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報表包括什麼,製作財務報表怎麼做

一套完整的財務報表至少應當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或股東權益)變動表以及附註。新的財務報表應有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及財務報表附註等五項。附註是財務報表的重要組成部分。1.企業註冊地、組織形式和總部地址。2.企業的業務性質和主要經營活動,如企業所處的行業、所提供的主要產品或服務、客戶的性質、銷售策略、監管環境的性質等。3.母公司以及集團終母公司的名稱。4.財務報告的批准報出者和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日。企業應當聲明編制的財務報表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真實、完整地反映了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信息。以此明確企業編制財務報表所依據的制度基礎。

會計報表包括什麼,製作財務報表怎麼做

如果企業編制的財務報表只是部分地遵循了企業會計準則,附註中不得做出這種表述。根據財務報表列報準則的規定,企業應當採用的重要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不重要的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可以不。由於企業經濟業務的複雜性和多樣化,某些經濟業務可以有多種會計處理方法,也即存在不止一種可供選擇的會計政策。例如,存貨的計價可以有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等;固定資產的折舊,可以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雙倍餘額遞減法、年數總額法等。企業在發生某項經濟業務時,必須從允許的會計處理方法中選擇適合本企業特點的會計政策,企業選擇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可能極大地影響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而編制出不同的財務報表。為了有助於報表使用者理解。

有必要對這些會計政策加以。需要特別指出的是,(1)財務報表項目的計量基礎。會計計量屬性包括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淨值、現值和公允價值,這直接顯著影響報表使用者的分析,這項要求便於使用者瞭解企業財務報表中的項目是按何種計量基礎予以計量的,如存貨是按成本還是可變現淨值計量等。(2)會計政策的確定依據,主要是指企業在運用會計政策過程中所作的對報表中確認的項目金額具影響的判斷。例如,企業如何判斷持有的金產是持有至到期的投資而不是交易性投資;又比如,對於擁有的持股不足50%的關聯企業,企業為何判斷企業擁有控制權因此將其納入合併範圍;再比如,企業如何判斷與租賃資產相關的所有風險和報酬已轉移給企業,從而符合租賃的標準;

會計報表包括什麼,製作財務報表怎麼做

以及投資性房地產的判斷標準是什麼等等,這些判斷對在報表中確認的項目金額具有重要影響。因此,這項要求有助於使用者理解企業選擇和運用會計政策的背景,增加財務報表的可理解性。財務報表列報準則強調了對會計估計不確定因素的要求,企業應當會計估計中所採用的關鍵假設和不確定因素的確定依據,這些關鍵假設和不確定因素在下一會計期間內很可能導致對資產、負債賬面價值進行重大調整。在確定報表中確認的資產和負債的賬面金額過程中,企業有時需要對不確定的未來事項在資產負債表日對這些資產和負債的影響加以估計。例如,固定資產可收回金額的計算需要根據其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淨額與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間的較高者確定,在計算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時需要對未來現金流量進行預測。

會計報表包括什麼,製作財務報表怎麼做

並選擇適當的折現率,應當在附註中未來現金流量預測所採用的假設及其依據、所選擇的折現率為什麼是合理的等等。又如,為正在進行中的提取準備時佳估計數的確定依據等。這些假設的變動對這些資產和負債項目金額的確定影響很大,有可能會在下一個會計年度內做出重大調整。因此,強調這一要求,有助於提高財務報表的可理解性。企業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8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及其應用指南的規定,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變更以及差錯更正的有關情況。企業應當以文字和數字描述相結合、儘可能以列表形式報表重要項目的構成或當期增減變動情況,並且報表重要項目的明細金額合計,應當與報表項目金額相銜接。在順序上,一般應當按照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順序及其項目列示的順序。這主要包括或有和承諾事項、資產負債表日後非調整事項、關聯方關係及其交易等,具體的要求須遵循相關準則的規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