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大学生“养蜂大王”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现年25岁的张兴其,从大学毕业后,没有选择留在城市就业或参加各种招干考试,而是回到自己的家乡创办企业,成了一名“养蜂大王”。新时代,新农人。乡创ted,今天为大家带来“养蜂大王”--张兴其的故事。


”90“后的张兴其,是长宁县龙头镇石笋村人,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19年11月,笔者来到位于长宁县城郊的一处养蜂场进行采访,老远就听到蜜蜂“嗡嗡”直叫……这里原是一处500多平方米的废弃厂房,在厂房的院坝内摆放着不少蜜蜂箱,成千上万的小蜜蜂不停地来回飞舞。一个小伙子正站在蜂箱中间观看蜜蜂的产蜜情况,他就是“养蜂大王”张兴其。


大学期间,梦想萌芽


张兴其在四川师范大学是学生物专业的。从考入大学开始,他就萌生了创业梦想。随着专业知识的不断增加,大三时,他决定毕业后回乡养中华蜜蜂。于是,他利用星期天和假期多次到成都市周边多个较大养蜂场进行实地学习和考察,全面掌握了国内养蜂产业的行情和发展趋势。通过认真思考,他写出了《农村发展养殖中华蜜蜂致富的思考》一文,得到学科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和赞扬。


回乡创业,梦想成真


  

人物|大学生“养蜂大王”


2018年8月,张兴其毕业回乡后,把自己要在家里发展养蜂项目的想法告诉了父母,得到大力支持。张兴其与爸爸、妈妈一道,利用家里木材等材料,在自家楼房顶上建成了一个小型养蜂场。养蜂场建好后,他的父母看到张兴其不是看养蜂技术书籍,就是到养蜂房转悠,想到儿子需要大量的资金购进蜂种和必要的养蜂器具,就商量到银行贷款支持儿子创业。


“父母供我读书已经够辛苦了,不能再让他们操心了。”张兴其说,自己创业不能在家里拿钱了。但没有钱怎么创业?张兴其鼓足勇气,给远在新疆打工的哥哥和读大学时的同学打电话,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很快筹集了6万元资金,这让他感动了好几天。


有了启动资金,张兴其开始为购种蜂、育王、购养蜂器具和建立销售平台四处奔走。他先后从长宁县、江安县、屏山县和广西、湖北等地购进优良中华蜜蜂80箱,走上了养蜂、育王的创业之路。2018年下半年,蜂群发展到100多群,成功培育和销售蜂王8000多只,半年实现纯收入10多万元。


带动乡亲脱贫致富


  

人物|大学生“养蜂大王”


今年上半年,雇请4名回乡青年帮助看管养蜂场;今年下半年,带动6名回乡青年创业……随着蜂群不断增多,张兴其将养蜂场发展到3个,蜜蜂发展到300多箱,共培育出5万多只中华蜜蜂处女王,收获1500多斤纯天然蜂蜜,通过网络平台等方式远销国内各省市自治区,受到用户的青睐。


“张兴其创办的养蜂场养蜂几百箱,一年多来,育王和生产蜂蜜创产值达到100万元,是长宁县到目前为止养蜂箱数和创产值最高的人。”长宁县畜牧水产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个小伙子通过自己的创业,得到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表彰,获得了全县“养蜂大王”的称号。


如今,在张兴其的帮助和带动下,龙头镇中华蜜蜂养殖户迅速发展,现有养蜂户30多户,包括从兴村陈宗兵、昆仑村范春雷、龙头村鲁龙海等多户养有30箱以上中华蜜蜂的专业养蜂大户。


“今后我将进一步扩大蜂场,增加员工,新购买蜂王人工授精设备,让蜂群增加到500箱,年创产值200万元以上。”当问到今后的发展目标时,张兴其信心百倍地说,他希望通过这种养殖方式,不断地带领家乡群众脱贫致富,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