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汛期间,黄河有80%以上河段都是清澈见底的,是真的嘛?

壹方艺术设计


在非汛期间,黄河有80%以上河段都是清澈见底的,是真的吗?

这个问题有一定的误导性,而一些没有认真审题的人就会直接答道这是肯定的,殊不知黄河长达约5464公里,如果按照80%的河段为清澈见底,那么这个长度就是4371.2公里,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众所周知黄河的上、中、下游分界点分别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的河口镇和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读作xíng)的桃花峪,按照各河段长度计算,黄河上游河段全长3472公里、中游河段全长1206公里、下游河段全长786公里。

如果说80%的黄河河段为清澈见底,那么这个长度几乎就相当于黄河上游、中游河段的总长,这显然与黄河“浊流”的省份明显不符,要知道虽然经过长达几十年对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的治理,虽然含沙量有大幅降低,但目前仍然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而且没有之一。

前面小地讲到了黄河干流自下游分界点桃花峪到入海口,由于地势平坦、水量小且流速低,河沙淤积导致河床淤塞形成“地上河”,甚至有些河段的河堤就成了分水岭,基本无支流汇入,因此黄河干流60%的水量来自兰州以上河段的降水,兰州以下河段趋于减少,而上游冰雪容水量仅占3%左右。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与世界上所有河流一样,由于河流的源头往往水量相对较小,水流的冲刷作用相对较弱裹挟的泥沙较少,因此黄河的浑浊与源头基本无关,而且即便是在黄河的上游,特别是兰州以上河段,黄河的水其实并不黄,甚至还有“天下黄河贵德清”的佳话。

黄河上游河道(兰州以上河段)河水含沙量之所以较少,其原因大致有三个方面:其一,发源河流经我国高山高原气候区或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降雨量相对较小,水流的冲刷作用较弱;其二,上游的扎陵湖、鄂陵湖、龙羊峡水库、李家峡水库、刘家下水库等天然湖泊和水利工程以及上游河段九曲蜿蜒,都能够有效降低水流速度,改变和调节了黄河中的泥沙含量;其三,上游人口相对稀疏、植树造林等使得植被保存较好,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较强。

黄河自兰州段开始至河口段,泥沙含量相对上游段又有所增加,这主要是与沿岸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密切相关,由于农业灌溉、工业发展等土层裸露或松动,经过流水的冲刷易加大水土流失。

而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曾是困扰中国长达近2000年的“老大难”,是我国乃至世界是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由于历史上大兴土木和过度开垦导致黄土高原植被大量遭到破坏,而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径流量较大等,水流侵蚀作用强烈,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并且黄河中游流经的晋陕大峡谷河道较窄水流急切,水土流也很严重,最高的时候黄河中游每年竟有12亿吨泥沙被冲到了黄河中,使得下游河道淤塞严重、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长迅速。

不过,随着对黄河中上游主河道及大小支流沿岸水土流失的治理,通过植树造林、打坝淤地、建造水库等保持水土、降低水流、调节泥沙等措施,黄河的含沙量明显减少(例如三门峡水库修建前渭南潼关、华阴等地曾反对修建这一工程,因为泥沙提前淤积会影响到关中平原的生态环境),据《中国河流泥沙公报》显示,黄河多年平均年输沙量为9.78亿立方米、近10年平均输沙量约为1.66亿立方米,而2018年输沙量为3.73亿立方米,明显少于多年平均值,而高于近10年来的平均值。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2018年黄河的径流量明显增加有关。据统计,黄河的实际流域面积为68.22万平方公里(并非原来所说的75244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35.5亿立方米、近10年平均值为259.1亿立方米,而2018年测得的径流量为414.6亿立方米,分别比多年平均值和近10年值多出了79.1亿立方米和155.5亿立方米。

2014年的时候,我在郑州待了大半年,经常去花园口至桃花峪一带的河边玩,那时候黄河水还是很浑浊的,前些天看到圈里有朋友晒照片,明显清了很多,这主要得益于“天保工程”,该工程使得区域内植被覆盖率越来越高,水土流失逐年减弱,输入河流的泥沙量逐年减少。

以上内容,欢迎点评!


地理那些事


的确如此,虽然不能说是都清澈见底,但黄河变澄清确实是现实。历史上那条“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浊流,如今已经变得澄清,而且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十年的时间,这在黄河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我们印象中的黄河。

上次去郑州的黄河景区玩了一下,确实很难相信,眼前的这一片碧水,竟然就是黄河。

官方的数据也显示,在过去的几年中,黄河上游(主要是黄土高原)的来沙量骤减。

一个困扰中国几千年的黄河泥沙问题,似乎终于被解决了。

这一切首先得益于黄河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而在其中,小浪底等水沙调控工程,以及淤沙设施的存在,都对黄河泥沙的减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要说黄河从此就变“清河”了,还为时尚早。

在汛期,黄河依然是浑浊的,依然是淘尽黄沙的感觉。

而且,黄河尼沙量的减少,与气候原因也有莫大的关系,即近十年来,黄河的来水量一直都不算大,属于历史上的少水期,水少了自然冲走的泥沙就少了。

刘家峡湛清的黄河

小浪底水库。好玩又有趣的科普知识,欢迎关注本姑娘!

科学重口味


冬天的时候白银靖远县段黄河水确实是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