该数据不太好在网上彻底说清楚,后期主要公布给会员。

经常碰到很多用户因为不懂,购买了总收益少一半或者不靠谱的理财保险/年金,成为最佳保会员才知遗憾,因此希望这里适度公布部分排行榜内容,希望很多人理解:任何金融产品,包括保险不是消费品,而是一种需要考虑回报率的投资品,跟风买任何不懂的投资品,带不来荣耀,可能带来很多损失。

本次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 内地、香港长期储蓄top25排行榜
  • 内地和香港理财保险产品的概况
  • 如果评估同类优劣
  • 为何很多人买不好年金?
  • 如何深度了解和购买


一、2019年12月内地、香港长期储蓄保险(年金)top25

评测申明:两地储蓄保险包括1年期、3-5年期、长期,这里排行榜是针对长期产品,也就是年金展开,限于篇幅,这里暂时不会详细解释每个指标计算方式。

结论:

1、内地所有理财险最佳保基本都代理,但是我不推荐买,我希望内地赶紧逐步改革

2、香港长期理财保险最推荐央企中国银行旗下的中银非凡人生和外企五百强宏利创富传承

3、香港理财险非常不推荐买友邦充裕未来、保诚隽升,他们可靠性都存在显然的漏洞,只是大多消费者不知道,当然最佳保都代理他们

19年内地和香港长期理财保险(年金)TOP25

19年内地和香港长期理财保险(年金)TOP25

19年内地和香港长期理财保险(年金)TOP25

19年内地和香港长期理财保险(年金)TOP25

利益申明:

最佳保评测未收到任何公司的广告费,同时均代理以上产品,因此出发点是求真、客户有价值的角度


二、排名原理

1、收益可靠性

  • 产品投资策略和合理性,基于行业投资的数据来模拟该产品正常情况收益潜力。有的公司的投资策略过于保守,不可能实现其给出的业绩预测,这种情况会扣分,例如香港大都会
  • 保险公司财务稳妥性,提前提取利润是大错误,一旦发现扣分,此类产品利润必须等到未来分红兑现时保险公司才能提取大多数,这才是公平。例如香港友邦、富通都会因为这个指标被扣分有关文章:友邦充裕未来评测:不值得买
  • 政府监管策略,内地是政府极度严格控制,因此各家理财保险都基本按照合同的“正常预期”兑现,完全没有问题,但是整体收益率比较低;香港是自由市场,历史上确实很多产品没有兑现到100%,同时政府并不处罚没有兑现分红的企业,因此香港公司都需要更加关注分红可靠
  • 历史分红兑现记录,例如保诚2010年-2013年起步阶段隽升客户收益率兑现就不好,而且是因为当初为了打响知名度,故意把预期分红提高到不可能正常兑现的水平导致,这类需要扣分
  • 历史该公司的文化诚信记录,是否大规模虚假营销、是否有人为操作
  • 该公司背景:是否稳健稳定、是否真实五百强或者央企,这个主要是看其违约动机和成本

2、预期收益率高低

这个很好比较,同等保费下很直观就有


三、内地和香港长期储蓄保险分类和优劣

1、内地人民币理财保险

  • 一年期

投资对象:主要是债券,人民币为核心,

收益率:不确定,取决于当年的债券市场情况,非常类似各类债券基金,今年在3%-4.5%内波动

销售渠道:在线销售

  • 3-5年期中短期

以前存在,最近几年停售,预期近期还会再次销售,整体净收益率没有超过4.3%/年复利

  • 大于10年的长期理财

投资对象:债券和股票的混合,主流保险公司是债券为主,权益类资产为辅(股票、pe基金、地产、安全贷款)

收益率:持有时间越长收益率越高,即使达到40年时间,所有产品中预期收益率最高是4.3%/年,整个监管制度控制了整体收益率上限。这里特别强调,无论你遇到的理财经理/保险经理怎么说收益率在5%以上,都不要相信,这是因为制度导致,至今没有公司可以突破4.3%/年复利。

销售渠道:保险经纪公司、代理人、银行理财经理、第三方财富经理

2、香港美元、港币、人民币的理财保险

  • 一年期没有此类产品
  • 2-5年期中短期理财

投资对象:债券为核心

收益率:不同公司不同,保证收益率在2%-4.1%/年,优势在于可以支持美元,超过3%保证收益率的特别好的公司和收益率通常限量限时销售,不常有,欢迎成为最佳保会员第一时间收到信息

销售渠道:保险经纪公司、代理、银行理财、第三方财富

  • 大于10年的长期理财

细分品种:存在不同品种,有一类重视长期增值,有一类兼顾长期增值和短期返还,投资权益类资产(股票、pe基金、地产、安全贷款)和债券的混合,绝大多数人去香港买的都是长期增值类,因为收益率更高,长期增值类产品大多数公司会让权益类资产占比超过50%

年金收益率:收益=保证+分红,越长期持有平均收益率越高,合理看收益率可以到6%/年化复利

,部分公司给出的数据达到6.3%/年复利(未必可靠)

优秀长期年金的优势:

1、不操心下,能有公平合理的较好收益率,可以专心工作创造更高价值,这个方式是波动小的较好收益率的最流行金融产品,也是欧美目前主要退休金增值方式 ,更多了解:股票、基金、香港长期分红保险的比较

2、提取非常灵活,未来每年提取后,剩余资金依然每年大于6%/年环比增长

销售渠道:保险经纪公司、代理、银行理财、第三方财富


四、为何很多人会买排名很差的理财保险??

1、很多人之所以买了如此内地低收益率的产品,主要是:

  • 不懂得收益率差异,长期看构成巨大差异在40年理财下,6%年化利息的产品本利和是4.3%产品的1倍,具体建议认真阅读此文:10万元,1%、3%、4%、5.5%、6%年化收益率,100年下来差异多少?
  • 不会计算真实收益率,金融材料太复杂,被忽悠 ,可参考:内地保险5.1%的收益率,真的吗?

2、很多人去跟风买了排名很低的香港理财产品,主要是:

  • 不了解香港年金保险的本质,建议阅读:股票、基金、香港长期分红保险的比较
  • 没有全面了解下就跟风作出决策,可参考:保诚隽升为何流行,同时真实专业评分低?

金融产品回报从来就不会平等的,不同的消费者得到的信息和智慧有差异,结果优劣也是差异巨大,所有的金融决策本质是智慧决策(保险、年金、股票、基金、存款都如此),所有金融决策每个人结果差异很大。


  • 以上所有产品、更多其它产品收益测算和排名都可联系最佳保,最佳保代理内地和香港绝大多数理财类保险产品
  • 目前从双赢出发,是只服务会员,最佳保会员服务介绍最佳保6大服务确保客户买对、买安心

六、写在最后

长期保险储蓄不是万能的,在购买保险之前,比一比保险希望大家真的了解下医疗险、寿险、储蓄险,其实三个险中是彼此有关、互补、替代的。

而目前行业很大的问题:优秀保险产品代理权割裂导致的误导,大多数从业者或者公众号平台从效率成本出发都是选择代理部分或者一个公司的保险产品,因为不代理内地、香港乃至其他国家保险,从而产生大量误导行为。

1、很少有人购买保险之前真的了解各类保险,同时网上对保险介绍到今天为止,很少有真正对于内地、香港等地区各类保险优劣说了真实意见的文章比一比保险对消费者有价值的原创研究因为保护知识产权原因,并没有公布,一旦我们公布很快无数模仿,例如医疗险,绝大多数销售好的优秀医疗险因为太麻烦,因此知名微信保险公众号从不介绍

2、例如重疾险,同时内地线下和线上都有大量保险产品,但是你们会发现很多公众号推荐产品都是在线可以点击购买的线上产品(点击购买会有服务费),仅仅因为方便销售,而不在乎读者真实利益,包括内地和香港重疾明明各有优劣,但是各自混淆非常厉害。

3、很多知名微信保险公众号,因为利益和误导,看似公正的评测保险,实际上只评测和推荐在线且可代理的保险,但是让人惊讶告诉客户自己不代理任何保险,客户点击后实际这个公众号可以获得服务费,本来这是公平合理的服务,希望让客户相信其没有利益关系因此说话中立,同时逃避长期服务责任和理赔责任,这样还诚信吗?这是很大的不诚信

为何不可告诉客户自己就是代理的,同时愿意承担长期服务责任?我相信真正理性的客户反而相信和愿意合作,我们中国人非常聪明、进步快

4、我们分析过,为何很多公众号明明代理保险,但是公开宣传不代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希望保险从业者认为其不代理下,帮助转发文章,从而获得宣传,因为消费者觉得保险是隐私,不愿意转发,这确实如此。

如果今天的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给身边的微信群、好友,不喜欢这个排名的保险从业者肯定不会转发的,这样的文章得不到转发,更多消费者还是会被误导,基本上99%消费者买保险没有机会能简单、全面了解各类保险和排名对比情况,就是缺乏这样的平台和文章。

保险排名原本是一件不那么难的事,为何中国还是95%消费者还是不知道,并让一个家庭类似累计浪费几万到上百万费用?


▲比一比保险 : 中国保险产品排名数据库,专业、中立、客观的第三方保险产品评测中心。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保险产品排名及分析数据。

好的,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里,欢迎大家指正,留言和点赞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