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考試出上聯"孫行者",考生一半交白卷,僅一人對出下聯

陳寅恪考試出上聯

國學源自天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自古國學,都與天地有關。中國傳統文橐,歷史悠哉,川源深遠。

國學大師比比皆是,而近300年有名的國學大師應該是陳寅恪了。

有關陳寅恪的故事還是比較多的,比如曾經在考試中出上聯"孫行者",難倒清華大學多半學生,考生一半交白卷,僅一人對出下聯。

陳寅恪考試出上聯

陳寅恪簡介

陳寅恪生於光緒十六年,年少時就在家塾中學習四書五經以及算學和地理等等知識。陳寅恪自幼喜歡學習國學,因此國學底子極好。且光緒二十八年留學日本,留學前就開始從友人那裡學習日語。

後因身體不適回國,但他並未放棄學業,而是就讀於上海復旦公學。不過陳寅恪並未放棄留學的打算,畢業之後曾自費就讀於德國柏林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等等。後因世界大戰爆發,選擇回國。

喜歡挑戰自我的陳寅恪,再次於民國七年踏上出國遊學之路,在美國哈佛大學學習。

民國十四年,陳寅恪終於結束了國外求學之路。回到祖國後正巧趕上清華學校改製為大學,且聘任當時最有名望的四位大師級別的老師: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他們被稱為清華四大導師。

當時研究院主任對陳寅恪非常器重,感覺他學識淵博。梁啟超也曾向校長介紹讓陳寅恪做導師,並且向別人介紹陳寅恪的學問要比自己強,因此陳寅恪也被人們稱為"教授中的教授"。

陳寅恪考試出上聯

為清華考生出題

1932年,正值清華大學考生入學之時,入學前都會有入學考試。而這次入學考試的考題比較特殊,當時國文系主任劉慶典,因特別仰慕陳寅恪的才華,便請陳寅恪來為這次考試出題

要知道清華大學歷史悠久,而且可以進入清華大學,也都是全國的頂尖人才才可以考取的。但博學多才的陳寅恪出的題,也不會輕而易舉就可以答出來。

陳寅恪就出了兩道考試題,一道是作文題,這道作文題普普通通,題目是:"夢遊清華園記",而另外一道題是對聯題,上聯只有三個字:孫行者。這樣的題目讓人匪夷所思,感到非常疑惑。

面對這樣的考卷,學生們都驚呆了,作文題目大多數都可以答出來。但是面對孫行者這三個字,學生們確實都束手無策。

在這次考試當中,有一半的考生都交了白卷,而也有很多的答案讓人哭笑不得。有的學生答得豬八戒,有的答得唐三藏,還有人答沙和尚與紅孩兒的。這樣的答案也在意料之中。

陳寅恪考試出上聯

在這次考試當中還有人因為答不出題目而摔東西,甚至還有極端者,在考卷上寫上"狗東西""王八蛋"之類的詞語,表示對考卷對出題人的不滿。閱卷的陳寅恪心情一陣陣悲涼,沒有料到這樣的題目會是這樣的結果,尤其看到怒懟的那些詞語,更是傷心。

雖然此次閱卷陳寅恪心情十分不好,但是讓他感到十分欣慰的人還是存在的。此次考試中,僅僅有一人答對此題,他就是周祖謨,他後來成為了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北京大學教授。

這道題的正確答案是"胡適之",而這次考試答案中也出現了一些讓陳寅恪欣慰的答案,比如 "王引之"這樣的答案也是有所依據的。

和"孫行者"一樣,"王引之"也是個名人名字,為清朝大儒,可惜以"王"對"孫",意義似是風牛馬不相及,有些牽強。所以不是很適合。

陳寅恪考試出上聯

還有另外一種答案是"祖沖之"。而"祖沖之"是我們國家古代的數學家,同樣的是我們國家最早研究圓周率的人,且精確的將圓周率算到小數點後七位。

以"祖"對"孫",都是名詞;若以"衝"對"行",都是動詞;以"者"對"之",都是"之乎者也"類語氣助詞,算對得工整了。雖然這樣的答案並非是正確答案,但是陳寅恪心中得到了些許安慰,也算他們都對了。

只有周祖謨一人答得是"胡適之"這也是當時唯一一名滿分學生,據說當時他答此題時,非常有信心他的答案是對的。

這道考題出自蘇軾的對仗文學的巔峰之作"前生恐是盧行者,後學過呼韓退之"。詩中出現的"韓盧"是犬名,"行退"是步履動詞,"者和"之"都是虛詞。而胡(猢猻)孫的詞義相同,用"胡適之"對"孫行者"是最為合適。

陳寅恪考試出上聯

此題引起波動

清華大學的入學考試,引起了社會各地的關注,尤其很多媒體也都拿此題說事。認為陳寅恪故意整學生,顯得自己學問高。

還有很多人認為陳寅恪不應出此題,在當時的文化環境裡,正流行一種新文化潮流。很多人都認為學問再高也應該跟隨潮流,出一些新穎的題目。

針對各種爭議,陳寅恪不得不出面進行解釋。

首先出這道題目很有必要,即便新時代在發展也不應該忘掉祖輩們留下的知識。出這道題首先是為了測試學生們的文化功底到底有多少,通過這道對對子的題目,可以很好的看出來學生們是否可以正確的分清楚什麼是虛字,什麼是實字。

其次就是為了檢測學生們對對聯的理解有多少。在對對聯的時候,其實不單單隻看字面意思,更加要側重於平仄聲。

最後也可以通過這道題看看學生面臨刁鑽題目的表現

。遇到難題是否可以沉著冷靜應對,臨場發揮也是非常關鍵的。於是保持冷靜,思路清晰,是人才必須具備的能力。

有才之人,所歷諸關,經歷多人未解也。終皆當為眾可,而陳寅恪所經歷之事,依舊如此。雖引起各種爭議,但最終獲得了所有人的理解。經過登報解釋此題後,人人都為陳寅恪這一招用的絕妙。眾人紛紛信服,無不慨嘆先生的思想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