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成虎"——从众心理自古有之,从众心理是好是坏?

受疫情影响,如今是虽然已经开始逐渐解封,但每个人都还仍处于居家隔离状态,在疫情之前和表姐一起去逛街的时候听表姐说了这么一件事。表姐家的孩子浩浩今年八岁上二年级,据平时的接触以及表姐在平日里聊孩子的时候,浩浩从来都是那种不会向爸爸妈妈要那些自己已经有了的东西,但在寒假之前大概一个月,有一次表姐去接浩浩放学,在回家的路上浩浩突然向妈妈提出要买一个新的铅笔盒的要求。

对此表姐是各种不解,因为浩浩的铅笔盒是新学期刚刚才买的,而且也是浩浩自己去挑选的他喜欢的款式,这一个学期还没有过完,而铅笔盒也还是崭新的状态没有任何问题浩浩怎么会要新买铅笔盒呢?对此表姐向浩浩提出了疑问。母子二人一路边走边说,表姐终于搞清楚了浩浩提出这一要求的原因。

原来是浩浩的同学晓刚新买了一款折叠式带跑轮的铅笔盒,而晓刚在班级里又属于那种算是比较有凝聚力的孩子,他向平时一起玩的小伙伴提出要求,让其他人也买一个和自己这个款式差不多的铅笔盒,几个孩子平时可以把铅笔盒当作玩具来玩,如果有谁不买的话就要退出这个小团体受到孤立,所以浩浩的行为其实就是一种"从众心理"。

何为"从众心理"?

根据百科对"从众心理"给出的解释是:当一个人处于群体中时,自身受到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或压力时,对自己初始的意愿选择放弃,甚至会违背自己坚持的意愿或观点,以保证自身的一切行为与整个群体保持一致,如若自身的意见或观点与群体中其他大部分成员的意见不一致时,则会感受到来自群体中的一种压力,从而为了减缓这样的压力而做出和群体中其他成员一致的选择。

那么孩子的从众心理是如何形成的呢?

<

家长过度干涉孩子的意愿,帮孩子做决定

不知身为父母的你,曾经是否有在他人面前自豪的说"我们家孩子特别听话,我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然而,真的是家长让孩子怎么做孩子就会怎么做吗?例如,当家长在给孩子报兴趣班的时候,孩子明显表明自己想要学习音乐,但其他孩子报的都是什么奥数、编程等一些班,家长出于"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强行也给孩子报了和其他孩子相同但自己家孩子并不喜欢的兴趣班。父母的这种(强制)帮孩子做决定的做法,促使了孩子以后的不会进行独立思考,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从众心理。

父母心疼孩子,会极力避免让孩子受到看似不必要的苦难

在大多数的家长心中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只有学习才是唯一的出路,自己曾经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接收到良好的教育,但是一定要让孩子好好学习。为此,很多家长会要求孩子除学习之外的所有事一律不许做,那些原本可以很好的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能力的事统统被家长包揽。长此以往,在生活中孩子一旦遇到困难,那么他第一时间所想到的不是要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而是会立刻向父母求助。

我国著名的大思想家、文学家鲁迅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只有两个时代,一个是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朝代,一个是求做奴隶而不得的朝代。"虽然如今在我们中国早已不存在有奴隶一说,但大多数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又何尝不像是在对待奴隶一样,剥夺了孩子更好成长的自由呢?以至于很多孩子都会存在有从众压力。

<

从众心理也有良性的一面

《孟母三迁》这则故事相信各位都听过吧?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寻找到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而搬了三次家,这其中所讲的就是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举个例子,在一个班级之中,如若全班的孩子都是那种积极向上热爱学习的孩子,那么当我们的孩子处于这样的班级中时,他每天所接触到的都是爱学习的孩子,即便我们的孩子当初不喜欢学习,但久而久之受到这种环境氛围的影响他也会慢慢变得开始热爱学习。

所以在面对孩子有"从众心理"时,家长要怎么做?

父母能够发现孩子出现从众的最直接的方式,大多都是在孩子对物质的需求上,对此家长需要清楚孩子的从众绝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如若不及时加以关注、纠正,那么孩子在以后所要面对的各种问题上,都会出现从众行为。世界著名的日本漫画家宫崎骏曾说:生命可以随心所欲,但绝不能随波逐流。

>>父母要学会耐心接受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让孩子喜欢上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似乎每一个孩子随着逐渐的成长都会变得喜欢提出各种问题,而对于孩子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为家长的你又是什么态度呢?在疫情爆发的时候,26岁的英国留学生吴芃因制作疫情图表而火了起来,这位天才曾对媒体表示说,自己从小就喜欢向父母提出各种问题,的那父母对此所表现出的并不是不耐烦,反而还会特意给他提出问题让他去找到答案,而他之所以能够留学英国,是和父母对他的教育分不开的。

>>父母要学会征求并尊重孩子的意见

《战国策》中的名篇《触龙说赵太后》中有这样一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句话所讲的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普天之下最大的爱,身为父母总是能够习惯性的为孩子做更加长远的打算。

看一看身为父母的我们,平时对孩子是真的"爱"呢?还是只是想要控制他们呢?比如我们前文提到的父母给孩子报名兴趣班的问题,孩子所上的兴趣班是他们真的是自己喜欢,还是父母强加给他们的喜欢?作为父母我们更应该多去听听孩子的想法,并要能够尊重他们自己身的意愿。例如家长在给孩子买衣服时,我们可以向孩子提出问题,问问他们比较喜欢什么样的款式、颜色等等,并按照他们的喜好购买。

英国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曾说:做自己,因为别人都有人做了。所以让我们鼓励孩子去做他们自己吧,一味的只是知道跟随他人的意见的孩子,对于他们以后的发展也不会有多大的帮助,甚至很可能会限制孩子的发展。学会培养孩子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让孩子走出一条只属于他们自己的路,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让孩子大踏步的向前,活出更加有意义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