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種植生產現狀和特點,及種植時的關鍵要點

現階段,大豆日益成為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大豆的種植和生產給人們帶來了越來越顯著的經濟收益。為了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探究提高大豆種植生產效益的栽培技術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由於大豆的產量關係到農戶的收益,因而保證大豆的高產量是極其重要的任務。然而,由於旱澇災害、病蟲危害等自然災害,農業生產成本增加以及科學技術水平低下的影響,造成大豆產量低、效益差,故而將高科技應用到大豆種植中是刻不容緩的。本文以安徽省為例,首先分析安徽省大豆種植生產的現狀及特點,並進一步分析提高生產效益的技術手段。

大豆種植生產現狀和特點,及種植時的關鍵要點

1安徽省大豆種植生產現狀和特點

1.1 大豆種植生產現狀

大豆,又被稱之為黃豆,其種植地區較為廣泛,主要分佈在我國的東北大部分地區、華北、陝西、四川及長江中下游地區。在數量方面,長江中下游與西南地區種植最多。安徽省地處長江中下游,處於華東腹部,降水充足、氣候宜人,耕地面積大,在種植生產大豆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由於安徽省大豆種植生產面積廣袤,按照播種季節分類,大致有2種,即春大豆和夏大豆,又可進一步分為春大豆種植生產區和夏大豆種植生產區。由於受到氣候和降水量的影響,大豆的667㎡產量波動明顯,但增長緩慢,產量有時增長、有時下降,不穩定性強。

大豆種植生產現狀和特點,及種植時的關鍵要點

1.2 大豆種植生產特點

安徽省大豆種植生產的歷史源遠流長,在長期的種植生產歷史中,安徽省利用已有的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氣候條件,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和優勢,具體特點如下。一是種植面積大、分佈廣,以夏大豆的種植生產為主。由於安徽省耕地面積大,並且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都適宜大豆的種植,因而出於經濟效益的考慮,大面積種植大豆是最好的選擇。二是耕作制度是一年多熟。因為安徽省氣溫溼潤、降水豐富,不同時間階段都有大豆成熟,只是大豆所含的水分和油脂的含量不同。三是大豆的種植生產區域分佈分散不集中,機械化水平低加大作業的難度。由於大豆種植生產區域零星分佈,難以進行大機械作業,使得機械化水平難以得到提升。

大豆種植生產現狀和特點,及種植時的關鍵要點

2提高大豆種植生產效益的栽培技術

2.1選種技術

篩選精良品種。篩選精良品種,是提升大豆667㎡產量進而提高大豆總產量的重要舉措。這一步做好,能夠為後期利用各種高端技術來提高大豆產量打下堅實的基礎。比如安徽省位於華東腹部,地理位置優越,再加上常年多降水、氣候溼潤,土壤適宜大豆的種植,大豆種植和生產的區域較為分散、集中性差而導致的機械化大生產程度低,高端技術不易於推廣和使用的實際情況,應仔細認真地挑選適合安徽省種植和生產的大豆品種,而後投入種植和生產。

大豆種植生產現狀和特點,及種植時的關鍵要點

倘若在種植之前沒有實地考察當地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及人文因素等實際情況,並在未綜合瞭解自己的優劣勢的基礎上對大豆種子進行細緻的挑選,就盲目開始種植,必然會導致種植的品種不能夠適應當地的土壤、氣候等自然條件而降低產量。故而選種技術的基礎就是篩選精良的品種。

大豆種植生產現狀和特點,及種植時的關鍵要點

種子精中選精。種子也是有好與壞、優與劣之分的,挑選出優良的、質量上乘的種子,可以提高大豆的產量。可以說大豆種子選好了,就成功了一半。

可見選擇優良的大豆種子對後期的種植和生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種子的質量直接影響種子發芽的多少,質量越好的大豆種子,其成活率自然越高,最終收穫的大豆自然也就越多,帶來的經濟效益自然也就越可觀;反之,大豆的種子質量越差,其成活率自然越低,最終收穫的大豆自然就越少,帶來的經濟效益自然就越少。從這一層面,能夠看出大豆種子的質量和大豆的產量具有直接的關係,因而必須要對大豆種子進行細緻的挑選,主要以顆粒大、形狀飽滿為標準進行挑選。

大豆種植生產現狀和特點,及種植時的關鍵要點

2.2種植管理

首先,要選擇一塊適宜大豆生長的土地。該土地應當享有優越的地理位置,便於灌溉,且不易形成澇災。該土地要有適應的土層,且土質特徵要適合大豆的生長。該土地應當是肥力較強的,而不是已經耕種了多年或者輪換耕種了諸多不同種類的植物,應當是肥力尚存且足以滿足大豆生長所需的土壤。其次,在種植過程中,要注意栽種的密集程度,不能過於密集,也不能過於疏鬆。要保障每顆優良的大豆種子都能夠擁有足夠的生長空間,而且能夠給土壤留有喘息的餘地,而不是播種過量的種子,給土壤造成極大的負擔。最後,在大豆生長過程中,要利用高效的施肥技術,適量施肥保證其生長所需。同時,要積極防治病蟲害。

大豆種植生產現狀和特點,及種植時的關鍵要點

3結語

在大豆日益成為我國越來越重要的經濟農作物的實際情況下,要保證大豆的產量,以提升大豆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就必須要提高大豆種植和生產的栽培技術。通過應用高端的技術,提高667㎡產量,最終提高大豆的總產量,進而保障大豆生產的經濟效益。因而,在種植和生產過程中,從實際情況出發,引進並大力推廣先進的科學技術是最可靠的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