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仔的心酸

我,是一個打工仔。還記得我第一次出遠門是16歲,因為家裡窮,我不得不輟學回家。面對80塊錢的學費,看到媽媽愁容滿面的皺紋,我明白,老人已經無能為力了。

打工仔的心酸

至此,我踏上了開往外省的大巴車,跟著同鄉們一起,來到陌生的城市。因為年紀小,工廠不要,我只有去做工地。遠處走過來一個身材微胖、腰間別著傳呼機、和新上市的摩托摩拉翻蓋手機,故意把衣服拉得老高,生怕別人看不見他的裝備。

打工仔的心酸

不用說,這個肯定是包工頭了。看著我瘦小的身體,他搖搖頭,“你可能幹不動我們這裡的活啊!”我違心地大聲說“沒事的老闆,我是農村的,有的是力氣,我可以的”老闆經不住我的苦苦哀求,總算把我留下。

打工仔的心酸

可以想象,工地上的活有多苦。烈日當空,曬得你喘不過氣來,鋼管在太陽下曬得滾燙,腳下的解放鞋被燙的發出臭臭的膠味。就這樣的活,一天十多個小時,工資卻少得可憐,15塊錢一天。在工地上幹活的人,沒有一個皮膚是白的。除了我以外,其他人都是古銅色。

打工仔的心酸

第一天的工作,在帶班的怒吼下慢慢接近尾聲。太陽慢慢下山,我們也要下班了。走進帶有惡臭的大工棚,躺著用木板搭起來的大通鋪,看著自己手上一個個大水泡。心裡難受到最高點。

打工仔的心酸

但是有什麼辦法呢?沒有,往往這時候的人,不會想到其他的東西,一心就想把工作做好,因為身上沒錢,不幹活就得捱餓。

打工仔的心酸

晚上久久不能入眠,因為工地上嘈雜的施工聲音,和工友們炸雷似的呼嚕聲,把我吵得心煩意亂。甚至流下了人生第一次淚水。就這樣,我在工地上度過了最難,最苦的第一個晚上。

大家有沒有同感歡迎大家評論明天說說“誰才是弱勢群體”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