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被秦国按在地上摩擦的楚国敢出狂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史海孤翁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直面意思是,就算楚国只剩下三户,将来灭亡秦国的也一定是楚国。

这太有气势了,而围绕这句话,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我们先来了解这句话是谁说的。

这句话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当时,老牌不安定份子范增跑去见项梁,跟项梁说,秦国灭了六国,这六国中,只有楚国最无罪,死得最冤,而当年楚怀王到了秦国没有回来,楚国人同情可怜秦怀王,所以楚南公放下一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可见,这句话是楚南公说的。这个人是楚国的一位贵族,对天下大势有独到的见解。他的这句话最终成为了秦亡的最佳注解。

这个记录还提到了一个历史事件:楚怀王到了秦国没有回来。

这是咋回事呢?

我们先了解楚怀王这个人,此人在公元前328年当上楚国的王。楚国一直是春秋战国的大国,楚怀王上位之后,也起用了一些能人,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屈原,现在有的学者还考证屈原跟楚怀王是一对CP。

当时正赶上老牌中原强国魏国不行了,楚国抓住这个机会,打魏国,征越国,国力极为强盛,可以说是那时最强大的国家,像齐国、魏国都给楚国写了服字。

接下来,楚国就要面对更为强大的秦国。

以楚怀王为纵长,楚齐赵魏等国搞了一个七国联盟,合纵伐秦。

这个时候,有一个家伙来到了楚国。这个人就是用舌头推动战国历史进程的张仪。

张仪忽悠楚国,说秦国愿意用六百里地换取楚国跟齐国断交。楚国一看,六百里地啊,不要白不要,连忙跟齐国断交。结果断交之后,张仪说只有六里啊。

这就是没签合同的坏处了。楚怀王当然不能忍,带着兵马就去收拾秦国。

这种意气之兵,向来是失败的。楚国大败于秦国。此后,楚国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这时,秦国的秦昭襄王给楚国来信,约楚怀王在武关见面,大家聊聊人生。这种事情,当然不能去啊。楚怀王胆子大,偏要去,去了之后,毫无悬念就被秦国扣押了。

这是很不讲礼的。在春秋时期,这是被人鄙视和受国际社会谴责的。不过,话说过来,在春秋时大家开会都讲规矩,更不会在会场上扣押或者绑架一国之君。但有一个国家例外,这个国家就是楚国。楚国就专门干这种事情。有一回,还绑架了宋襄公。

那时候的秦国,倒是西边的一个苦哈哈,特别老实,经常吃山西佬 、也就是晋国人的亏。

风水轮流转,秦国竟然成了最滑头的国家。一向不讲究的楚国人竟然变成了规矩的受害者。

当时,秦国扣住楚怀王,要求楚国割地,楚怀王相当有骨气,打死也不割。最后,楚怀王被秦国绑了回去。

而这时在秦国当家作主的,正是秦国的宣太后,宣太后原本就是楚国人,姓芈,人称芈八子。


果然是嫁出去的媳妇,胳膊往外拐。

后来,楚怀王还逃跑过,到了赵国,赵国也不敢收留,跑到魏国,就被秦国抓了回去。成为阶下囚的楚怀王最终郁郁而终。他是活着去参加与秦的会议,结果躺在一辆牛车里回来。

因为至死都不割地给秦国。楚国人对楚怀王既尊重又心疼,全国上下极为悲哀,看到这一幕,楚南公才敢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这个仇,反正楚国人是要报的。

哪么,这个三户是什么概念呢?

最流行的说法是指楚国三大姓:屈、景、昭。

还有一个说法是指地名,楚国的宗庙地三户,就是说,就算楚国只剩下三户这个地方,楚国最后也能灭亡秦国。

最后一个说法,就是说秦国欠楚国的债最多,楚国人复仇的心最盛。就剩三家人了,也要灭亡秦国。

而历史的轨迹也很有意思,亡秦的确实是三个楚国人。

第一个当然是陈胜,陈胜就是楚国人,建立的政权叫张楚。

陈胜可以说开了一个头,接下来就是项羽。项羽是楚将之后,他的团队叫西楚。项羽打败了秦国的主力。项羽找来的傀儡就叫楚怀王,这大概也是为了激发楚国的复仇心理。

最后一个人是刘邦。刘邦也是楚国人,他是直捣黄龙,抄了秦国的老家咸阳。


可以说,这三个楚国人前后接力,最终给秦朝划上了句号。

那亡秦必楚 ,也是因为楚人有其特别的气质。

下面就给大家讲讲楚人的特质。

下面的内容来自我在头条的专栏《读懂春秋,就懂了当下》


当年鲁隐公在世的时候,姬寤生经常跟他以及齐僖公聊起南方的楚人,一般就会发生如下的对话。

齐僖公以哈哈大笑开场:“那简直就是一群野人嘛,听说他们在身上文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姬寤生冷笑:“身之发肤,受之父母,乱涂乱画,实在不妥。”

鲁隐公摇着头叹气:“非礼啊,非礼啊!”

齐僖公:“头发也不束,披在肩上,像个长毛鬼。”

姬寤生:“教育水平还是低。”

鲁隐公:“非礼啊,非礼啊!”

齐僖公:“楚国人会玩巫术,两位信其有乎?”

姬寤生:“唉,这就是文化水平太落后的恶果。”

鲁隐公:“非礼啊,非礼啊!”

齐僖公:“我听说他们还流行穿大红袍。”

姬寤生:“我无语了,衣服岂是乱穿的!”

鲁隐公:“非礼啊,非礼啊!”

齐僖公:“这些倒还算了,据说他们信仰鸟啊蛇啊的东西,对了,还吃人肉!郑公,你怎么看?”

姬寤生:“这太让人吃惊了。”

鲁隐公:“非礼啊,非礼啊!”

三位在交谈中,对中原文化产生了极大的自豪感,对楚国人还活在水深火热的原始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同情。可事实上,要是翻翻族谱,谁能有资格嘲笑楚人呢?因为八百年前,人家楚国也是文明社会的一员。

楚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曾经介绍,咱们楚人是高阳氏的后人(帝高阳之苗裔),高阳氏是三皇五帝中的一帝:颛顼。颛顼的第五代曾孙吴回,担任当时的火正,被赐为祝融氏,也就是传说中的火神。据记载,祝融跟他的部落当时就居住在姬寤生的都城新郑附近,是正宗的中原人。

后来,因为中原战火连天,变得太危险,祝融氏不得不举族南迁。

因为战事而离开家乡,另辟天地的事情在中国屡有发生,现在居于南方的客家人就是从中原迁徙过去的。据说客家人向不与外人通婚,这样做的好处是保持了纯正的中原血统,缺点是无法与原住民融合,容易发生一些不必要的冲突。

当祝融氏的后人离开熟悉的家乡,来到陌生的长江流域,看到许多警惕的目光。他们知道,要在这片土地上扎根落脚,就必须做出改变。

从一些史料上看,祝融氏并没有封闭自己的族群,而是与原住民进行交融。他们给这片经济欠发达、文化较落后的地区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明,但与此同时,也学会了原住民的一些生活习惯,久而久之,搞不清哪些是原汁原味的原住民,哪些是搬来的祝融氏人。到了后来,中原的老乡都认不出他们,干脆统称为楚人,当然,这是比较礼貌的说法,通常中原人都叫他们荆蛮。

对此,楚人毫不在意,毕竟他们生存了下来。渐渐地,他们不但没有自卑感,反而为自己独特的楚文化而感到骄傲。

这是值得赞许的态度,世界是多元的,文化亦是多元的,对自己的文化自信,才会拥有族群的未来。

强大的适应性,这是楚人的第一个特质。

在最初的岁月里,楚人的生活十分艰苦,他们经常受到商朝的进攻,国人被俘虏而去,成为商朝的奴隶。这其中,大概又属帝辛先生干得最过分,帝辛其实就是商纣王。

作为一个亡国之君,商纣王经常被大家误会。很多人以为他天天跟妲己鬼混,结果导致亡国。这是不太准确的,事实上,商纣王是一个比较勤劳的国君,尤其喜欢打仗,楚地就是他重点光顾的地方。商纣王的胜率很高,每次都能抓不少俘虏回来,后人分析,商纣王就是抓的俘虏超过了需求,最后管理不当才亡的国。

在商纣王的打击下,楚人的日子很难过,直到他们听到了有一个叫姬昌的人正在镐京召开英雄会,号召大家团结起来,共同推翻商纣王的残暴统治。

楚人的酋长鬻熊意识到这是替族人复仇的好机会,马上起程前往镐京参加这一盛会。

因为交通不像中原那么发达,等他赶到会场时,很多人都已经到场了。

他怀着激动的心情,迈着疲劳的双腿走向会场。在大门口,他被拦了下来。侍卫们拒绝他进入会场。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不能怪门卫有眼不识泰山,实在是鬻酋长不像个与会者。

他的年纪太大了,据史料记载,鬻酋长这一年九十了。他能够一个人从荆地来到镐京,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经过一番解释后,鬻熊终于获得了入场资格,会议是振奋人心的,各地来的部落首领纷纷控诉商王的暴虐。受这股情绪的感染,鬻熊分开众人,走到武林盟主姬昌的面前,表示自己也要跟随周王推翻商纣王。

看了看鬻熊,姬昌不禁摇头,都这么一把年纪了,哪里敢指望他去杀敌?当然,这份精神是可嘉的。

鬻熊知道他在想什么,他诚恳地告诉对方:“的确,如果让我去行军打仗,追逐麋鹿,我的确太老了。但要是让我坐论国事,出谋划策,我还是个年轻人啊!”

老人坚毅的眼神打动了姬昌,他恭敬地从高台走下来,认真地向鬻熊行礼,拜他为师。

从此,这位九十岁的楚人成为周王的智囊。在姬昌被商纣王抓住后,鬻熊积极组织营救,建议姬昌之子姬发向纣王进献兽皮、黄金、美女,最终成功救回了姬昌。

这件事情成为了楚人最大的政治资本,借着祖宗的光,后来楚人常常向周王索取各种荣誉。而三百年以后,楚武王仍然振振有词地介绍自己的祖宗:“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

楚人永远不会忘记,是那个九十岁的老人不辞辛苦,积极参与到讨伐商纣王的行动中,才让楚人赶上了时代的末班车。

永不服老,勇于开拓,这是楚人的第二个特质。

数十年后,又一位楚人首领向北进发了,他是鬻熊的孙子熊绎。此时,这位楚人领袖的身份已经不是酋长,因为爷爷也算是周朝创业的合伙人,周朝第二位天子周成王没有忘记老功臣,特地封熊绎为楚国国君,级别有点低,只是一个子爵。

当然,级别再低,也是干部,是干部就能参加代表大会。

这一年,周成王在岐阳召开诸侯大会,熊绎受邀参加,他的心情还是很激动的,也做了精心的安排,因为国内也没有什么太值钱的东西,就准备了国内的特产苞茅,这个东西可以滤去酒中渣滓,值不了多少钱,算个心意吧!

怀揣着对天子的敬意和会见诸侯的激动心情,熊绎来到了岐阳,同样,他离得比较远,到达的时间也比较晚,来时,其他诸侯已经到了,比如齐僖公的祖宗、齐国的第二任国君齐丁公,卫前废公州吁的祖宗、卫国第二任国君卫康伯,还有鲁隐公的老祖宗、鲁国第一任国君伯禽,以及晋国第二代君主晋侯燮正准备入场。

熊绎洗了洗手,准备进场吃饭。上回他的爷爷被挡在了门外,这一次刚出现,就有人热情地迎了上来,“唉啊,您终于来了啊,就等您了!”

来人满脸堆笑,朝他招手:“快快,把你的苞茅发到食案上去吧,马上就要开席了,要这个东西来滤酒。”

想了想,自己来得迟,干点活也是应该的,他老老实实地解开苞茅,划成数份,认真发到每一张食案上。

苞茅终于摆好了,熊绎伸直了身子,准备找自己的位子入座,会务又热情跑了过来,递过来一大堆木牌。

“来,麻烦你一下,把这些牌子摆好。”

熊绎一看,这是用来安排座位的名牌,以区分天子与诸侯的尊卑席次。熊绎有些纳闷,但他毕竟初来乍到,不好多说话,只有多干活。于是,他认真摆好了名牌。当放下最后一块名牌时,他终于意识到一个问题,没有他的名牌。

也就是说,这宴会堂中,没有他的座位。

那我干嘛来了,敢情就是来打杂的?

熊绎的座位在外面,在庭院中燃烧的誓盟火柱边。

会务将他请了出去,嘱咐他一定要看好这堆火,千万不能熄灭了,过一会儿,天子与诸侯誓盟要用的。

说起来,熊绎的祖上是火正,火正主要有三个工作:观象授时、点火烧荒、守燎祭天。现在让熊绎干的就是守燎。虽说是个祖传技艺,但人家毕竟转行升级成国君了,竟然还把人家当火正,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天子与诸侯终于进场了,没有人注意到熊绎,鲁公伯禽倒是望了他一眼,然后下意识地往旁边移了两尺。

站在火柱旁,熊绎脑子有点蒙,会务又领来一个人,说是帮他一起看火的。

两人一寒暄,哦,你是楚国国君,我是东夷族鲜牟国的国君。

熊绎明白了,原来我还是蛮夷荒服啊!

宴会开始了,厅上杯光斛影,气氛热烈异常。厅外冷冷清清,一蛮一夷坐在火柱边发呆。

熊绎没有喝上酒,也没吃上肉,更没有列席后面举办的诸侯大会,他只是安静地坐在火柱边,盯着那团血红的火焰腾飞跳跃,正如他内心燃起的热火一般。

等会议结束,照例,主办方会给与会者发点纪念品之类的东西。齐、晋、鲁、卫各国都领了珍宝之器,熊绎连搪瓷杯子都没捞到一个。

这件事情让楚国人耿耿于怀。五百年后,楚灵王提起这件事情还愤愤不平,表示当年开会,他们都领了东西,就我们没领到,今天我这暴脾气上来了,干脆派个使者到周室把他们的鼎要过来作为分封的宝器。

熊绎没有进行申诉,当年他的爷爷九十高龄到中原去,带回了荣耀,他带回了耻辱。

回国后,熊绎召集群臣,讲述了自己所受的不公待遇,这引起大家的愤慨,纷纷大骂周文王。

熊绎示意他们静下来,告诉他们,要改变别人对我们的歧视,先要改变自己,让自己强大起来。

接下来熊绎率领楚人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这种东西现在称为艰苦创业,史称筚路蓝缕,这正是楚国的立国精神。

过了一些年,熊绎的创业有了一些成就,他专门给周天子送了一把桃木弓和一些枣木箭(桃弧棘矢),这些东西可以辟邪。周王室颇为感动,楚蛮子们经济这么困难,还想着送些当地的工艺品上来。

看来,他们还是没有理解熊绎的真正含义。

如果用来滤酒的苞茅不能替我们换来尊严,我们总有一天会用弓箭来争取。

知耻后勇,奋发图强,这是楚人的又一个特质。

周王室终于领会到了桃弧棘矢的意思,这一明白就已经是五十年后的事情了,有点迟钝,但总算反应了过来。

周王室对楚人采取了行动,周昭王亲自率兵南征,对付这个周室的伙夫,史书《竹书纪年》记载了这三次军事行动。

昭王十六年伐楚荆,涉汉,遇大兕。

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

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贯紫微,其王南巡不返。

第一次,周昭王领着士兵去讨伐楚人,渡过汉水的时候,碰上了大兕(一种类犀牛生物),不太吉利,就退回来了。

三年后又去了一次,可天气不太好,阴风突起,气候恶劣,兔子野鸡都吓坏了,结果六个师损失在了汉水。

第三次,周昭王再接再厉,夜色清朗,可以看到五种颜色的光直冲紫微(此紫微是指代表天子的紫微星座),我们的王南巡就再没有回来。

怎么看这也不像一份周王伐楚的记录,而像是野外科考发现珍稀动物的报告,又像天气突变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的清单,也像天象观察记录以及失踪人口登记信息。做出这样奇怪的记录也是没有办法,因为周军三次南下,三次败北,直接写下来太没面子,只好用文学来修饰一下。

真相大概是这样的。

第一次,周昭王率兵讨伐楚人,结果刚渡过江,就被楚人赶了回来。可能楚人像潘多拉星球的土著一样,使用了犀牛部队,但也许跟大兕这种东西没一分钱的关系。

第二次,周昭王立志雪耻,率兵猛进,结果中了楚人引兵深入的诡计,楚人在恶劣的天气中猛然发起进攻,把周昭王打得大败。

第三次,天气真不错啊,夜朗星清,空中神秘的五线光束直冲紫微,我们昭王惨哪,一去就没有回来,淹死在了汉水里,连尸体都没打捞上来。

前两条事实清楚,无可争辩,第三条各方则有不同看法,中原的官方记录以及流行说法显示,周昭王晚年犯了严重的错误(德衰),南征的时候,船工厌恶他,给了他一条胶船,船开到中流,胶水溶解,船只解体,昭王掉到水里淹死了。但有人分析,周昭王的船是在河中被楚军弄沉的。

周王室宁愿吃哑巴亏,也要采用第一种说法,毕竟被楚蛮打败这种事情太丢人。

楚人也表示认同这种说法。

很多年以后,当中原人拿这件陈年旧事质问楚国使者时,楚国使者一脸无辜:“你们的周王不是被你们自己的船工害死的吗?关我们什么事?”

经过这三战,楚国打出了信心,又过了五十年,楚人终于有人准备对周朝说不。

这个人是楚国国君熊渠,熊渠是一位传奇人物,力大无比,有一次夜出,发现夜色里有一只老虎趴着,熊渠引弓一射,老虎没有半点反应,下马一看,原来是一块巨石,箭羽深深陷进石头里。这个射虎为石的故事后来被汉代飞将军李广复制了一次。

楚国人对自己这位神射手国君相当自豪,楚国人的骄傲是有底气的,到了熊渠这一代,楚国的强大已经水到渠成。熊渠得到了国内民众的热烈拥戴,进而兴兵对外,伐庸、扬粤,至于鄂。

国力的强盛让熊渠信心高涨,他终于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宣言:

“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意思就是,我蛮夷,我骄傲!你们瞧不起我们,我们也不陪你们玩了,我们自己搞一套谥号系统。

熊渠说干就干,分别册立自己的三个儿子为句亶王、鄂王、章王。

从规则的服从者到规则的制定者楚国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这实在让人佩服,但如果让鲁国人来评判,只有三个字:“非礼也。”

中原的政治体系是共王体系,天下共有一个王,就是周天子,下面的诸侯按照“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来称呼。熊渠自我提拔,把儿子封为了王,自己当起了王他爹,这让周天子颜面何存?

自此之后,楚国把挑战周朝当作一种乐趣,直到今天,楚文化圈还用一句俗语来形容那些倔强不认输的人:“你不服周!”

过了一些年,熊渠把儿子们王的称号去掉,天下人纷纷嘲笑。

看吧,我就说楚国人闲得慌,天下只有一个王,他折腾来折腾去的,最后还不是换回来?

其实,这正体现楚人的高明之处。在立儿子为王的时候,周王室衰微,诸侯多不朝王,还忙着相互打仗。熊渠判定自己就算称了王,周王室也不敢把他怎么样,中原各大成员国也没空对付他,先称个王过把瘾。

当然,熊渠也不是过把瘾就死的蛮汉子,在周厉王上台后,熊渠发现这位周厉王很暴力(暴虐),没事喜欢征伐诸侯国,为了不引发非必要的军事冲突,熊渠就把儿子的王号去掉了,反正也尝过当王的爹是啥滋味了。

敢于挑战权威,又勇于向权威低头,这是楚人的又一个特质。

如果你了解了楚人的这些特质,你也可以像太史伯一样论断:楚必兴矣;如果你见过楚人的隐忍与奋起,见过楚怀王誓死不割地的气势,又见过这个有骨气的君王最后躺在一辆草车里被送了回来,你也可以像阴阳师楚南公一样做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脑洞历史观》,继续阅读春秋这段历史。


脑洞历史观


战国七雄纷争中,秦国笑到了最后,那么由此便不难理解,楚国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面向天下发声是多么狂妄的一种行为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单从字面意思就很好理解:即便楚国到最后只剩下三个氏族,那么最终能够将秦国消灭的也只有楚国。刚看到如此狂妄之言的读者也许会直接认为他是楚国在世时的统治者或者能人志士所说的。但是,此话的确不是产生于战国时期,而是出自秦朝末期。狂妄之人说狂妄之话,据后世学者研究,此话最早是由楚国的南公在楚国所亡时所说,不过亦有人说是由当时的西楚霸王项羽所说,也有说是秦朝末期反抗暴秦统治的楚国人士所说。不论此话是由何人所说,反正此话是出自于《史记·项羽本纪》。

《史记·项羽本纪》:“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由此可知,此话便就是当时楚南公所言之语。当时由赵、楚、齐、韩等国组成的军事同盟企图跨过函谷关将秦国消灭,但是六国军队却迟迟被强秦卡在函谷关不能前进一步,最终于函谷关战败。之后楚国和齐国便歃血为盟企图再次进攻秦国,当时秦国虽然强大,但是面对楚国和齐国还是比较逊色的。不过秦国却成功使用离间计,使得齐国与楚国反目成仇。即便只剩下楚国一国,楚怀王还是悍然向秦国发起了进攻,结果楚国节节败退。在与秦国合谈的过程中,楚怀王答应了秦王的要求甘愿入秦作为人质。后来秦国强行逼迫楚怀王割地于秦国,楚怀王誓死不应,故怀王死。那么楚南公当初为何要发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声呢?

其一:怀王坚贞,大义凛然

上面提到楚怀王曾经甘愿自己前往秦国作为人质以求和于强秦,但是秦国不义,趁机逼迫怀王割让土地,怀王坚贞不屈,于是惨死于秦国。当楚国军民得知楚怀王如此下场后,一方面他们很荣幸拥有这位君王,对他誓死不屈的行为很是敬佩;另一方面秦国的卑鄙行为引起了楚国上下、全体军民的愤慨。即便楚国即将灭亡,那么只要楚国人永远将这份愤慨牢记在心,那么楚国灭秦就有希望。

事实证明,当时反抗暴秦的陈胜吴广起义中,陈胜便是楚人,而且陈胜、吴广所建立的政权也是“张楚”政权;虽然陈胜吴广起义在不久后便被秦朝吞噬,但是其后楚国贵族项梁再次率领江东子弟掀起了反秦运动。最终秦朝也是被西楚霸王项羽所推翻,只不过刘邦后来者居上,灭掉了项羽,建立了大汉而已。

其二:楚人团结,民风彪悍

当初秦国大将李信曾经率领过20万大军进攻楚国,李信自认为20万兵马消亡楚国足矣!但是事实证明,李信的20万大军在面对民风彪悍且团结的楚国年前,很快便大败而归。之后将楚国消灭的大将王翦当初坚持要以60万大军才可以使得楚国灰飞烟灭。一方面楚国幅员辽阔,粮食充足且人数居多;另一方面楚国本属蛮夷之地,楚国人之中自然不缺那些北方能征善战游牧民族,而且楚人大多民风彪悍,勇于作战。如今秦国先是将手无寸铁的楚怀王杀害,后又将楚国灭国。在楚人看来,他们会将秦国对楚国所作的一切牢记在心,日后定要百倍千倍地让秦国所偿还。


历史课课代表


小小小百科全书观点

所谓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实际上和汉末张角起义喊的口号“苍天以死,黄天当立”以及汉末乱世袁术称帝时候喊的“代汉者党涂高”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喊这个口号的意思就是告诉别人我是天命所归。跟着我混准没错。你还别说古代人就吃这一套。即使你再有势力再厉害也得进行宣传。把自己宣传成正义的一方,天命所归的一方。这样就会有无数的人为了这个美好的幻想去为了奋斗终身。



除此之外说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的楚南公实际上也是在表露一种民族国家不屈的精神。从这句话的字面意思上来看是说,即使楚国只剩下三个氏族那么灭亡秦国的也必然会是楚国。实际上这是表达了楚国亡国者的一种情绪化的坚定信念。但这句话仔细琢磨一下又会有不一样的理解。“楚虽三户”里面的“三户”指的并不是三户人家。而是指的楚国的贵族大姓昭、屈、景这三大家族。所以表面上慷慨激昂表示坚强不屈的背后实际上就是告诉楚国遗民继续跟着楚国贵族造反,因为能灭亡秦国的只有楚国的贵族,跟着他们造反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那为什么只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呢?为什么其他六国没有类似的传言流传呢?实际上一切还是源于楚国的实力。要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是第一个称王的国家。原本楚国的爵位只是子爵。但后来楚国实力强大之后就自立为楚王。虽然周王不同意楚国称王但没办法楚国实力最强也只能默认。其他国家摄于楚国淫威也只能被迫承认楚国王爵的地位。但在《春秋左氏传》中记录楚国的国君依旧称其为“楚子”也就是只承认楚国国君子爵的地位。



而且在最初秦国和楚国对战的过程中也并不是秦国把楚国按在地上摩擦,在最初时期楚国多次抵住了秦国的侵略。从秦始皇奉六世之余烈开始一统天下的时期,实际上楚国的实力要比秦国还要强那么一丢丢。秦始皇在统一征服天下的过程中进展的顺风顺水的。但就是在征讨楚国的时候栽了一个大跟头。秦始皇当时否决了老将王翦以60万啊大军攻楚的计划。而是采取了李信的计划,因为当时李信有信心以20万大军击破楚国。所以秦始皇认为王翦太过于保守了,也就导致了秦始皇放弃了王翦的计划任用了李信攻楚。结果秦国的2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秦国也被楚国给打蒙了。后来秦始皇终于意识到错误重新任用老将王翦攻打楚国也一点点的蚕食吞并了楚国。但楚国虽然灭亡了,但楚国原本的贵族势力却保存下来很大一部分。这也是为什么会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因为整个天下间只有楚国的贵族势力保存最为完整实力也最为庞大。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支持一下。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小小小百科全书


这不是根据实力做出的计划,所以也无关“狂言”。

在自己被敌人吊打、碾压、按在地上摩擦而毫无反抗之力的时候,人往往会发下一些毒誓,用夸张的、自己完全没有能力实现的愿望,来表现对敌人的仇恨。“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只是其中之一。

唐高宗立武氏为后,把原皇后王氏、淑妃萧氏打入冷宫。后来高宗李治一时不忍,打算释放二人,武氏(这时是武皇后了)先下手为强,用残忍的手段处死二人。萧淑妃在临死之前,发誓要变成猫,让武氏变成老鼠——深宫妇人的想象力,不过于此。

清朝建立初期,也有这样一个传说:叶赫那拉部落被努尔哈赤打得完败,于是发誓:“即使叶赫那拉部落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灭亡努尔哈赤的后代”。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出身叶赫那拉氏的慈禧,被认为上替祖先报仇,来灭亡清朝的。

甚至著名的《窦娥冤》,也可以看成是这样的故事:窦娥受冤惨死,无力回天,也想不到父亲会得中高官、替自己沉冤昭雪,于是发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用超自然的力量证明自己的无辜。

超自然,是的,他们的誓愿是超自然的。楚人根本想不到自己的后代真能灭亡秦朝,王皇后萧淑妃也不会真的相信死后变成猫去吃老鼠,叶赫那拉部落更想不到二百多年的融合之后,真会有一个姓叶赫那拉的妇人,把大清这个代表整个中国、而不是只代表努尔哈赤部落的政权,推向灭亡的边缘——虽然这并不是慈禧的本意。

那不过是气极了的气话而已。


栖鸿看红楼


这是因为秦国只知霸道,不行仁义,一系列的行为让楚人不再信任秦人。

在陈胜、吴广大泽江起义,登高一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前,在中华大地上,王侯将相还真的是世袭贵族的专利。

中国的政治学说的发展和演进在秦汉之际形成了一个剧烈的发展。在此之前,中国是贵族政治,所谓学在王官。民众也认可这种政治模式,不会有什么非分之想。贵族也确实因为学识、精神、担当、责任等成为封建邦国的精神领袖,为人们所推崇。因此,在政治关系上就有着很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

(大泽乡起义的意义很大)

项羽就一直也是以贵族自居,他在乌江自刎之前还在说:“即使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又有何面目再见江东父老呢?”项羽所说的“怜”是悲悯,是人们对于贵族政治的习惯性传承,如同对待赵氏孤儿那样,悲悯他们的遭遇,并且认为他们东山再起是合乎常理的。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预言式的政治发展,被记录在《史记·项羽本纪》:“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这句产生于反抗暴秦统治的时代名言,除其代表了一种情绪化了的坚定信念之外,又不可思议地与历史演进的过程吻合。它先验而无比正确地预言了亡秦的事件真相:即亡秦这一事业乃起于楚,又终成于楚。仅就亡秦这一事实,这句名言还有着双重应验。

首先,亡秦大业虽成于天下民众,但在大泽乡振臂一呼,天下响应的陈胜是楚人,他建立的政权称为“张楚”。率江东子弟渡江,成为抗秦主力的项梁叔侄也是楚人,项羽建立的政权称为“西楚”。后来总领群雄,收拾河山,建立一个空前统一的大汉王朝的刘邦也是楚人。

其次,亡秦的决定性战役就是在三户水(今河北临漳西)一带展开,楚将项羽率军战胜秦军主力,并接受其投降。从此,秦亡便成了不可逆转之势。

(项羽一直以贵族自居)

先秦时期,这样的政治预言有很多,很多人都很奇怪,为什么那个时期的中国人好像是开了天眼,能够通过一些已经发生的事情就能预料到事物的结局。其实,这是因为先秦时期,中国已经建立起来了一个系统的价值观理念,并且用它来指导生产生活。

由于这个价值理念深入人心,但凡不符合这个价值理念的都将逐渐回归到这个价值轨道里来。贵族领政,安邦济危就是这个价值理念的一种。当贵族无甚罪过,人心冤之,东山再起之时,就会有很多同情的人起来响应他们。

楚国在春秋时期,曾经长期是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不过,在春秋末期,被伍子胥带领吴国军队打败,差点亡国。靠着秦国的帮助,才勉强挡住了吴军。后来,越国在吴国的后方捣乱,吴越争霸开始。

到了战国中后期,楚国的实力有所恢复,还灭掉了一直智商不在线的越国。但是,当时秦国已经商鞅变法过了30多年,统一的步伐已经无法阻挡。秦国为了弱楚,还把楚怀王骗到秦国囚禁起来,最后客死异乡。秦国这个做法,让楚国平民百姓不心服。


(中国以后就有了杀人诛心之论)

所以,秦灭六国之后,只有楚地的反叛最为强烈,经常发生叛乱,秦始皇不得不经常巡游楚地以做弹压,到最后也还是没有压住。

楚虽三户,意思是楚国哪怕只剩下三户贵族了,因为楚国的王族有恩威于楚民,楚民怜之,所以,他们只要振臂一呼,就能再次东山再起。

此后,中国政治的学说当中,就多了一条:杀人诛心。即是让老百姓不再“怜”之,将政治敌人塑造成十恶不赦的混蛋,这样才能长治久安。至于真相,有时候也未必那么重要。


而知而行的历史


我是青史回声,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一开始,我还觉得这是楚国人的一句气话,虽然打不过秦国人,但是也要在嘴上过过嘴瘾。可后来我想错了,仔细想想,这句话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相对于中原诸侯国来说,位于南方的楚国算是个老牌的诸侯国了。与其他六国相比,算楚国存在时间最久,从春秋时期一直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威望和实力还是位居前列的。不仅如此,他的疆土也是在战国七雄中也是最大的。



可有时候优点也会变成缺点。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始争相变法,虽然楚国有吴起变法,但是最终彻底失败了。是吴起能力不行吗?不是,那是支持吴起变法楚国国君动摇了?也不是。

主要原因就是拥有这么疆土的楚国,由于生产力和生产条件的落后,使楚国无法管理下面的地方,只能将权力下方地方那些贵族中。也就是说,楚国的几大家族对基层的统治力非常强大,导致楚国国君的政令几乎出不了国都郢都。

战国末年,秦国开始统一六国的战争,在六国中,只有楚国经历了两次秦国的进攻。其他五国基本上一触即溃。三晋的血经过统一战争后,早已放光了,剩下的齐国,中看不中用。至于燕国,那就更不必说了,地处偏僻,很难发展起来。

而楚国虽然动员能力弱,但就是这个原因,使楚国在秦末成为了起义军的领袖。在灭楚国之时,秦军横扫了楚国全境,不过由于楚国国土面积大,很多地方(包括南阳盆地、江汉平原以及东南一带)只是望风而降,并没有遭受到秦军的战火。因此这些地方的战争潜力和社会关系没有被战争彻底破坏,大部分都被保留下来。


所以秦末天下大乱,群雄逐鹿,虽然六国诸侯纷纷复辟,但无论是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和旧楚地区有很大差距。只要楚地有人带头,立马群起响应。项家叔父就是这么快起家,并且发展壮大。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话没说错,秦朝不就是楚地的刘邦和项羽覆灭的吗?所以这不是气话。


青史回声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是当时在楚国流转着的谣谶。我觉得这句话只是楚国被灭之后带着一种不甘心,又有一种告诫楚国人要与秦国反抗到底的决心,还有就是一种诅咒,因为与中原各国相比,楚国在文化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因为其境内多瘴疠之地,所以楚人比较相信巫术,而且还专门设置专司巫卜这种官职。

至于这句话怎么理解,“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在我们学习的文言文当中,”三”这个字,在古代是代表多数的意思,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思而后行”。“卷我屋上三重茅”等等,所以我觉得“楚虽三户”这里的意思是因为当时楚国已经被秦国所灭,家破人亡,百姓流离失所,家家户户不可能有以往那么多,所以这个三的话应该是代表多数人家。

楚国全盛的时候,最大割据地大致就是现在的北至河南湖北,东到上海江苏,西连重庆贵州,还有山东部分地方。是春秋战国时期,占地最广,实力可谓强盛至极,所以楚人对于秦国的亡国之耻极为痛恨,而“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则成为楚人兴义兵,报雪恨的口号了。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楚国被灭的历史背景。公元前226年,秦国有意攻打楚国,但考虑到昌平君(战国末期楚国公子,受封昌平君,仕于秦国,平定廖毐之乱,后吕不韦被罢后出任相国之职)出身于楚国,所以将他迁安至郢陈(楚国旧都之一),同时起一个安扶楚民的作用。不久,秦王派李信率兵20万攻楚,但昌平君怀念起自己是楚国之人,于是就与楚将项燕联合反秦,在两人的合力之下杀得李信溃不成军。公元前228年秦王派遣王翦带领60万军队再次攻楚,俘虏了楚王负刍后,昌平君被项燕拥立为楚王,但最终寡不敌众,兵败战死,项燕也因此自杀。至此,楚国被灭。

而后,在公元前208年,陈胜吴广起义之后,项梁项羽拥立熊心为楚怀王,楚国复立。而“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则成为他们的口号了,意思就是灭秦是天命所归。


史极揭秘人


只是狂言而已,历史上真正灭亡秦朝正是当时秦朝最后一支军队的统帅章邯,为什么这么说呢?

灭楚国秦国可是倾全国之力动用了60万大军,经过一年多的坚守不出,活活耗光楚国的粮草,才最终打败了楚国上将军项燕带领的楚军,项燕兵败自杀,喊出亡秦必楚的大话。

时间还要往前推,在章邯在定陶之战后,打败了项羽的叔父的军队,并且杀了项梁这位楚地反秦义军的领袖。可是章邯却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没有趁楚军衰弱的时候要他的老命,反而和增援过来的二十万长城军团去攻打当时起义军中比较弱小的赵国,这就给后来楚军的领袖项羽准备的时间。

因为项羽当时并没有实际的兵权,只是作为楚军中的二把手,然后项羽杀死不远发兵救赵的宋义兵变夺权。率领大军先把秦军的粮草断了,在随后的巨鹿之战中,项羽率领楚军和赵军里外合围,击败了秦国二十万长城军团。

在巨鹿之战后,秦国名将的孙子王离将军兵败自杀而死。章邯见楚军狭胜利之威不可战胜,又遭到后方秦朝廷的责问,率领剩下的二十万秦军主力投降。事实上如果章邯拒不出战,依靠着关中丰厚的补给,诸侯各国军队粮草并不多,最多两三个月就要自行离去,秦帝国也就不会灭亡。章邯可顺势带大军回首都咸阳,诛杀为祸多年的赵高,从新发展秦国。可惜大秦帝国如此赋予他重任,却辜负了帝国的信任。


陆弃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的出处是《史记·项羽本纪》,是由楚国的一个复姓南公的人说的。

这话说得极有气势,有的人甚至觉得,因为这么一句话,楚灭秦竟然显得天经地义了。那么如题所述,说这话的人究竟有何底气,敢说出这样的话语呢?

其实这句话的后面,还蕴藏了一个精彩的故事

楚国经过几代人的发展,到了楚怀王的时候,国力鼎盛,又击败了强大的魏国,一时间无人可敌。

当时北方的秦国强势,于是楚国以公孙衍联络其他各国,一起合兵对抗秦国,可惜各国心思并不统一,在被秦军击败后联盟自动解散。

此后,楚国、齐国结盟,与强秦抗衡,一度让秦国倍感压力。后来楚怀王中了秦国的诡计,主动和齐国断了联盟关系。

后来再发兵攻打秦国,却三战皆败,由此楚国一下子从极盛转向了极衰,甚至一些从前被他打过的国家,还敢兴兵作乱。

公元前299年,楚国在遭遇到齐、秦等国的新一轮进攻后,在屡次败退之下,只好和秦国和谈。

秦国要求怀王亲往,结果他不顾大臣的反对,还真的就去了。于是秦国当场翻脸,把他囚禁在了秦国,期间要挟他,说只要他同意割地就让他回去。

但是怀王是一个很有骨气的人呢,一直拒绝割地,最后被囚禁到死。

公元前296年,在他死后不久,秦国将其灵柩发回,楚国人举国皆哀。为什么他们都“哀”呢?就是因为他们的国君在关键时候,为了保住国祚而敢于亲自前往,又在被囚禁之后不肯低头割地,尽显楚人勇敢的风范。

于是,楚怀王死后,楚国上下就达成了这样的一种共识:

首先,在齐秦等国迅速攻占了我们大量国土的时候,在楚国已经陷入了绝境的时候,我们的君主为了保住社稷,为了楚国百姓,敢于亲自去往秦国交涉。

其次,在受到了秦国的要挟后,他忍受了羞辱和痛苦,拒绝割地,保住了楚人的尊严。那么,有这样为国而死的国君,我们怎么能不为他死战呢?


正是在这样的一种基调下,楚人才敢说出题目中这样强势的话来。这就像是民国时期一样,虽然当时革命的力量还很弱,虽然全国都面临着被许多强国进攻的威胁,但是我们还是敢喊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样的口号。

事实上,这话不久就被后人给证明了。打响推翻秦朝第一枪的是陈胜等人组织的农民起义,而他就是楚国人,后来建立了“张楚”政权。

后来给秦朝沉重一击的,是楚将项羽,他一度代楚王分封诸侯,差点就取代了秦朝。还有后来大汉的开国皇帝刘邦,他也是楚国人。


于是,秦末真的出现了“张”、“项”、“刘”这么三户,起兵将秦朝推入了灭国深渊,也正是由楚国的这“三户”,最终将强秦彻底灭亡。


小小嬴政


成语“三户亡秦”有不少人知道,但是许多人却不知道,其典故出处不过是楚南公放的一句狠话!

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之中如此记述:“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而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秦始皇嬴政的故事,大家必然不陌生,扫平了吕不韦和嫪毐之后,内忧已除。此时,被称为“三晋”的韩、赵、魏也已然全部失去了反抗,这时候,他最重要的外患就是盘踞在江南地区,幅员辽阔,实力强盛的楚国了。

只可惜,嬴政确实小看了楚国,所以初次讨伐就吃了大亏,仅仅小胜就立刻被反扑,导致近20万大军沉沙折戟。这是为什么呢?

《史记·货殖列传》说:西楚“其俗剽轻,易发怒,地薄,寡于积聚”,“其民多贾”,“清刻,矜己诺”。

瞧,楚地之上民风彪悍,有善于从商不缺身体、不缺脑子、不缺钱,又哪里是这么容易被讨伐的呢?

只可惜本来有实力有机会的楚国,却因为一个“先明后昏”的领导者给毁了。这个人就是楚怀王。

在楚怀王继位早期,破格任用屈原等人进行改革,大败魏国,消灭越国,扩充疆土。纵横家苏秦曾言“纵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足见他的厉害,绝对是当时可以与嬴政掰手腕的人物。

只可惜不知道楚怀王在执政后期却发了什么昏,竟然与秦昭襄王会盟于武关,结果呗秦昭襄王将其扣押,压根不顾邦交礼仪,胁迫其割地。这一下,他就被扣了三年里,只可以内患丛生,其子不思救父而自立为王,诸侯自以为无害于自己而不讨伐。最终楚怀王只能客死于秦,这时候,那句经典的话,就诞生了。

因为老大死了,楚国的南公便放出来了狠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本意是一句激励国内势力的话语,只可惜这时候大势已去,依旧不能更改楚国的命运。

当然,这里额外可以一提的是,楚南公可不是姓楚叫南公,而是说楚国的南公,这里南公本身就是一个复姓。

言归正传,只怕当时的楚南公也没想到,他随便放的狠话竟然一语成箴!

说起秦亡,必然少不了提到陈胜吴广,他们的起义掀开了秦国灭亡的序幕,而他们的政权就号称张楚,这一点与后世大家更为熟知的西楚霸王如出一辙,而更为知名的便是,后期,几乎项羽与刘邦对抗,几乎可以说谁胜出,就能建立新的政权,那么刘邦又与楚国什么关系呢?

我们都知道刘邦的老家是沛县,虽然这个地方在战国时期曾经属于多个国家,但是我们可以看一下早先属于宋国的沛县,在公元前284年五国伐齐,就因宋国被瓜分而归了楚国。那么刘邦呢?刘邦是公元前256年生人,这时候,沛县属于楚国已经近30年了,所以说刘邦是楚国人这点毋庸置疑。况且有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那就是西汉建立后,其实沛县又被重新划归为楚,也足以说明这件事情。

总而言之,随着西汉的建立,正式宣布了秦朝的结束,而这期间,一个张楚,一个西楚霸王,一个刘邦,真正让那句狠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只怕这一点,当时说出来的楚南公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