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学越笨的孩子,背后大多站着这两类父母,别一味地责备孩子

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学习的问题时,都会气不打一处来,给孩子讲解一道题目,讲到口干舌燥、手舞足蹈,以为孩子听懂了,可是还是做错。有些父母就会按捺不住内心的熊熊怒火,对孩子开启吼叫模式,“你怎么这么笨!”“你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做不会”!

越学越笨的孩子,背后大多站着这两类父母,别一味地责备孩子

其实这些“笨”孩子,在美国教育专家眼里并不是真的笨。美国的幼儿教育专家莉莲.凯茨这样解释道:“孩子之所以会在内心对学习产生一种无能感,是有种种原因造成的,才会表现为越学越笨”。也就是陷入到了一种恶性循环之中,而把孩子推入这种恶性循环的,正是这些父母。

越学越笨的孩子,背后大多站着这两类父母,别一味地责备孩子

越学越笨的孩子,背后大多站着这两类父母,别一味地责备孩子

一、对孩子要求过高、设定过高的目标

这类家长会对孩子奉行高标准和严要求。这类父母认为只有为孩子设立高目标,才能激励孩子更加上进,对孩子要求严格,才能不让孩子走弯路,孩子必须按照父母设定的伟大蓝图去前进,不可以有一丝偏差。

越学越笨的孩子,背后大多站着这两类父母,别一味地责备孩子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了“习得性无助”的概念,并且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将小狗关在笼子里,当铃声响起的时候就对小狗进行电击,小狗努力想要逃跑,可是怎么也打不开笼门,多次之后,小狗就放弃了努力,当铃声再次响起,哪怕笼子的门已经打开,小狗也不会再往外逃了。父母对待孩子也一样,因为孩子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达到父母的高要求,渐渐就会变为习得性无助。

越学越笨的孩子,背后大多站着这两类父母,别一味地责备孩子

家长在为孩子制定目标的时候,千万不能太心急,先给孩子定比较容易实现的小目标,让孩子尝到成功的甜头,再进行鼓励,然后再让孩子去追逐稍微大一些的目标。把大目标进行分割,变成一个一个的小台阶,让孩子可以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

越学越笨的孩子,背后大多站着这两类父母,别一味地责备孩子

二、经常用负面语言暗示孩子

这一类的家长,总是会用一些负面的语言来评价孩子,并且很少对孩子表扬和赞许。说起自己的孩子,总是会有这样的感慨:“我家孩子太没出息了”、“我家孩子太胆小了”、“我怎么遇到这么笨的孩子”……总之听不到这类父母对孩子的正面积极的评价,基本上都是打击否定。

越学越笨的孩子,背后大多站着这两类父母,别一味地责备孩子

这些负面的语言,等于是给孩子贴上了各种负面的标签。

美国的心理学家贝科尔曾提出过“标签效应”,在二战时期,美国心理学家从部队中选出一些落后的士兵,让他们每天都给家里寄一封信,信中要写他们在战场上如何勇猛,创造了优秀的战绩,过了半年,这些士兵全都让信中的内容变成了现实。

越学越笨的孩子,背后大多站着这两类父母,别一味地责备孩子

父母可以经常为孩子贴上正面的标签,给孩子带来阳光积极的心理暗示

,比如当孩子做错了很多题目,但是也作对了几道题的时候,父母可以说:“孩子你真厉害,这几道题是最难的,你都能做对,太了不起了”,孩子听完以后,会从沮丧的情绪中走出来,看到自己的优点,并且努力让这些优点放大。或者通过睡前故事,给孩子讲一些关于相信自己的故事,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越学越笨的孩子,背后大多站着这两类父母,别一味地责备孩子


其实每个孩子的智商都相差无几,之所以会在成绩上天差地别,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在于父母怎样来引导和教育。我们要对孩子多一些正面的教育和暗示,少一些负面的评价,多讲一些正能量的故事,对孩子因材施教,不要盲目攀比,相信孩子也会给父母带来惊喜。

越学越笨的孩子,背后大多站着这两类父母,别一味地责备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